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河北省邯鄲市健全完善工作機制——
書寫有溫度有力量的慈善答卷

時間:2024-01-25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安   娜

位于河北省南端的邯鄲市,是一座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其“善文化”由來已久。近年來,邯鄲市不斷拓展慈善工作的廣度和深度,探索創新“十個一”慈善工作法、建設河北省首家慈善劇院、培樹優秀慈善項目、營造全民慈善氛圍,全力構建慈善機制健全完善、慈善活動規范有序、社會捐贈積極踴躍、慈善理念深入人心的慈善發展格局,書寫有溫度、有力量的慈善答卷。

高位謀劃推進  打造一座有愛的城市

微風徐徐,陽光和煦。1月18日,農歷臘月初八,在邯鄲市永年區界河店鄉杜劉固村的花園廣場上,不少村民正在遛彎兒、聊家常。臨近春節,村子里的年味兒越來越濃了,一座座統一規劃設計的別墅小院,在冬日暖陽的照耀下愈發顯得整齊有序。

杜劉固村位于邯鄲市北部,緊鄰京廣鐵路,轄區內有中國民營企業制造業500強——河北永洋特鋼集團有限公司。多年來,村企共謀發展大計、共商務實良策,解決村民在吃、住、醫、養、學等方面的難題,讓村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日子。該村積極搭建慈善平臺、培育慈善文化,通過評選“賢孝楷模”、建設慈善廣場、組建志愿服務隊等方式,引導村民參與慈善活動、提升慈善意識。2023年4月,慈善氛圍濃厚的杜劉固村被評為邯鄲市慈善示范社區(村)。

“如今,我們家家蓋起了別墅,享受到村里的各種福利,每逢節日都會收到米、面、水果、蔬菜等。”“村民每人每月有50元生活補貼,孩子考上大學有1萬—2萬元的獎補,60歲以上老人每年有1000—2000元補貼。”……談起現在的幸福日子,村民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邯鄲市民政局局長左印堂告訴記者,為進一步促進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邯鄲市探索建立“十個一”慈善工作法,即在每個縣(市、區)培育一個慈善組織、孵化一個品牌社工機構、培樹一個志愿服務典型、設置一個慈善標志、建設一個慈善廣場、打造一條慈善街道、創建一個慈善社區、建成一個慈善公園、確保每個慈善組織有一個成品項目、謀劃一項特色慈善工作。隨著“十個一”工作法的落地生根,邯鄲市慈善工作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邯鄲市委、市政府高站位謀劃推進慈善事業發展,多次召開全市推進慈善事業發展工作會議、全市慈善工作座談會等進行部署,市、縣兩級實現慈善工作領導小組全覆蓋,形成了民政部門牽頭統籌,各有關部門、慈善組織和行業組織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匯聚向善力量  實施一批優質項目

聚焦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邯鄲市民政局積極推動慈善組織做好項目謀劃,培樹“慈善+養老”“慈善+兒童”“慈善+鄉村振興”等一批社會反響好、可持續的優秀慈善項目,有效精準地開展慈善工作。

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姚寨鄉南中堡村是一個人口達3100人的大村落,僅60歲以上老年人就有400余人,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2016年,邯鄲市孝德慈善聯合會“孝德堂”項目在該村落地,由村委會提供場地,由河北光牌面業有限公司進行資助,在每周一至周五為70歲以上老年人及空巢、殘疾等老年人免費提供午餐。

1月18日中午,記者走進南中堡村“孝德堂”,看到100多位老人正在志愿者的帶領下做著健身操,食堂已飄出了濃濃的飯香。當天的午餐是白菜粉條大蔥餡包子,還搭配了西紅柿蛋花湯,志愿者細心地把餐食擺放到老人面前。“如今,我們每天都在歡笑聲中度過,在這里不僅可以品嘗到健康可口的免費午餐,還能跟大家一起鍛煉身體。以前我的雙手不太靈活,現在都能使筷子了。”今年84歲的栗鳳芹老人高興地說。

“經過7年多的實踐,‘孝德堂’已經發展成傳承孝德文化、培育良好鄉風的平臺。除了提供免費午餐,還會每周舉辦健康課堂、每月提供免費理發服務、每季度開展免費體檢、每年舉辦志愿者和孝德家庭表彰。”邯鄲市孝德慈善聯合會秘書長翟鳳魁告訴記者。

據邯鄲市民政局主管慈善工作的領導李德才介紹,近年來,邯鄲市民政局按照“網絡連通、輻射全域”的原則,實施慈善組織建設工程,全面強化慈善組織能力建設。目前,全市實現了市、縣兩級慈善組織全覆蓋,各組織在助醫助學、防汛救災、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邯山區螢火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展“困境家庭希望樹”“照亮回家的路”等項目,為困境家庭捐贈果樹苗8000余棵,為偏遠鄉村捐贈路燈35套。邯鄲市麥田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展“夢想書屋”項目,為19所學校捐贈書屋,改善農村留守兒童學習環境……邯鄲市還支持各縣(市、區)民政部門、慈善組織積極與國家級、省級慈善項目對接,吸引更多優質慈善項目落地。一個個慈善項目,一筆筆愛心善款,傳遞了大愛精神,彰顯了慈善的速度與溫度。

弘揚慈善文化  營造一種全民慈善的氛圍

“周六公益大舞臺”“邯鄲市少兒春晚”“鶴舞夕陽別樣紅迎春晚會”“平調落子劇”……2024年伊始,邯鄲慈善劇院內就接續上演了精彩紛呈的節目。這個占地2000余平方米、擁有300余個觀眾席位的中等劇院,于2023年9月3日正式啟用。作為河北省首家慈善劇院,該劇院成為邯鄲市弘揚慈善文化、強化全民慈善理念的重要載體。

據邯鄲慈善劇院總經理賈平安介紹,劇院在成立之初就組建了文藝策劃團隊,經過精心打磨、創作,目前已編排了情景劇《善之淵源時空對話》、評書《邯鄲斑鳩》、琵琶彈唱《琵琶聲聲唱慈善》、童聲誦讀《中華善字經》等一系列以慈善為主題的節目。“在每周六的公益大舞臺上,這些慈善節目與地方戲、相聲、歌舞相融合,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讓慈善理念潤物無聲地滲透到人們心中。”

記者了解到,為營造全民慈善的濃厚氛圍,邯鄲市積極打造慈善活動平臺、開展慈善文化宣傳。近年來,該市將各種慈善文化元素融入社區廣場、公園、圖書館、體育館等公共服務類空間,將慈善歷史、慈善人物、慈善故事等與街道景觀有機結合,建成了一批形式多樣、內涵豐富、公眾可參與的慈善活動場所,打造了一批獨具特色的慈善文化新地標。同時,邯鄲市民政局積極推廣慈善文化進社區、進校園、進機關、進企業、進農村活動,設置宣傳櫥窗2200余個、宣傳專欄3100余個。市、縣兩級連續8年通過“傳統媒體+新媒體”“線上+線下”等形式開展慈善征文、慈善朗誦、慈善知識競賽等宣傳活動。在邯鄲市叢臺區,占地約3000平方米的“邯鄲慈善館”也已建成,該館將通過圖片、文字、實物、影音等形式,進一步弘揚慈善文化、傳遞慈善正能量,打造邯鄲市慈善工作的對外窗口。

繼往開來舒畫卷,承前啟后展宏圖。“下一步,我們將與時俱進把握慈善事業的時代內涵,圍繞提質增效營造慈善氛圍、優化慈善項目、培育慈善力量、鼓勵慈善捐贈,不斷推進慈善工作高質量發展。同時,抓好慈善工作的規范化管理,繼續實施‘陽光慈善’工程,通過專項檢查、信息化建設、制度建設等舉措,全面加強慈善組織監管,讓每一筆善款都在陽光下運行,讓每一份愛心都能結出豐碩的果實。”左印堂說。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