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近日,支付寶公益平臺發布了升級后的《支付寶公益平臺運營規則》(修訂版)及《高質量項目評估管理辦法》,對平臺入駐、籌款等規則進行調整升級。
本次規則升級主要體現在四方面。一是實施《高質量項目評估管理辦法》。支付寶公益平臺邀請慈善專家、公益機構代表、捐贈人代表、法務財務專家等組建專家評審委員會,每年選樹一批組織規范、設計科學、執行高效、成果有效、重視捐贈人服務的高質量項目。這些項目將在支付寶公益平臺獲得優先推薦,得到平臺更多流量和資源支持。二是對入駐的非公募機構作出要求。非公募機構可在平臺上發起項目,通過與公募機構合作的方式展開募捐并執行善款。根據新修改的慈善法,支付寶公益平臺要求非公募機構被認定為慈善組織后方可入駐。三是完善平臺監督手段。平臺引入專業第三方,細化項目審核上線要求及項目信息披露要求;同時還將引入第三方專業團隊定期進行線下抽檢,抽檢結果將作為高質量項目評分的重要依據。四是對公募機構可發起和認領的項目數量及年度籌款額度進行約定,確保其籌款目標設置合理且能夠有效落實執行。
本報記者 張世華
支付寶公益平臺近日發布了《支付寶公益平臺運營規則》(修訂版)和《高質量項目評估管理辦法》。記者注意到,新規則調整幅度較大。規則調整背后有何思考?記者近日帶著問題和支付寶公益平臺負責人徐笛進行了對話。
構建捐贈人和募捐人之間的信任
而非一味強調捐款規模
記者:據了解,支付寶公益平臺的運營規則每年都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完善,但今年的規則變化較大,我注意到用了“升級”這樣的表述。請問為什么進行這樣大幅的“升級”調整?
徐笛:支付寶公益平臺始于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期間為公益機構開通線上緊急救災募款通道。16年來,我們始終將促進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通過科技創新和技術賦能,致力于打造可信、透明的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截至2023年年底,支付寶公益平臺累計募集善款超過70億元。縱觀全國,互聯網公益年度籌款總量也已經超過百億元大關,可以說,互聯網技術已成功助力公益慈善實現高效、便捷的目標。
隨著我國邁入新發展階段,慈善事業同樣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新修改的慈善法對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我們主動思考未來如何加強自身服務能力建設,如何凝聚慈善力量共建行業生態,如何利用好規則構建起捐贈人和募捐人之間的信任,而非一味強調捐款規模。
我們深知,信任是公益慈善事業的基石,公眾對慈善事業的信任很脆弱,一旦出現負面事件,容易引發公眾信任危機。這促使我們不斷思考:當下的平臺治理模式是否應該全面升級,以更好地推動慈善高質量發展。同時,公益行業也希望把善款用到更值得用戶信賴的項目中去。如何讓公眾捐贈的善款與高質量公益項目更好地匹配,是支付寶公益平臺探索的方向,也是我們此次升級規則的初衷。
約定項目數量和籌款規模
促進機構更好落實項目執行管理
記者:升級后的規則,對新入駐的公募機構和入駐時間超過1年的公募機構可發起和認領的項目數量以及年度籌款額度均進行了細化。這個規則是否會同時限制公益機構的發展和創新?
徐笛:本次新規中對入駐平臺的公募機構同時在線項目數量和年度籌款額度進行約定,主要從以下幾個維度考慮:
一是經調研發現,公募機構對項目的管理能力是需要綜合考慮團隊配備和執行經驗的,互聯網公募項目除了需要做好線下執行,還需要做好對線上捐贈人的服務。因此,一個機構能同時管理的項目數量是有限的。
二是參考支付寶公益平臺過往的治理經驗,發起項目數量過多的機構對信息透明度的披露和捐贈人的服務也難以保障,會引發用戶的信任危機。我們也參考了過往平臺的數據情況,95%的公募機構同時在線的項目數量未超過20個。
三是在年度籌款額度方面,對于新入駐機構或機構上線的新項目,平臺重點評估其執行能力,本著“量出為入”、對捐贈人負責的原則,平臺對機構年度籌款額進行了限定,避免籌到錢執行不到位。
因此,升級后的平臺規則對一個公募機構同時管理的項目數量以及籌款規模進行了約定,目的是希望督促機構更好地進行項目執行和管理,為捐贈人提供高質量服務,這也有利于進一步推動慈善項目創新。此外,若公募機構在特定議題或者團隊管理能勝任更多項目數量,也可以通過項目專區合作的模式,向平臺申請增加項目數量。
開展高質量項目評審
促使每一筆捐款發揮應有的價值
記者:從已發布的新規來看,《高質量項目評估管理辦法》是平臺規則升級的重要體現。那么什么樣的項目才是高質量項目?它的評定流程和評審標準是什么?
徐笛:整體而言,高質量項目是指“優秀慈善組織開展的響應國家政策、回應社會痛點需求,項目設計科學、執行高效、成果有效,并能為捐贈人提供高質量捐贈服務”的公益項目。在前期多次研討中,我們整合公益慈善行業專家、公益機構代表、捐贈人代表、法務財務專家等多方意見,對高質量項目評審進行指標量化,建立了支付寶公益平臺《高質量項目評估管理辦法》,在具體評審中又分為準入指標和評估指標兩套體系。
高質量項目評審工作原則上一年集中評審一次,有效期為一年。2024年高質量項目申報工作于2023年12月15日啟動,后續每年及時發布評審工作公告。
公益機構提交高質量項目申報后,將由專業第三方團隊配合支付寶公益平臺一起,參考準入指標體系對項目作初篩,重點考核機構管理與風險管控能力、項目合規性、服務能力等基礎條件。初篩通過的項目,由專家評審委員會從項目設計、項目執行、社會影響力、捐贈人服務、項目信譽度等五個大類進行專業評審,其中具體又包括約20項細分評估指標。
通過高質量項目評審,我們希望以評促建,助力公益慈善項目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讓捐贈人的每一筆捐款都發揮它應有的價值,筑牢捐款者和募捐者之間的信任基石。
機構管理能力是評估重要維度
并不以機構大小裁定
記者:《高質量項目評估管理辦法》的執行,是否意味著平臺會把更多流量和資源給到管理較為完備的大型基金會?如何兼顧小機構的發展需求?
徐笛:支付寶公益平臺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發揮互聯網技術和平臺優勢,打造一個“簡單、透明、科技、可信賴”的互聯網公益平臺,對經過民政部門官方備案的機構和項目,在沒有被官方處罰等特殊情況下,平臺均給予公開、公平展示。從第一期高質量項目評審來看,一些大型基金會的品牌項目如果不能與時俱進,創新內容和形式不能更好滿足當下社會發展訴求,那么它們最終也無法進入高質量項目推薦范圍。
因此,高質量項目評估,首先看中的是項目質量,機構管理能力是高質量項目評估的考核維度,目的是確保項目的執行質量和捐贈人服務質量,但并不以機構大小進行機械裁定。
此外,平臺還開發了很多創新的捐贈互動產品和工具,對所有機構開放。平臺也會陸續上線多個主題專區,如備災救災專區等,以主題形式為相應項目籌款,更好地服務社會發展需要。相應專區將有針對性準入規則,開放給所有符合條件的機構項目申報。
做好實地抽檢和數字化監測
規避互聯網募捐中的風險行為
記者:對募捐項目進行審核、監測是互聯網公開募捐服務平臺的重要職責。在本次規則升級中,支付寶公益平臺對機構和項目的審核是如何完善的?
徐笛:2023年下半年,我們邀請了第三方行業專家對支付寶公益平臺上的在線項目進行系統排查,專家們對部分項目內容提出了優化改善建議。在此基礎上,我們升級了平臺內容發布要求和審核標準,包括進一步完善公益機構入駐平臺的資質信息、細化公募項目信息發布及項目透明度要求,同時還提供了案例和指引,讓公益機構更好地理解上述要求。
倡導機構發布真實有效的內容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我們將持續邀請專業第三方對所有上線平臺的項目進行不定期的實地抽檢,檢查機構的內部治理情況和財務情況。未來,我們也將嘗試組織捐贈人探訪團,走進項目執行地進行監督和體驗。
需要指出的是,在過往運營經驗中,平臺圍繞公益數字化,充分利用新技術,通過大數據分析,建立了風險防控模型,對募捐中的風險行為實施監控,避免出現套捐等負面事件。未來,平臺也會利用技術優勢對相關模型持續完善,做好數據風險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