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偉濤
搞衛生、貼春聯,看節目、吃年飯。2月2日上午,廣東省陽山縣陽城鎮五愛村“聚樂居”里很熱鬧,當地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社工以及志愿者,和在這里居住的10多位老人歡聚一堂迎新春,院子里彌漫著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聚樂居”是陽山縣為破解山區老人養老難題而建的集中居住場所,以“居家養老服務+互聯網+社工”的模式,為農村老人提供“離家不離村,離戶不離土”的養老服務。
春節前夕,清遠市以“政府+慈善+社會組織+愛心力量”的方式,依托“聚樂居”、長者飯堂等場所,廣泛開展老年人慰問和關愛服務,把溫暖送到老人的心坎上。
“聚樂居”歡樂多
臨近春節,位于廣東省中北部的清遠市出現連續陰雨降溫天氣,而居住在陽山縣陽城鎮五愛村“聚樂居”68歲的陳叔家里卻暖意融融,“我以前居住在山上,瓦房里到處漏風,遇上這天氣屋里和屋外一樣冷。”陳叔是“聚樂居”里第一批住戶,已在這兒住了3年多。
走進陳叔的家,標準的一居室里各種家具、設施一應俱全。“我一個人生活,每月有低保金,房子是免費的,還有很多好伙伴。”提及目前的生活,陳叔覺得很幸福。他指著正聚在家里的3位伙伴說,“你看,我們4個每天都一塊打牌、看電視,院里還有健身器材,天暖和時好多人在那兒活動。”
86歲的梁爺爺和老伴也一起住在“聚樂居”,對這兒的環境老人很滿意:“以前居住在山上,年齡大了出行不方便,生活也很枯燥。現在門前就是大路,還有公交車,到鎮里買東西、辦事都很便捷。”最讓老人高興的是,“聚樂居”里居住著10多位老人,大家平日里一塊聊天、活動。過年過節政府工作人員、志愿者都會過來慰問,經常開展活動,生活豐富了很多。
陽山縣位于南嶺山脈南麓,山區農村的獨居老人數量多且居住分散。為破解農村老人的養老難題,該縣探索實施了“聚樂居”集中安置模式,具有當地戶籍的特殊困難老人和居住在山區的無房產低保對象等可免費在此居住,社工、志愿者等還隨時為他們提供幫助。目前,陽山縣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0家“聚樂居”,入住特困老人、低保對象、空巢老人等50余人。
陽山縣妙靈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定期為五愛村“聚樂居”的老人提供關愛服務。中心負責人陳麗文介紹,他們根據每年的二十四節氣,在“聚樂居”開展聚餐、養生保健知識講座等活動,豐富老人們的生活。“這次我們開展的是迎春節活動,社工、志愿者一起為老人清潔房間、理發、貼春聯,還制作了陽山特色火鍋宴,讓老人開開心心地迎接新春佳節。” 陳麗文說。
圍坐在熱氣騰騰的火鍋前,老人們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長者飯堂”笑語響
1月25日,英德市沙口鎮紅峰村居家養老服務站與長者飯堂正式投入運營,村委會舉辦了新春團拜會,邀請村里60歲以上的老年人到長者飯堂里邊吃飯邊觀賞節目。當天,村里還為80歲以上老年人每人發放了100元的新春慰問金。
清遠市民政局養老服務和兒童福利科科長、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劉灼杰告訴記者,紅峰村有3000多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有500多位,老年人數量多、占比高,期盼在家門口享受高品質的居家養老服務。2023年,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了解到紅峰村老年人的需求后,積極統籌資金40余萬元,幫助紅峰村高標準建設居家養老服務站和長者飯堂。
趕在春節前投入運營的紅峰村居家養老服務站配備了各種休閑、娛樂、理療設施,還設立了衛生站和長者飯堂。“目前長者飯堂每天供應午餐,每餐三菜一湯,標準是12元。村里80歲以上老年人、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用餐可以享受補貼,每人每餐只需支付2元—4元。” 劉灼杰介紹。
舞臺上,村民載歌載舞迎新年;舞臺下,數百位老人歡聚一堂,開心暢聊,處處都是歡樂的笑聲。70多歲的江奶奶一直拉著兩位老姐妹的手舍不得放開,談往事、聊現狀,感嘆如今的美好生活。“村里年輕人對我們都很好,很孝順,每年為我們舉辦聯歡會,現在還有了居家養老服務站和長者飯堂,我們以后的生活更方便更幸福了。” 她說。
目前,清遠市已建成67個鄉鎮(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199個村級居家養老服務站和37家長者飯堂。分布在家門口的養老服務中心與長者飯堂,滿足著老年人的生活和文化娛樂需求,有力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
“新春福包”暖意濃
“感謝你們送來的棉被和節日禮物,讓我感覺很溫暖。”接過送來的生活物資,家住清新區禾云鎮的李奶奶高興地說。
為幫助特殊困難老年人溫暖過冬、幸福過年,清遠市近日啟動了2024年“新春福包計劃”,通過鏈接慈善資源和社會愛心力量,為617位70歲以上特殊困難老人和219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孤兒送上新春福包,讓他們感受到來自黨和政府的關懷及社會各界的溫暖。
2024年“新春福包計劃”共接收愛心網友、愛心單位和社會人士捐款13萬余元,以及價值8.7萬余元的愛心物資。春節前,這些匯聚著各界愛心的物資將陸續送到老人家中。
清遠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春節期間,全市將舉辦多項慰問和關愛活動,全力保障老年人度過一個溫暖、快樂、祥和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