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在大家庭里感受濃濃年味兒

時間:2024-02-1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中指出:“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揮灑汗水,每一個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在氣象萬千的新春圖景中,既有闔家團圓的幸福喜悅,更有堅守崗位的無私奉獻。

春節假期,在全國各地的民政服務機構里,有許多工作人員堅守崗位,舍小家為大家,和服務對象一起包餃子、吃團圓飯,共迎新春、共話未來。本報記者深入北京市朝陽區兒童福利院、湖南省長沙市第三社會福利院安寧療護中心、山東省鄆城縣潘渡鎮中心敬老院等地,和服務對象一起感受大家庭里濃濃的年味兒。

和孩子們一起過歡樂年

“孩子們,王爸爸來給你們送零食和玩具啦!祝大家新春快樂!”2月9日是農歷除夕,一大早,北京市朝陽區兒童福利院內就處處洋溢著歡樂喜慶的氛圍。院長王衍昌帶著工作人員挨個房間派送禮物,孩子們換上了紅彤彤的新衣服,高興地迎接著。

“我們院里有93個孩子,最小的3歲,最大的已經20歲,照顧好這樣一個大家庭并非一件易事。”王衍昌告訴記者,為了讓孩子們都能感受到年的味道,院里各個部門早在一個月前就開始忙活了。餐飲組的廚師們不僅制訂了學生餐、兒童餐、醫囑餐等多種食譜,還特地增加了孩子們平時最喜歡的幾道菜品;后勤組的工作人員為每個孩子都置辦了一套新衣服,讓他們在新年都有新面貌;文教組的特教老師精心設置了繪畫、書法、手工等課程,教孩子們畫龍、寫龍、制作龍……

在福利院內,對聯、福字、窗花、年畫和大紅燈籠等早早就布置好了……記者在走廊看到,每個門上的福字都不盡相同,有的還在上面搭配了龍的圖案,創意滿滿、童趣盎然。特教老師古朝昕自豪地告訴記者,門上的每一個福字,都是在院的孩子親手寫的。

當天下午,工作人員還組織孩子們參與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新春聯歡會。大家唱著、跳著、鬧著、笑著,做了套圈、小雞下蛋、擊鼓傳花等互動游戲,為4名在2月出生的小伙伴共同慶祝了生日,一起包了餃子……

看著孩子們天真爛漫的笑臉,在場的工作人員也欣慰地笑了。“希望我們的孩子能時刻感受到守護與溫暖,時刻感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懷與幫助,愿他們在愛的陽光下快樂、健康成長。”王衍昌說。

在病房里收到心儀的禮物

除夕當天,在湖南省長沙市第三社會福利院安寧療護中心,由醫療工作者、社工、志愿者組成的陪護團隊早早就忙了起來。剪窗花、寫福字、掛燈籠……籌備已久的“福龍迎新春 墨香送萬福”新春送祝福活動,讓疾病終末期、高齡老年患者及其家屬,在病房里也能真切地感受到家的溫馨。

早餐后,安靜的安寧療護中心熱鬧了起來,祝福的歌聲從91歲高齡的劉大強(化名)老人的房間傳了出來。工作人員將福氣滿滿的紅燈籠送到老人手中后,大家打著節拍一起唱起了祝福的歌曲。

沐浴露、潤唇膏、福字……患者們收到了心儀的新年禮物。“陳奶奶,新年好,給您拜年了。龍年到了,給您送上一個龍年吉祥物。”86歲的陳小英(化名)老人退休前是一名水利工程師,去年7月因腦梗、長期臥床入住中心后,經過一系列針對性治療,病情穩定下來,還長胖了5斤。她說,自己新年的愿望就是希望身體好起來、心情更愉悅。

去年12月患了重病的周軍(化名)老人向醫護人員表示,想在床邊貼上一個福字,讓自己和家人有福、更幸福。除夕這天,工作人員早早就將福字貼到了老人的床頭。

“我們為每位患者送去祝福,哪怕他們沒有力氣握住公仔、難以看清大紅的福字、不能言語,但被看到、被關愛、被祝福,是每個生命發自心底的愿望,任何時候都不應該被忘記。”去年9月入職的護士李藝蘅主動在春節期間值班,她說,“我覺得自己就像是走在一個特殊的舞臺上,陪伴每一位服務對象共同演繹著他們生命中最后的篇章,讓他們在人生謝幕前都能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彩。這不僅僅是在完成一份工作,更是在體現我們對生命的尊重。”

老人們開開心心迎新年

“先對折,再剪一個半圓形。”“使用剪刀的時候,要小心,慢慢做,不著急。”……2月9日上午9點,在山東省鄆城縣潘渡鎮中心敬老院的活動室里,傳出陣陣歡笑聲,幾位老人在護理員的陪伴下圍坐在一起剪紙。

80多歲的李蘭(化名)老人很是活躍。據工作人員介紹,她經常參加院里組織的文娛活動,喜歡和護理員一起散步、唱歌。看到記者進來,李蘭興奮地展示著自己的剪紙作品,“我來這里4年多了,不僅吃得好,還能參加各種活動,護理員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我很開心。”

“今天是除夕,我們把喜歡剪紙的老人組織在一起,讓大家邊剪紙邊嘮家常,開開心心地迎接龍年的到來。”敬老院院長丁建軍介紹說。

記者看到,各活動區內的老人,有的在打臺球,有的在打牌……

這邊老人玩得不亦樂乎,那邊工作人員也忙得不可開交。為了讓老人們過個幸福年,敬老院里組織了系列活動,給老人發放被褥、衣服和紅包,組織志愿者給老人表演節目……

“春節期間,全員到崗,雖然忙碌,但也開心。”說著,丁建軍帶著工作人員、志愿者等來到廚房,為老人包餃子。“餃子皮兒要軟和些,老人們牙口不好。”他一邊叮囑和面的師傅,一邊嫻熟地包起餃子來。現場參與的志愿者樊饒表示:“雖然我包餃子技術一般,但這也是我對老人的一片心意。寒假返鄉后我就做了一名志愿者,希望在這個假期能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在臨時的“家”吃團圓飯

燈籠掛起來,福字貼上墻,社工、志愿者和受助人員一起寫福字、貼窗花,工作人員在廚房忙著包餃子……2月8日臘月二十九,甘肅省張掖市救助管理站里格外熱鬧。

這一天,1名在醫院治療的受助人員和4名落戶安置在市福利院的受助人員都回來了。站長何玉鳳表示,這里是受助人員臨時的“家”,過年了大家在一起吃個團圓飯。

飯前,社工、志愿者組織了一場“喜迎新春 共享馨意”主題活動,套圈、拋接球……簡單的游戲營造出歡樂的氛圍,受助人員和工作人員參與其中、樂在其中。

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了桌,63歲的李某夾起餃子,眼眶有些濕潤,他想家了。李某的老家在山東,因務工不著入站接受救助。“車票都買好了,吃過飯我們就送你去車站。”工作人員安慰他說。“謝謝你們。”李某感動地說。

有吃有喝有玩有樂,受助人員眼角眉梢滿是笑意。50歲的朱某平時寡言少語,一直沒有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這天,他觸景生情說起了家里的父親和弟弟,還有具體的地址,工作人員連忙一一記下,以備核實。

吃過團圓飯,工作人員將李某送上了回家的火車,把還在接受治療的張某送去了醫院,送4名落戶安置人員回了福利院。

華燈初上,張掖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走上街頭,開展街面巡查。救助車穿過喜氣洋洋的大街小巷,見證著又一個萬家燈火時。

(本報記者   安  娜   王  銘   祝  闖   劉靜靜)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