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趙曉明) 2月20日—21日,由中國社會保障學會主辦的第十屆全國社會保障學術大會在北京舉行,會議主題為“走中國特色社會保障道路”。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在題為“中國特色社會保障制度理論建設論綱”的大會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保障制度應當具有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民性特質、以共同富裕為目標追求的目的性價值、以家庭保障和互助友愛為基石的本土性元素、以適應時代發展守正創新的先進性品質、以社會主義制度加持的可持續性優勢。從過去強調雪中送炭、兜底保障,到現在突出基本保障、多層次保障,再到未來走向共同富裕,中國特色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與發展要持續不斷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報告指出,我國已經建立了世界上規模最大、惠及全體人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障已經成為全體人民共享國家發展成果的基本途徑與有力的制度保障。要從中國式現代化的要求出發,以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目標指向,在國家發展全局中堅持以促進社會公平、縮小收入差距為優化制度安排的取向,確保制度設計優良,真正做到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公益社會協調配套、高效聯動。
2月21日,第十屆全國社會保障學術大會舉行了老齡化與養老保障分論壇、醫療保障與長期護理分論壇、慈善分論壇、世界社會保障動態分論壇以及綜合分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