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阮夢勤
安徽省將解決經濟困難的失能老年人居家養老問題作為“為民解憂辦實事”的重要內容,從小細節著手,發揮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示范帶動作用,今年以來累計開展居家上門服務520.8萬余次,建成家庭養老床位近1.1萬張、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綜合體236個,有效擴大了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供給,提升了服務的專業性、可及性。
“小按鈕”帶來“大便利”
6月27日,家住宿松縣華亭鎮花涼村的73歲獨居老人祝仁義冠心病突然發作。危難之時,他按下緊急呼叫按鈕。家庭養老床位預警監測信息平臺工作人員一邊安撫老人,一邊協助撥打120。10分鐘后,祝仁義就被急救車送到了醫院,經醫院搶救,老人很快脫離了生命危險。
2022年9月,安徽省安慶市被確定為第二批全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試點地區,在3646萬元中央專項福彩公益金支持下,為經濟困難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設家庭養老床位,提供居家養老上門服務。
今年5月,由政府牽頭、第三方實施了第一批居家適老化改造,根據老人的實際需求,建設家庭養老床位,對相關部位進行智能化居家適老化改造。
“目前,全市已建成家庭養老床位3432張,完成居家上門服務9234人次,廣大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顯提升。”安慶市民政局養老服務科相關負責人表示。
“小網格”支撐“大格局”
“在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就能免費享受拔罐、針灸、按摩等服務,真是太好了!”池州市貴池區池陽街道南馨園社區的80歲獨居老人方連花開心地說。方連花患有頸椎病,去醫院針灸、拔罐還要麻煩子女。如今,在家附近就能方便地享受服務,老人別提多高興了。
近年來,池州市以健全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和智慧醫養平臺為抓手,建立醫養結合支撐網絡,打通醫養結合銜接堵點,按照“體系化管理、網格化服務、智慧化賦能”原則,為老年人提供社區居家養老、日常健康管理、健康咨詢宣教、慢病藥品配送等服務,打造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特色品牌。
在智慧養老及養老機構管理等方面,池州市立足綜合養老服務大數據中心,承接全市所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單,截至目前,共開展服務5900余人次,提供助餐、助浴、助潔等“八助”服務達15.4萬人次。
“小飯碗”裝著“大民生”
每天中午11點,合肥市瑤海區和平路街道老年食堂就熱鬧起來,食堂內香氣四溢,老人們三三兩兩走進食堂,拿上餐盤,點幾道喜歡的飯菜,然后圍桌而坐、邊吃邊聊,其樂融融。
近年來,安徽省以老年人需求為導向,多措并舉做好老年助餐服務,逐步建成覆蓋城鄉、布局均衡、方便可及、多元主體參與的老年助餐服務網絡,切實增強了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自去年5月起,安徽省部署實施老年助餐服務“暖民心”行動,鼓勵各地盤活存量資源,開展老年助餐服務。蚌埠市利用養老服務三級中心和養老機構原有設施,改造建設223個標準化老年食堂和老年助餐點;淮北市選擇基礎條件較好的嵌入式養老機構改擴建成老年食堂,打造20個示范點;合肥市90%的老年助餐服務機構用房由街道社區免費提供……
“目前,全省已建成6347個老年食堂和老年助餐點,服務超過1163萬人次,助餐服務受到廣大老年人的普遍歡迎。”安徽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有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