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沭陽縣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相如斌
近年來,江蘇省沭陽縣以創建全省婚俗改革實驗區為契機,扎實推進婚俗改革,通過強化機制、陣地、隊伍和場景建設,積極探索具有沭陽特色的“3456”工作模式,奏響新時代婚姻幸福、家庭和諧“交響曲”,合力譜寫鄉風文明建設新篇章。
構建“三項機制”,凝聚改革合力
沭陽縣通過政府主導、民政牽頭、部門聯動、社會力量參與、市民積極響應,形成婚俗改革聯動聯治聯創的良好局面。
建立上下聯動機制,高位推進婚俗改革。沭陽縣將婚俗改革納入政府工作重要安排,與鄉村振興、城市文明創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等工作融合,出臺《沭陽縣婚俗改革實驗區工作實施方案》,明確鄉鎮(街道)、職能部門婚俗改革工作職責,高位推進婚俗改革。
建立城鄉聯創機制,同頻共振推動改革。針對婚俗改革中的城鄉差異問題,沭陽縣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村(社區)婚俗改革工作模式,推動婚俗改革城鄉一體化、協調聯動發展。
建立鎮村聯治機制,以點帶面深化改革。沭陽縣把倡導婚俗改革、弘揚文明新風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以“清單模式”將改革任務細化為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成立紅白理事會、鄉賢工作室等具體任務,通過縣級“派單”、鎮級“領單”、村級“銷單”,實現全縣30個鄉鎮(街道)、480個村(社區)改革任務全覆蓋。
搭建“四個陣地”,提升改革效能
沭陽縣針對高價彩禮、大操大辦、隨禮攀比、鋪張浪費等問題,全面加強陣地建設,切實促進婚俗改革硬件水平和服務效能“雙提升”。
打造婚姻家庭輔導陣地。沭陽縣投入資金改造升級婚姻登記服務中心,設立家庭輔導室和婚姻課堂,引入社會組織開展婚姻家庭輔導工作。沭陽縣民政局還聯合縣婦聯、司法、衛健等單位,在婚姻登記高峰和重要時間節點,舉辦科學婚孕、婚姻家庭關系、婚姻法普及等主題輔導課堂。2022年以來,沭陽縣共舉辦婚姻家庭輔導課堂30余場。
創設家事糾紛調解陣地。為有效調解家庭矛盾糾紛,沭陽縣、鄉鎮(街道)兩級均設立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服務中心,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服務中心還設立離婚調解室,有效化解家庭矛盾,為幸福婚姻家庭保駕護航。
夯實基層治理一線陣地。沭陽縣充分發揮基層自治組織作用,建立健全村(居)紅白理事會、鄉賢工作室、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室等基層服務陣地,把婚事新辦、婚事簡辦納入村規民約。如今,在沭陽,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陋習已得到有效遏制。
建設社工能人普法陣地。沭陽縣將婚俗改革融入社區治理試點,積極探索建立“法律+婚姻家庭”“社工+婚姻家庭”“志愿服務+婚姻家庭”“心理咨詢+婚姻家庭”等多種服務模式,進一步提升市民對婚俗改革的認同感和獲得感。
依托“五個平臺”,強化惠民服務
沭陽縣在深化婚俗改革中,積極打造結婚頒證服務平臺,將結婚頒證服務引入婚姻登記流程,策劃推出集體婚禮、文化婚禮、民俗婚禮、紀念婚禮等,讓新人在特色婚禮中傳播“節約辦婚事,文明樹新風”理念。
同時,沭陽縣著力優化婚姻登記服務平臺,在婚姻登記中心設立4個登記窗口、1個引導服務窗口,工作人員輪流實行AB崗,優化簡化辦事流程,推行婚姻登記“跨省通辦”,做到補證“零跑腿”、查檔“秒辦理”;構建信息共享窗口平臺,采用智能設備、人臉識別、指紋錄入、電子簽名等,實現全省聯網和部門間信息共享;開設婚姻家庭宣講平臺,強化新婚夫婦的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搭建婚戀交友服務平臺,通過線上、線下服務幫助單身青年男女早日“脫單”。
2023年以來,沭陽縣舉辦戶外頒證儀式2次、集體婚禮活動3次,辦理跨區域婚姻登記38件,為120對新人舉辦“幸福婚姻第一課”輔導課堂。
圍繞“六個方面”,深化移風易俗
沭陽是西楚霸王項羽隨征夫人虞姬的故里,在當地廣泛流傳“霸王別姬”的美麗傳說。沭陽縣廣泛開展傳統婚俗文化和家庭文化宣傳活動,圍繞強化市場監管、建強工作隊伍、嚴肅執紀問責、深化宣傳引導、培樹示范典型、深耕人文沃土六個方面,打好移風易俗“組合拳”,推動婚俗改革走深走實。
沭陽縣民政、商務、市場監管、文廣等部門密切配合,依法抵制不良婚俗,引導市民摒棄陳規陋習;建立婚慶市場紅黑榜制度和投訴機制,對失信企業加大巡查頻次,整改不力的一律停業整頓;組建社會工作者、公益律師、心理輔導、鄉鎮(街道)婚姻輔導、志愿服務者5支隊伍,定期深入家庭、村(居)、機關、學校、企業,開展家庭教育講座及專題活動,引導廣大青年樹立和形成正確的婚姻家庭觀念;嚴肅執紀問責,印發規范黨員和公職人員辦理婚喪事宜的規定,明確黨員干部一律帶頭執行婚喪嫁娶家事報備制度。
同時,沭陽縣多角度、全方位宣傳婚俗改革政策、創新做法和優秀案例,引導市民參與婚俗改革;開展“家風故事”征集評選活動,表彰“最美家庭”“最美婆婆(丈母娘)”“最美媳婦”,培樹示范典型,倡導文明簡約辦婚事。
如今,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文明新風尚已成為沭陽縣人民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