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統籌防止返貧和低收入人口幫扶政策

時間:2024-03-11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晶晶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統籌防止返貧和低收入人口幫扶政策。今年兩會前,記者采訪了部分社會救助工作者。他們均期待,兩會對“推動防止返貧幫扶政策和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政策銜接并軌”問題予以關注。記者梳理代表委員觀點發現,一些人就此話題提出意見建議。

代表委員的意見建議

今年是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第四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厙東關鄉陶營村黨總支書記、主任肖軍帶來了《關于健全脫貧人口幫扶政策漸退機制的建議》。

通過調研,肖軍發現,一方面,脫貧人口實現穩定脫貧的動力和能力不足,部分脫貧人口缺乏脫貧致富內生動力,部分脫貧人口受教育水平有限,接受職業培訓等時間不足,自身缺乏脫貧致富的能力;另一方面,部分脫貧人口抗風險能力較弱,容易因病因災產生返貧致貧風險。

肖軍認為,過渡期結束后,若幫扶政策出現急剎車或斷供,該部分脫貧人口極易發生返貧。

因此,他建議,一是分對象制定完善幫扶政策,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等納入農村低收入人口監測范圍的脫貧人口,過渡期內延續給予幫扶政策;對未納入農村低收入人口監測范圍的穩定脫貧人口,建議行業部門科學合理制定退出標準,逐步退出政策保障范圍,給予穩定脫貧人口緩沖期和漸退期。二是分類別優化調整幫扶政策,在主要幫扶措施保持總體穩定的基礎上,建議過渡期內兜底保障政策繼續保持穩定,進一步調整教育、醫療、住房、飲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集中力量和資源傾斜支持脫貧人口中的特殊困難群體。三是提升穩定脫貧內生動力,健全完善“扶志”同“扶智”相結合的內生動力生成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政協副主席、致公黨安徽省委會主委陶儀聲建議,對農村低收入人口,進行更好的常態化幫扶。

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低收入人口幫扶要解決多頭管理的問題,可以建立鄉村振興、民政部門定期會商機制,優化工作配合流程。在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后,整合村(社區)“兩委”班子、社會救助協理員、村組網格員等基層力量,實現防止返貧監測工作網格與社會救助工作網格“二網合一”。

她還建議,對民政部門和鄉村振興部門分別管理的信息平臺適時進行融合管理,將鄉村振興部門管理的全國防止返貧監測銜接推進鄉村振興信息系統并入到民政部門社會救助大數據平臺中,如此更有利于社會救助大數據平臺作用的發揮。

地方進行的實踐探索

江西省龍南市委、市政府依托龍南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副書記牽頭、市政府分管領導協同,召集民政、鄉村振興、農業農村、醫保等9個部門及15個鄉鎮,多次調研,努力推進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與防返貧監測融合,實施“四個同步”工作模式,即疑點線索同步摸排、困難對象同步認定、幫扶政策同步落實、家境變化同步監測。2023年以來,累計同步摸排疑點線索3216條,新增納入防返貧監測對象681人;新增納入低保對象、特困人員764人,其中,低保對象、特困人員443人納入防返貧監測范圍。截至目前,將1097名防返貧監測對象全部錄入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進行跟蹤監測。

江西省民政廳社會救助局局長聶焱告訴記者,“四個同步”工作模式節省了行政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防返貧監測對象認定更加精準,低收入人口救助幫扶政策得到更好落實、困難群眾受益更多。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