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山東省東營市
創新培育模式 探索社區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新路徑

時間:2024-03-1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組織》雜志3月上
【字體:    打印

唐志輝 王廣潔

山東省東營市堅持黨建引領、發揮示范作用,聚焦項目、資金、人才三項驅動,打造動員、激勵、聯合三項增能機制,不斷創新社區社會組織培育模式,探索社區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新路徑。

目前,全市社會組織總計2124家,培育孵化社區社會組織3969家,建成社會組織孵化培育場所46處,成立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38家,在為民服務、公益慈善、文體活動、矛盾調處、鄰里互助、鄉村振興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一是堅持黨建引領和示范帶動。加強中共東營市民政局社會組織委員會黨建工作力量,配備專職黨務工作者2名。全市669家市管社會組織成立黨組織121個,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123名。堅持社會組織黨建“六同步”機制,在社會組織成立登記、章程核準、年報、專項抽查、評估、培訓時,同步落實黨建工作,黨建入章率和黨建工作覆蓋率均達100%。

建設東營市社會組織創新示范園,聚焦提升社會組織能力、釋放社會組織活力,通過整合政府、社會、企業等多方資源,不斷拓展創新示范園的黨建教育、資源整合、能力提升、項目支持、公益實踐等功能。截至目前,市級社會組織示范園累計入駐社會組織49家,重點培育社區社會組織400余個,吸納骨干力量9500余人。通過搭建線上+線下平臺,舉辦“四微”課堂,其中微黨課65場、微分享173篇、微故事79個、微案例53件;組建“百姓宣講團”,服務群眾10萬余人。

二是聚焦項目、資金、人才三項驅動要素。第一,實施培樹示范項目。組織開展社區服務項目洽談會、公益創投大賽等供需對接活動,支持社區社會組織服務平臺建設,涌現出“社區基金”“鄰里守望”等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品牌項目,其中“N+1”精準扶貧救助行動、“陽光四點半”社區青少年活動等多個項目在省、市公益創投大賽中獲獎。第二,設立社區慈善基金。截至目前,東營市已設立9支鄉鎮(街道)社區慈善基金、66支社區微基金,依托社區慈善基金開展了100余個微慈善項目,解決更換樓道燈、疏通下水道等居民反映的“小急難”問題300余件,服務輻射居民20余萬人。第三,培育社會工作人才。全市擁有社工人才9777人,培育發展社工機構34家,鄉鎮(街道)實現社工站全覆蓋。每百萬人標識志愿服務組織數量位居全省首位。建立“名師匯”講師團,定期開展社區社會組織骨干人才培訓,累計培訓3000人次。

三是打造動員、激勵、聯合三項增能機制。第一,建立動員機制。搭建社會組織黨群服務中心—社區—居民三級社區動員機制,繪制居民參與社會組織活動資源圖譜,開展社會組織人員隊伍增能培訓、挖掘居民骨干力量,積極動員社區能人、熱心居民、愛心商家等共同參與社區建設。第二,探索激勵機制。開展年度優質社區社會組織活動和優秀社區社會組織負責人評選,對社區優秀志愿者、模范居民進行通報表揚,形成激勵褒揚機制。第三,構建聯合機制。按照“街道牽頭、社區搭臺、轄區單位共建、社會組織支撐、黨員群眾共治”的工作思路,構建以社區為服務平臺,以社會組織為服務載體,以社會工作為服務手段,以社區志愿服務為有益補充,以社會慈善資源為有效力量,實現“區域聯建、事務聯商、活動聯辦、服務聯動、發展聯進”的“五社五聯”工作機制,營造黨建共商、服務共做、難題共解、文明共創的社會氛圍。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民政局)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