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勇
近年來,山西省直面殯葬工作基礎較弱的現實,通過高位推動、政策指引、資金支持、培訓指導、督查約談等方式打出組合拳,取得初步成效。
高度重視、高位推動。2020年3月以來,山西省委、省政府直面殯葬基礎設施建設薄弱、殯葬改革歷史欠賬較多的現狀,加大部署安排,高位推動殯葬綜合改革。其間,歷任省委書記對殯葬改革工作作出6次指示批示;省長對殯葬改革作出6次指示批示,并多次聽取專題匯報;分管副省長召集20余次專題會議研究;召開了6次全省殯葬工作推進會議。
統籌謀劃、政策引領。在省內全面摸排、省外調研學習的基礎上,明確了“設施建設先行、移風易俗同步推進”的基本思路,山西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殯葬綜合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等8部門印發了《山西省殯葬基礎設施建設指南》。省委編辦、省自然資源廳分別就加強殯葬管理人員編制保障、加大殯葬用地支持力度等印發文件。11個市全部編制了《殯儀館分年度建設計劃》,117個縣(市、區)全部編制了《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設規劃》。《山西省殯葬管理條例》地方立法工作于2021年啟動,已提交省人大常委會進行了初審。
投入資金、建設設施。殯儀館建設方面:省財政設立了專項補助資金,新建或改造市級殯儀館每個補助1500萬元,縣級每個補助700萬元。目前,已向81個項目下達5.1億元,撬動各級累計投資31.34億元。目前89個殯儀館建設項目全部完成前期手續,85個已開工建設,79個主體完工,62個已竣工,6個已投入運營。其中火葬區空白點開工29個,主體完工25個。全省開工建設殯儀館(85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已建成殯儀館總量(29個)的2.9倍。公益性公墓建設方面:2022年起,省財政每年安排5000萬元用于獎補城鄉公益性公墓。目前,已對111個項目獎補4860萬元。112個縣級公益性骨灰堂(公墓)項目已選址,81個已立項,71個已開工,18個已完工。鄉村兩級公益性公墓已完工669個,正在建設398個。開工建設的公益性骨灰堂(公墓)880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已建成公益性公墓數量20個的44倍。
強化培訓、交流經驗。為避免項目建設過度超前或不能滿足需要,山西還印發了《殯儀館建設指南》《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設指南》《經營性公墓建設指南》,對殯葬設施的定義、選址、規模、布局、功能設置等提出了明確具體的指導意見。2020年年底至2021年9月,半年多的時間里密集召開了4次全省殯葬工作推進會議,同時深入110個縣(市)逐一進行實地指導,督促每個項目合理選址、科學設計,并確保功能完善。每次會議和督導均要求分管副市長、副縣長參加,并邀請各級發展改革、財政、自然資源、住建、生態環境、林草等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有效強化了地方政府的重視和各級各部門的支持配合。
督查指導、通報約談。2021年以來,全省對殯葬基礎設施建設實行“月調度、季開會、年總結”。2023年,建立了殯葬基礎設施建設“雙周調度”機制。3年間,大部分建設項目實地督導達2次以上,印發工作進展通報、經驗簡報十余期,約談滯后項目所在地分管副市長和縣政府主要領導1次。通過實地督導+發函通報+重點約談等方式多管齊下,有效推動了項目建設進展。
下一步,山西將繼續緊盯殯葬工作基礎薄弱的問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殯儀館建設,指導新建殯儀館及早投入運營;開展公益性安放(葬)建設攻堅行動,兩年內縣鄉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墓)建設全部完成;提高殯葬領域監管服務水平,加強殯葬服務收費管理,開展殯葬領域跨部門綜合監管試點和喪俗改革試點工作,大力開展高速高鐵沿線散埋亂葬專項整治工作,推動殯葬事業高質量發展。
(作者系山西省民政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