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張 俊) 近日,上海市民政局、財政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出臺《關于推進本市老年助餐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推進老年助餐服務提質增效等提出相關要求和保障支持措施。
《意見》提出,上海老年助餐服務堅持保障基本、分類服務,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因地制宜、多樣發展的原則。至2025年,老年助餐服務供給網絡更加充分均衡,社區長者食堂達到400家,老年助餐點達到2000個,老年助餐服務能力達到日均25萬客;助餐服務提質增效取得新進展,形成一批優質老年助餐服務品牌;服務監管更有力度,老年人對助餐服務的獲得感、滿意度持續提升。
《意見》要求,擴大豐富老年助餐服務供給,重點建設社區長者食堂,合理布局老年助餐點,鼓勵發展長者餐桌。著力提升老年助餐服務質量,在硬件設施、場地環境、餐食供應等方面體現適老化特點。強化質量監管,建立全市統一的老年助餐服務質量監測機制。提升智慧化水平,建立老年助餐服務管理信息平臺,鼓勵通過智慧化手段為老年人用餐提供便利。
《意見》明確,加大扶持保障力度。按照《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本市“十四五”期間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落實一次性建設補貼,即市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按照供餐能力分檔補貼:社區長者食堂供餐能力在每天800客及以上的,一次性補貼50萬元;500(含)—799客的,一次性補貼30萬元;150(含)—499客的,一次性補貼10萬元。對老年助餐點,一次性補貼1萬元。各區按照不低于1∶1配比。同時,要求各區建立老年助餐服務運營補貼機制,給予老年人用餐優惠,要求各社區長者食堂對于本市戶籍老年人和常住本市的外省(市)戶籍老年人給予同等優惠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