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煙臺市民政局堅持黨建引領,做好政策扶持,強化市、區、鎮街、社區四級服務平臺聯動,推動社會組織孵化培育工作和各級服務平臺有效銜接,助力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堅持黨建引領
夯實社會組織發展根基
強化黨建引領。煙臺市先后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黨建引領促進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十條措施》等文件,全面加強社會組織黨的領導。行政審批、民政部門嚴格履行登記管理職責,落實“六同步”要求,推動黨建信息共享對接。 53個業務主管單位對接414家社會組織,實現社會組織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突出品牌示范,各區(市)品牌創建率達100%,深入開展“五星”黨組織等評定活動。豐富活動載體,發揮社會組織黨校作用,持續開展“煙社向陽·丹心共筑”示范主題黨日活動。
強化政策扶持。煙臺市民政局出臺了《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3年)》《關于進一步明確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成立登記有關政策的通知》《社會組織服務平臺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等,統籌14個市(縣)級孵化基地、25個街道服務平臺、115個街道(鄉鎮)樞紐型社會組織、27個省級社區社會組織創新發展基地,搭建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促進平臺。制定了《社會組織負責人候選人審核辦法》《擬任負責人走訪座談辦法》《社區社會組織備案管理辦法》,不斷提升登管協同、孵化培育社會組織的水平。落實社會組織發展扶持資金、政府購買服務等政策,2020年以來,市、區兩級投入獎補資金1637萬元,實施為民服務項目900余個。
加強平臺孵化
激發社會組織發展活力
發揮市級平臺“導航器”作用,領航發展方向。堅持標準制定引領規范,印發《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和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和管理指導標準》,為各級平臺建設提供政策支持和標準依據;堅持樞紐型引領方向,成立煙臺市社會組織總會,在社會組織與政府部門之間搭建橋梁;堅持模范品牌引領前行,注重培優扶強、以評促建,4家單位入選山東省社會組織標桿,先后評定3A級以上社會組織54家,培樹品牌社會組織、社會組織黨組織以及鄉村振興先進單位等246個。
發揮區級平臺“孵化器”作用,注重專業賦能。全市實現縣、區兩級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全覆蓋,并打造占地面積4600平方米的芝罘社會組織創益園,累計孵化社會組織700余個。設立創益學院、創益智庫、創益工坊,注重培育人才隊伍,引進專家人才為員工培訓賦能。提供訂制化培訓服務,設置賦能提升系列課程,開展一對一輔導,助力提升社會組織專業服務能力。舉辦社區服務項目案例大賽,開展社會組織服務能力提升主題活動,助力孵化優質項目和品牌項目。
發揮鎮街平臺“服務器”作用,實現協同共享。搭建信息交流平臺,建設鎮街級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做好政策傳遞、黨建聯建、骨干聯訓等工作;促進資源共享,鏈接優秀社會組織助力平臺建設,壯大社區社會組織隊伍;統籌調度活動,支持各街道通過開展微創投活動扶持社會組織發展,鼓勵引導轄區內社會組織開展為民服務活動。
發揮社區平臺“處理器”作用,實施精準服務。精準把握基層需求,發揮社區社會組織優勢,創新資源鏈接方式、完善資源供需互聯機制,開展“線上+線下”供需對接會;配置整合資源,啟動“社區公益合伙人”計劃,吸引公益類社會組織進駐社區,促進社會組織與社區相伴成長;用好用實社區平臺資源,按需引入優秀社會組織、優質服務項目落地基層,開展為民服務活動,打造選樹大海陽社區、塔山社區等一批優秀示范社區。
(本文由山東省煙臺市民政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