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寧德市民政局黨組書記 葉 崧
福建省寧德市民政系統深學細照篤行,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始終保持“拼”的姿態、“搶”的勁頭、“敢”的勇氣,圍繞“三個聚焦”,深入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確保全市民政事業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
在深學中厚植根與魂
打造堅強政治堡壘
全面系統學。寧德市教育引導民政黨員干部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執政理念、政治智慧、愛民之心,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扎實推進“中心組領學、民政講堂導學、支部大會研學、實地考察思學、黨員干部自學”的學習機制。2023年以來,開展“第一議題”學習26次、中心組學習25次。
聯系實際學。寧德市講好“四下基層”故事,在互助孝老食堂、低收入人口救助、社區治理等方面深化運用“四下基層”工作制度。堅持將問題整改與推動發展緊密融合,聚焦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公建民營養老機構等領域,梳理形成問題整改清單7條,已全部完成整改銷號。
創新載體學。寧德市以每月兩期的“民政講堂”為抓手,創新打造全市民政領域理論高地,局機關各科室、直屬各事業單位負責人擔綱主講,營造互學互鑒、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2023年以來,共舉辦16期“民政講堂”,組織參訓900多人次。聚焦養老服務、社會救助等難點堵點痛點,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形成調研報告21篇,推動出臺政策文件4份。
在敢為中把握時與勢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聚焦“老有頤養”,在打造養老服務體系上有力有效。寧德市狠抓養老服務設施項目建設,2023年以來,全市投資3.3億元完成養老服務工程,7個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全部完工,新建互助孝老食堂155個,累計建成640個,日均服務老年人超1.6萬人,相關工作經驗入選寧德市“四下基層”實踐案例。市縣兩級協同舉辦“幸福孝寧·樂齡樂生活”活動56次,參與老人3.2萬多人次。實施“以醫助養”“養中設醫”,全市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簽訂服務協議103對,簽約合作服務覆蓋率實現100%。
聚焦“弱有所扶”,在基本民生保障上用心用情。寧德市低保標準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45%確定,足額發放救助資金,2023年以來,累計發放救助金9.2億元,低保覆蓋率2.32%,實現“應保盡保、應兜盡兜”。聯合愛心企業開展“善行福建——光明寧德”低收入人口眼健康公益救助項目,預計5年內為5000名困難家庭的白內障患者提供復明手術醫療資助。有效兜牢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流浪乞討人員、精神障礙患者等特殊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2023年以來,為全市318名孤兒和1841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發放基本生活保障金3397.98萬元,推進留守及困境兒童關愛“福蕾行動”,籌集資金390萬元,開展活動1138場次,探訪關愛困境兒童26722人次,救助流浪乞討人員1346人次。
聚焦“殘有善助”,在殘疾人關愛服務上做優做實。寧德市全面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動態調整機制和提標工作,建立常態化信息數據共享比對機制。2023年以來,累計發放困難殘疾人和重度殘疾人生活及護理補貼1.24億元。抓好“福康工程”“精康融合行動”等服務項目,扎實推進福安市困難重度殘疾人社會化照護試點工作,精神衛生服務質效持續提升。
在實干中統籌破與立
更好服務發展大局
聚焦“婚有和諧”,在婚登改革工作上實現高質高效。寧德市多渠道宣傳婚姻登記“跨省通辦”政策,婚姻登記服務更加優質、便捷、高效。深入開展“山盟海誓”婚俗改革,蕉城區、福鼎市、福安市、壽寧縣等地在“520”等特殊日子開展集體婚禮和頒證活動,為倡導簡約適度的婚俗禮儀打造了鮮活樣板;壽寧縣、霞浦縣推進婚俗改革試點工作,籌劃打造融合地方習俗特色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喜慶氛圍濃厚的婚姻登記處。
聚焦“逝有所安”,在推進服務供給上實現做精做細。寧德市持續開展遺體火化工作自查自糾,2023年以來,全市火化率100%。初步構建起市、縣、鄉、村四級公益性安葬設施服務體系,持續推進全市9處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設,累計完成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設37912穴并將分期驗收投用,全面啟動蕉城區城市公益性公墓和5個鄉鎮公益性公墓新建工作,切實保障群眾喪葬需求。扎實開展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2023年以來,全市共摸排整治違建墳墓396座,“活人墓”等亂象得到有效遏制。
聚焦“五社聯動”,在基層治理創新上實現先行先試。推動市政府編制出臺《寧德市“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總結提煉寧德市近鄰服務“1235”模式,創新開展“一方水土兩方人,社區農村一家人”共建工作,目前已有20對社區及老區村結對共建。2023年以來,完成全市1986家社會組織年報工作,填報率達91.77%,全市鄉鎮(街道)社工站培育聯動社會組織349家,聯動志愿者4789人,鏈接慈善資金333萬元,入戶探訪困難群眾33031戶,積極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治理,居民的幸福感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