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安徽合肥建立“民聲呼應”工作機制——
讓民生跟著民聲走

時間:2024-05-22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通訊員   阮夢勤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2023年年初,安徽省創辦“民聲呼應”工作平臺,通過廣泛集民聲、快速解難題、跟蹤抓督辦等舉措,積極回應民生訴求。

“民聲呼應”工作平臺啟用以來,合肥市民政局不斷強化宗旨意識,厚植為民情懷,秉持“小事”不“小視”的工作理念,建立“民聲呼應”工作機制,積極回應群眾關切,讓民生跟著民聲走。

回應一個訴求,解決一類問題

“我老家是宿州的,對象是蚌埠的,兩個人都在合肥上班,但是戶口不在合肥,可以在合肥領結婚證嗎?”這是一位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寫下的一段留言。留言發出不久,這位網友就收到了民政部門工作人員的肯定答復。

其實,與這位網友有同樣訴求的人還有很多。在多渠道梳理匯總信息后,合肥民政統籌施策,扎實推進內地居民婚姻登記“全省通辦”“跨省通辦”業務。同時,為方便更多從世界各地來合肥工作、定居的朋友辦理婚姻登記,合肥市還在高新區開設了涉外婚姻登記業務。

不久前,合肥市民李女士向民政部門電話咨詢,稱其哥哥離世,但父母健在,希望可以購買一個墓穴安葬哥哥,等父母百年后也可安葬其中。了解李女士的需求后,工作人員耐心解答。最終,李女士購買了“一墓多穴”葬式的墓穴,不僅節省了購置費用,也方便了日后的祭掃,解決了一直困擾她的心事。

在提升殯葬服務質量過程中,合肥民政用好“民聲呼應”工作機制,聚焦逝有所安,增加殯葬服務供給,提升服務質量,推進殯、葬、祭全鏈條改革。目前,已逐步形成以公益性為主體、節地生態為導向的殯葬服務供給模式。

從回應一個訴求,到解決一類問題。2023年以來,合肥民政充分發揮“民聲呼應”工作機制作用,多渠道收集民意信息,解決急難愁盼,民政信訪總量下降14%,初次信訪一次性化解率達95%,群眾滿意率達100%。

開展便民服務,滿足群眾所需

“章阿姨,我們來啦。”臨近中午,合肥市瑤海區七里站街道恒通社區老年食堂的工作人員小衛帶著午餐來到了獨居老人章李梅的家。

74歲的章李梅因意外不慎摔傷了腿,轄區“紅色小管家”、網格員和志愿者在入戶走訪時發現,老人的子女常年在外打工,無法回來照顧她。恒通社區黨委了解情況后,對接暖寶幸福驛站志愿者為老人提供生活上的幫助,并安排社區老年食堂提供送餐服務。“我牙口不好,食堂的飯菜煮得很軟爛,品種多,還有補貼,不到10元就能解決一頓飯,感謝老年食堂每天給我送飯。”章李梅說。

和章阿姨一樣的老年人,小區里還有不少,他們大多選擇來老年食堂吃飯。“食堂就在小區里面,老年人走幾步路就到了。以前,老年人買菜做飯至少要兩個小時,現在直接來老年食堂,簡單方便,吃完飯還能聊聊天。”恒通社區黨委書記龔雪說。

“助餐點距離較遠,用餐多有不便。”針對各縣(區)收到的關于獨居老人和留守老人日常用餐不便的意見,合肥市積極推進老年助餐服務,并由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關于加強老年助餐服務的決定》,提出優化老年助餐服務布局,就近解決老年人,特別是經濟困難、獨居、空巢、高齡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的吃飯不便問題。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成老年助餐服務機構1116個,并引入劉鴻盛、蒸小皖等98個當地品牌商家設置老年助餐點,日均服務3萬多人次,滿足了老年人就近、便捷的助餐服務需求。

建立長效機制,辦好民生實事

一天,合肥市民王曉娟發現了一名露宿街頭的流浪人員,隨即撥打了市民政局的電話。接到電話后,市民政局指導市救助管理站對該流浪人員進行了救助,并積極聯系其戶籍所在地相關部門及親屬,很快讓這名流浪人員得到了妥善安置。王曉娟也因此被市民政局評為“近鄰關愛”行動愛心個人。

為切實保障街面流浪乞討和臨時遇困人員生命安全,增強主動發現能力,合肥市民政局建立“近鄰關愛”機制,吸納熱心群眾、商戶、社會組織參與救助管理工作,進而實現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救助。

在發揮“民聲呼應”工作機制作用過程中,合肥市民政局還探索構建發現問題、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長效機制。每個月,市民政局都會整合市12345政務服務熱線、人民網、合肥民政抖音號等平臺的網友留言和群眾訴求,匯總群眾反映集中、具有代表性的問題線索,由局辦公室按照閉環機制推動解決。

“比如,對詢問、質疑、訴求類的民情,安排相關處室(單位)依法依規進行辦理、提出答復意見,經局里審定后統一回復。”合肥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群眾呼聲,能立即回復的要立即回復;需要一段時間辦理后才能回復的,也要及時回復處理意見,并在辦結之日內回復處理結果,確保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