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曉明
全國民政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將于5月29日—31日在江蘇省南京市舉辦。在5個賽項涉及的職業中,假肢裝配、矯形器裝配從業人數少、服務群體特殊、專業技術性強,人們對其知之甚少。為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假肢裝配和矯形器裝配技術,在大賽開幕之際,本報推出觀賽指南,幫助觀眾既“看熱鬧”也“看門道”。
01.關鍵詞:參賽選手
假肢和矯形器裝配是康復服務的重要內容,能夠幫助有需要的人恢復軀體功能,增強自理能力,減輕家庭負擔,回歸正常生活。
2016年《國務院關于加快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完善康復輔助器具從業人員職業分類、職稱評定政策等。2019年,教育部、民政部等7部門印發《關于教育支持社會服務產業發展 提高緊缺人才培養培訓質量的意見》,明確建立健全老年服務與管理、康復輔助器具技術等緊缺領域人才培養培訓體系的具體措施。目前,矯形器裝配工、假肢裝配工等9個民政傳統特色職業均已修訂并發布了最新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此次參加全國民政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的假肢裝配工共有59人,其中男性52人、女性7人;矯形器裝配工共有58人,其中男性41人、女性17人。大賽所有選手中,年齡最大和最小的均在假肢裝配工賽項中。
在此前舉辦的選拔賽中,各地采取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雙輪驅動”的方式,全面深度考核參賽選手的知識應用能力、操作執行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人文關懷素質。
根據各地的情況,有些省級選拔賽的假肢裝配工、矯形器裝配工優勝選手還獲得了相應證書。例如,江蘇省各賽項獲得全省決賽前6名的選手,經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核準后將被授予“江蘇省技術能手”稱號;獲得全省決賽前3名的選手,經省總工會核準后將被授予“江蘇省五一創新能手”稱號。
02.關鍵詞:賽場模特
俗話說,金杯銀杯不如百姓口碑。對假肢裝配工、矯形器裝配工而言更是如此,服務對象的認可是對其技術水平的最好褒揚。
根據假肢裝配工職業競賽項目技術工作文件,每支參賽隊可自帶1名大腿截肢者模特,要求為18歲以上60歲以下男性,大腿中段截肢,殘端狀況良好;日常穿戴大腿假肢,且穿戴狀況良好,能獨立行走,無明顯的異常步態,等等。
根據矯形器裝配工職業競賽項目技術工作文件,各省參賽隊推薦賽項模特候選人1名,大賽執委會另備5名賽項模特候選人。模特候選人髖關節屈曲攣縮不超過10°,膝關節屈曲攣縮不超過15°,膝關節外展畸形不超過15°,踝關節跖屈畸形不超過30°,雙下肢不等長不超過5厘米。經過賽前遴選、培訓合格后,入選為賽項模特。
在大賽中,主辦方對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帶去的模特進行編號,參賽選手抽簽隨機選擇模特。如抽到參賽隊自帶的模特,需要重新抽簽。
03.關鍵詞:測量
在配分與評分標準中,測量的扣分項極多,如錯誤選取測量工具、測量方法錯誤、尺寸測量不準確、尺寸定位不明確、尺寸不齊全、測量結果填寫有誤,等等。
尺寸測量為何如此重要?在北京市康復輔具技術中心副主任陳利巖看來,如果沒有準確測量,肯定會影響石膏陰型和陽型的制作,適配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據陳利巖分析,參加假肢裝配工、矯形器裝配工競賽的選手本身水平較高,如果在賽場上出現尺寸測量與記錄方面的失誤,極有可能是緊張或時間不足所致。
假肢、矯形器的尺寸測量及檢查記錄,簡單來說,就是先確定需要取型的部位,然后準備好專業測量工具。接著,讓患者保持一定姿勢并放松肌肉,這樣才能得到準確的測量結果,并詳細記錄下來。這些記錄是制作假肢、矯形器的重要依據。
總的來說,假肢、矯形器的尺寸測量及檢查記錄是一個細致而重要的過程,它關系到假肢、矯形器的制作效果和患者的使用體驗。因此,在進行測量和檢查記錄時,要認真、準確,確保每一步都做到位。
04.關鍵詞:對線
在技術工作文件中,對線一詞出現的頻率極高。
什么是對線?所謂對線,對的就是重力線,一條看不見、摸不到的垂直于地面的線。
對線可以確定關節、支撐部件及其他部件相對于接受腔所構成的位置(包括角度)關系,讓假肢或矯形器更貼合、更舒適地裝在身體上,實現更好的功能替代。
以大腿假肢為例,它除了要支撐體重,減少患者穿戴過程中的不適感以外,還要滿足最基本的步行需求。有的人步子大,走得快;有的人步子小,走得慢。使用者步態不一,要走得穩,對線是基礎。
通過對線,從正面看,使用者直立而非左右傾斜;從側面看,使用者直立而非前后傾斜;從上面看,使用者直立而非扭曲。那條看不見、摸不到的垂直于地面的線,始終讓使用者保持重心穩定。
選拔賽中,就有很多選手在對線環節丟分。在陳利巖看來,丟分主要是因為部分選手對自身水平過于自信,對標準執行不嚴格,對線不完整。
對線涉及專業技術和測量。測量的數據是制訂對線方案的基礎。根據測量結果,裝配工會對假肢、矯形器進行特定對線調整和設計,確保康復輔助器具與使用者的身體形狀和角度相匹配。對線完成后,使用者試穿假肢、矯形器,并進行一系列活動測試,以確保假肢、矯形器能夠提供良好的支撐和穩定性,同時不影響正常的肢體運動。
05.關鍵詞:接受腔
在大賽中,從取型到修型都是接受腔的制作過程。這個接受腔,就相當于螺母,起到容納、支撐的作用。
假肢接受腔,通俗地說,就是一個能包裹住使用者殘肢的部件。它就像是一個定制的“外套”,能夠舒適地貼合在殘肢上,不僅讓殘肢有了支撐,還能有效地將力量傳遞到假肢的其他部分。接受腔是假肢重要的組成部件,它直接關系到假肢的使用效果和使用者的生活質量。因此,這個“外套”的設計和制造很有講究,要考慮殘肢的形狀、大小、活動能力等因素,確保它與殘肢之間的配合達到最佳狀態。“殘肢和接受腔,是肉體與硬物之間的磨合,容不得一絲馬虎。”陳利巖告訴記者。
通常,接受腔由裝配工為使用者量身定制,以確保其能完美適配使用者的殘肢。它的材質也是經過精心選擇的,既要保證舒適度和耐用性,又要避免出現殘肢皮膚過敏等問題。
接受腔是如何制作的呢?以大腿假肢為例,通常使用石膏繃帶均勻纏繞在殘肢上取型。石膏繃帶未固化前,使用專業手法對口型進行塑形,待固化后取下模型,這就是石膏陰型。然后,往石膏陰型里灌注石膏漿,待固化后形成陽型。裝配工對石膏陽型進行修型,修飾接受腔口型形狀,以及承重和免壓部位。修型完成后,對石膏陽型進行真空負壓,使用的材料一般是高溫熱塑板材或碳纖樹脂,最終獲得所需的接受腔。
這次大賽要求采用石膏陰型適配大腿假肢,這就需要選手在石膏陰型上進行石膏修型,修飾出接受腔的形狀作為臨時接受腔,與假肢組件相連接。
06.關鍵詞:試穿調試
有些假肢看起來不錯,但使用者穿戴上了,走路不穩定或走不了直線,所以,試穿調試是假肢和矯形器裝配的重要環節。
試穿調試需要由經驗豐富的裝配工進行,使用者需要積極參與試穿和調試過程,及時反饋不適和問題,以便專業人員調整和改進。
在試穿調試環節,裝配工需要進行接受腔適合性、假肢膝關節穩定性、假肢高度、假肢坐位、接受腔懸吊等一系列檢查。檢查完畢后,進行靜態對線調整。所謂靜態對線,就是讓患者穿上假肢試樣,在站立保持靜止的狀態下,對經過工作臺安裝和對線的假肢開展細致調節的過程,包括假肢高度、假肢額狀面、假肢矢狀面調整。
靜態對線后是動態對線。使用者穿上假肢行走,根據懸吊、步態是否合適等,裝配工進行適當調整,包括步態分析、異常步態調整和優化步態調整等。
同理,矯形器裝配工需要對矯形器的適合性、穩定性、長度、對線、坐位、站位、動態等進行一系列檢查。
“試穿調試可以讓假肢、矯正器等精準適配,幫助使用者回歸正常生活。這也是我們工作的意義所在。”陳利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