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25名參賽選手獲得一等獎,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核準后可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100名參賽選手將按規定晉升職業技能等級……5月31日,全國民政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在江蘇省南京市圓滿落下帷幕。
回顧3天賽程,來自32支參賽隊伍的307名參賽選手技展匠心、藝綻古都,充分體現了新時代民政技能人才的活力和風采。堅持開放辦賽、專業辦賽、規范辦賽,這次大賽成為一場高水平的技能比武。萬人次現場觀摩,賽項重要點位前人流如潮,民政同行互相交流、分享技術,提升技能水平。
閉幕式后,大家紛紛駐足,或在舞臺上、或在大賽標志前、或在省份展板前留下珍貴影像,為長時間的辛苦備賽以及3天的緊張比拼畫上句號、開啟新程。
假肢裝配工賽項一等獎獲得者、河南省代表隊參賽選手王浩在會場四處張望,尋找一個身影。當他見到同賽項一等獎的遼寧省代表隊參賽選手袁野后,給了對方一個大大的擁抱,拉著記者給他倆拍合影。“我們很有緣,抽簽后就是賽場左右桌的‘鄰居’,場下也有很多交流,現在一起拿到一等獎,十分開心。”王浩說。他特別感謝大賽為選手們搭建了一個平臺,不同年紀的選手匯聚賽場,靠技能閃光,職業榮譽感和自豪感滿滿。
遺體火化師賽項一等獎獲得者、河北省代表隊參賽選手董蘋進表示,通過這次比賽認識了很多行業精英,學習到了很多經驗,“我將以這次大賽為新的起點,把這些經驗帶到日后的工作中,真正實現以賽促建,為殯葬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關心關愛殯葬職工。”
通過大賽人們發現,哪怕是看起來很普通的技能,想要把它做好、做精、做溫暖也不容易……聚光燈下,技能之美、工匠精神大放光彩。
“民政行業職業技能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這次大賽通過選手的精彩比拼、業內的熱烈討論、媒體的廣泛宣傳,讓人們更好地了解了民政技能,進而認識了其中飽含的人文關懷。”養老護理員賽項專家組組長劉則楊說。
江蘇省代表隊參賽選手孫璇、重慶市代表隊參賽選手葉昕在拿到養老護理員賽項一等獎后,都對自己曾經服務過的老人表達了感謝。“回到崗位后,我將繼續用自己的專業技術和暖心服務,讓更多老人安享晚年。”孫璇說。
獎牌是一種褒獎,更是一種激勵。這份沉甸甸的榮譽充分說明,傾注匠心匠藝、錘煉絕活絕技,再平凡的崗位也有廣闊的舞臺。廣西壯族自治區代表隊領隊、自治區民政廳副廳長蔣海東表示,回去后,要在全區興起學習先進、趕超先進的熱潮,同時制訂一個管長遠的人才培養計劃,建強民政行業職業技能人才隊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代表隊的周志杰是本次大賽所有參賽選手中年齡最小的,雖然沒能拿獎,但他并沒有氣餒——“我還年輕,還有很多提升的空間,接下來要不斷精進自己的技能水平,希望下次比拼時取得好成績。”
矯形器裝配工賽項一等獎獲得者、北京市代表隊參賽選手郭曼婷說,技術提升永無止境。她表示:“我會繼續努力,力爭對接國內甚至世界行業標準,以更高技術服務殘障人士。”
一個人的技術成就個人發展,一代人的技術成就國家發展。當代技能人才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當優秀技能人才能夠站在‘C位’,獲得更多的掌聲榮譽,得到更好的成長,這無疑是一種積極的引導和示范,這種‘金牌效應’所帶來的激勵作用,必將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熱愛民政、奉獻民政,為保障民生、服務社會貢獻自己的才華和智慧。”大賽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周 亮 張 婷 周冉冉 儲慧靜 李 洋 王 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