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偉濤
“今天你去綜合養老服務中心了嗎?”這是廣東省清遠市清新區老年人之間常用的問候語。清新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運營以來,以日常照料、長者飯堂、文化娛樂等一系列綜合性養老服務得到周邊老年人的喜愛。在這里,老年人不但解決了吃飯等日常生活問題,還通過參加各種活動豐富了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來,清遠市不斷加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通過在各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建立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構建起三級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讓養老服務有依托、老人活動有場所,有效提升了居家生活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縣(市、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8家、鎮(街)綜合(居家)養老服務中心66家、村(社區)綜合(居家)養老服務中心233家。
讓老人生活無憂
“這里的養老服務項目多、價格實惠、工作人員專業,還有很多活動,我們都很喜歡。”家住清新區的韋先生提及設立在家門口的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贊不絕口,“我們幾個老伙伴每天都約著到中心玩,下棋、看電視,日子過得很豐富。”
走進清新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780多平方米的空間寬敞明亮,長者飯堂、棋牌室、康復理療室、書畫室和長者運動區域等一應俱全。“養老服務中心是利用空閑辦公場地改建而成的,在2023年投入使用,為居家生活的老年人提供綜合服務。”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徐釗華介紹,根據老年人的實際情況,中心建立起生活照料、助餐配餐、康復護理、醫療保健、文化娛樂、精神慰藉、安全援助、家庭養老床位等15個大項、59個小項的清單式服務。“健康是老年人最關心的事情,中心設置有康復理療室,能提供艾灸、紅外線理療、按摩推拿、康復訓練等專業理療服務,并經常聯合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義診、健康講座、上門巡診,讓老年人在健康和養老問題上更有‘醫’靠。”
“兒子兒媳婦要上班,白天家里就我一個人,買菜做飯很不方便。”以前黃先生經常為一日三餐而發愁,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的長者飯堂開始營業后,他就成為這里的常客。“每餐只需花幾元錢,就能吃到一葷一素一湯的餐食,這可比家里做飯方便多了。”
為守護居家生活老年人的安全,服務中心還大力推進智能化居家設備改造,為老年人家庭安裝感官探測器、床頭一鍵呼叫設備、紅外人體感應探測器等,與服務中心24小時監測系統連接后,使居家生活老年人得到遠程監護。“有一次我剛踩著梯子想拿些東西,社工就通過‘智慧平臺’看到了,在提醒我注意安全的同時,又趕過來給我幫忙。”特困人員梁先生說,自己還佩戴有智能手環,身體一旦出現不適,社工就能第一時間發現并提供幫助。“這種關愛讓我生活得很安心。”
讓老人學有所獲
“我是化妝好看,還是素顏好看?”“化妝顯得年輕,素顏也楚楚動人。”在陽山縣城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這段由74歲的蘇先生和老伴賀女士一起錄制的“歡樂老兩口”短視頻得到眾多老人點贊。
在視頻中,賀女士問:“為什么我吃東西時,你也要來吃一口?”蘇先生幽默地說:“你吃一口,我又吃一口,我們兩個人永遠都是老兩口。”面對老伴“如果有下輩子,你還要娶我嗎”的提問,蘇先生說:“這個問題我上輩子已經回答過了。”幽默風趣的一問一答背后,洋溢著老兩口相濡以沫幾十年的深厚情感。
“老人是在我們服務中心學會拍視頻的,之后經常結合生活自編自拍。”陽山縣妙靈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接了縣城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運營,其負責人陳麗文告訴記者,陽山縣城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總面積1200多平方米,設有慈善超市、服務大廳、多功能活動室、書畫室、日托室、長者飯堂等,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養老服務。
為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消除“數字鴻溝”,服務中心的社工還組建了老人智能手機使用小組,不僅教他們使用手機的基本功能,還指導老年人用手機攝影、制作短視頻,更好地展示自己。“我們組建了老年人短視頻拍攝和制作團隊,目前共制作和發布老年人短視頻50余條、抖音播放量超過6萬次。”陳麗文說,中心還在開展活動時進行視頻直播,為老年人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提升他們的自信。
以“歡樂老兩口”為主題拍攝短視頻的蘇先生退休前是一名教師,經過中心社工的一系列培訓后,他和老伴經常自已編寫內容、拍攝視頻,每次都字斟句酌,全身心投入。視頻發布后得到家人和朋友的點贊,讓他們干勁十足,每天都樂呵呵地尋找著拍攝題材。受他們的影響,中心的其他老人也對拍視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70多歲的蘇女士掌握拍攝技術后,經常記錄并分享孫女的舞蹈瞬間;陳女士也通過日常視頻拍攝分享,將學習成果轉化為生活的樂趣。
陽山縣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以縣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示范培訓點,構建起13個鄉鎮服務中心和N個村(居)服務網絡,實現了養老服務全覆蓋,努力讓老年人由“養老”生活邁向了更加豐富多彩的“享老”生活。
讓老人快樂可感
一大早,72歲的劉先生就和棋友來到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擺好棋盤,棋子落位,兩位老人橫馬跳卒,車攻炮轟,你來我往,難解難分。“我們每天都要殺幾盤,在這里還能看報、鍛煉,人多熱鬧,日子過得很充實。”
目前,連山縣有60歲以上老年人1.74萬人。為給老年人就近養老提供專業化、個性化、便利化的服務,該縣利用閑置場地,建起總面積700多平方米的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設有長者飯堂、棋牌室、康復理療室、評估室、心理咨詢室、書畫室和長者運動區域等10個功能區,以“公建民營,購買服務”的模式,委托專業養老服務機構負責中心的運營,為老年人提供身邊的居家養老服務。
“現在的政策真好,專門給我們老年人建了活動場所,每天還有社工帶著做活動,讓我們在老有所依的同時,還實現了老有所學、老有所樂。”89歲的廖石生每天都會到服務中心“打卡”,對目前的生活,他非常滿意。
清遠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65周歲以上戶籍老人有45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9.9%。為實現老年人幸福頤養的目標,清遠市不斷加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將居家養老服務“嵌入”社區,以點帶面打造以居家為核心、社區為依托、專業化服務為支撐的縣、鎮、村三級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全方位的養老服務需求。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清遠市將把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作為“百千萬工程”的重點事項予以全力推進,對照高質量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建設標準,在各縣(市、區)分別打造1家服務中心,南部地區力爭年底前完成兩個“10”示范帶動目標,即10家高質量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和10家樓盤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并進一步擴大縣鎮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的建設范圍和規模,讓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更加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