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近期,面對暴雨、酷暑等極端天氣,民政部門把服務對象的安危冷暖放在心間,扎實做好預防和應對工作,全力以赴保障服務對象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
暴雨前的及時轉移
近期,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遭遇持續強降雨天氣,部分地區出現嚴重洪澇災害。桂林市各級民政部門、民政服務機構紛紛啟動應急預案,加強應急值守、提前轉移人員,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接到上級部門的通知后,我們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將入住在公寓一層的老人轉移至高層,并加強對老人的生活保障和情緒安撫,確保了所有人員的安全。”桂林市象山區金龍康老年公寓負責人劉美花告訴記者,6月18日,桂林市開始出現持續強降雨天氣,19日中午11時許,老年公寓接到電話通知,要求加強對可能出現洪澇災害的防范。
“當時,正值老人們吃午飯的時間,我們馬上組織工作人員,一方面做好解釋工作,一方面迅速將住在一層的老人往四層轉移。”劉美花介紹,公寓入住老人有80多位,平均年齡超過80歲,大多是失能半失能人員。為保障老人的安全,公寓經常組織安全演練,并向老人宣傳災害防范知識。因此,老人們都非常配合,1小時內全部安全轉移。隨后,工作人員又在公寓門口放上防汛沙包,并儲備了充足的應急食品和飲用水等。
6月20日,連續的降雨使桂林市部分道路出現積水,老人親屬無法來公寓探望。80多歲的董奶奶因腳部不適,原本計劃跟女兒去醫院檢查,但受降雨影響,女兒無法前來。工作人員及時向董奶奶解釋原因,護理人員也對她的腳部情況予以重點關注。為減少入住老人的情緒波動,公寓安排工作人員分頭對老人開展心理調適,確保老人安心生活。
“在所有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公寓除一層部分房間出現積水外,沒有發生任何事故,老人的人身安全和日常生活都得到了保障?!眲⒚阑ㄕf,21日降雨停止后,工作人員全力清除淤泥,進行環境消毒,雖然很辛苦,但看到老人們平平安安,所有人都覺得很欣慰。
記者從桂林市民政局了解到,在此次持續強降雨及上游來水引發的洪澇災害中,全市共有社會救助對象1212戶、1828人受災,9家養老機構出現水淹情況。在當地政府和各級民政部門的提前組織謀劃下,受災人員都得到妥善安置和轉移,未出現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
為應對災情,桂林市民政部門第一時間啟動臨時救助應急預案,共救助1066戶1627人,發放救助資金236.1萬元。
高溫下的街面巡查
6月23日,陜西省西安市的最高氣溫接近40℃,市救助管理站的巡查車裝滿防暑降溫物資按時出發,經過重點區域時,工作人員緊盯窗外,搜尋著流浪乞討人員的身影。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長洪亞朋介紹:“一些流浪乞討人員因為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礙等原因,在高溫天氣下更容易發生危險?!?/p>
在城隍廟附近,工作人員發現一位坐著自制輪椅的殘疾流浪乞討人員。遞給對方一瓶水后,工作人員開始和他攀談,得知其叫陳桐(化名),今年69歲,河南人。工作人員勸導說:“這幾天太熱了,跟我們去站里避避暑吧。如果想回家,我們給你買張票,行不行?”陳桐覺得在西安比回老家好,也不想去救助站,“我和附近的流浪乞討人員都挺熟的,大家也能互相照應,在這里挺好的?!?/p>
多輪勸導無果后,工作人員送給陳桐一個防暑物資袋,里面有方便面、水、扇子、風油精等物品,“袋子里有張救助引導卡,你想來救助站就打電話,我們來接你?!彪S后,工作人員登記了陳桐的信息,同時告知屬地民政部門,持續關注他的動向,確保其人身安全。
巡查車繼續出發,長安路、南大街、騾馬市、北大街……一天下來,工作人員的衣服濕了干、干了濕,汗漬留在制服上的印記好像一幅“地圖”。
6月19日,西安市救助管理站啟動“夏季送清涼”專項救助行動,制訂了高溫應急處置預案,準備了各類防暑物資,還為進站接受救助的人員提供綠豆湯、西瓜等消暑食品,全天候為流浪乞討人員提供高溫避暑、生活救助等服務。同時,對流浪危重病人、精神障礙患者、中暑人員,按照“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則,及時護送至定點醫院予以救治,待康復后再向其提供防暑降溫物品、返鄉車票或護送返鄉等服務。
記者了解到,西安市澄城商會還向市救助管理站捐贈了4500斤西瓜。商會負責人表示:“我們也想為‘夏季送清涼’專項行動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支持。”
危難后的暖心救助
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陽湖鎮柏山社區居民王姚偉想起幾天前的那一幕,依然感到后怕。
6月19日以來,黃山市多地遭遇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侵襲,部分地區發生嚴重洪澇和地質災害。
6月20日,柏山社區發生山體滑坡,泥土、樹枝等雜物堵住了小區通道,社區工作人員迅速抵達現場,聯系挖掘機及運輸車清理通道。
滑坡雜物清理完畢后,小區居民王姚偉返回自家清理院內雨棚。他家房子依山而建,這時,山洪再次爆發,沖毀了他家的圍墻,圍墻倒塌后砸到雨棚,將他壓在雨棚下。社區工作人員發現后,立即與施工人員協力將王姚偉從雨棚下救出,并聯系120送往醫院。
屯溪區民政局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啟動臨時救助綠色通道,為其發放救助金3000元。
“幸虧被及時發現,否則后果不堪設想?!辈〈采系耐跻ジ屑さ貙λ途戎鸬墓ぷ魅藛T說。
黃山市徽州區楊村鄉的周宏偉,兒子與兒媳在外務工。6月20日的水災導致他家房屋受損嚴重,鄉里了解情況后,及時為其發放臨時救助金3040元。
雖然被安置到臨時住所,但周宏偉一直惦記自家的房屋。他說,自己從沒見過這么大的雨,更沒想到房屋損毀這么嚴重。民政工作人員告訴他不用擔心,政府會幫他們重建家園的。
目前,黃山市民政系統充分發動鄉鎮(街道)民政干部、村(居)工作人員等基層力量,持續開展巡查探訪,重點探訪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低保對象、困境兒童、獨居老人等,努力做實做細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工作。
抗洪中的社會力量
6月17日晚11點半,在福建省武平縣執行救援任務的龍巖市曙光救援隊接到求助信息,一輛車被泥土埋壓了20個小時,車內人員生命體征微弱。
抵達現場后,搜救小組先用鐵鍬快速移除泥土,保證空氣流通,隨后對車內人員開展救援,并密切監控現場險情。因擔心使用器械會導致被困人員二次受傷,救援隊員一邊用手刨開泥土,一邊對車內人員大喊:“堅持住啊?!?/p>
經過3個小時的努力,被困人員得救。截至目前,曙光救援隊已累計救援救助、轉移群眾110余人。這也是6月中旬龍巖市遭遇嚴重洪澇災害后,全市社會組織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救災工作的一個縮影。
面對汛情,龍巖市餐飲烹飪協會迅速行動,籌集了16噸愛心物資,包括飲用水、方便面、牛奶等生活物資,以及夏涼被、床墊等救災物資,解了受災群眾的燃眉之急?!拔覀儗⒊掷m關注受災情況,為防汛救災貢獻力量?!笔胁惋嬇腼儏f會負責人說。龍巖市青年企業家協會攜手多家企業籌集物資、捐款捐物,并迅速調動鏟車、挖掘機等參與救援工作,以實際行動支持災區人民。
6月中旬,南平市遭遇連續強降雨,僅住房就倒塌、損壞3343間。面對汛情,市、縣民政部門積極組織各方力量,采購急需的救災物資,并迅速調撥發放。同時,全市各級民政部門和基層民政干部、社工組成入戶小分隊,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留守兒童等進行逐戶走訪,為困難群眾提供幫助。截至目前,南平市累計探訪困難群眾6.5萬人次,轉移安置受災困難群眾8000余人。
夏日里的清涼關懷
連日來,山東省泰安市持續出現高溫晴熱天氣,然而住在泰山區泰安德贍養老服務中心的老人們卻體會到了別樣的關懷。
“天氣這么熱,臥室和活動室都有空調持續送清涼。對于不喜歡吹空調的老人,中心還準備了扇子,并每天為我們量體溫、測血壓,關心我們的健康狀況?!睂τ诠ぷ魅藛T的貼心服務,87歲的張永琴贊不絕口,“你瞧,餐廳每天供應清涼綠豆湯,還有特制的中藥解暑茶,真是細致又周到!”
面對持續的高溫天氣,泰安市民政局及時下發《關于切實做好全市民政系統近期高溫天氣防范應對工作的通知》,在積極做好安全預防、強化隱患排查治理、加強應急值班值守等方面作出安排部署,全力保障養老服務機構安全平穩運行,讓民政服務對象清涼度夏。
高溫天氣,用電負荷增加?!敖衲?月以來,我們對養老服務機構進行了全面排查?!睋┌彩忻裾窒嚓P負責人介紹,此次共檢查50余家單位,重點對電路、空調設備等進行全面排查及檢修、維護,防止因電力負荷過大或高溫干燥天氣等引發安全事故。
同時,泰安市民政局還組織養老服務機構開展防暑宣傳講座,要求各機構對環境、膳食、健康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讓老人們度過一個安全、清涼的夏天。
(本報記者張偉濤、閆潔、孫彥川、周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