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健
我國社會組織在經濟發展、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中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然而,囿于社會組織規模體量以及項目實施地點等因素,一些社會組織優秀公益項目的模式、經驗等,無法廣泛復制及傳播。為此,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為進一步擴大公益項目影響力、發揮社會組織能動作用、服務更廣泛群眾等提供了重要支持。
2023年度中央財政項目聚焦“一老一小”,現對陽光起點項目、“點亮心中的小橘燈”關愛“一老一小”社會工作服務項目以及助老扶幼社會工作服務項目其模式、經驗、特點等進行分析。
陽光起點項目具有以下鮮明特色:一是項目設計的必要性。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是生命全周期服務管理的重要內容,事關嬰幼兒健康成長、影響到千家萬戶。該項目立足農村地區嬰幼兒成長過程中的需求,通過承接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為農村家庭和年輕母親提供專業化的養育指導服務,對兒童的早期成長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二是項目實施的有效性。項目通過入戶“一對一”養育指導、建立早期養育中心以及培訓當地養育指導師等措施,助力解決農村地區嬰幼兒成長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如教育資源不足、看護人缺乏養育知識等,推動農村地區嬰幼兒養育照護事業高質量發展。三是項目發展的持續性。“慧育中心”等陣地建設為項目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平臺。同時,項目還計劃通過短視頻平臺和節假日活動等形式進行宣傳,擴大項目的影響范圍,使更多嬰幼兒和家庭受益。
“點亮心中的小橘燈”關愛“一老一小”社會工作服務項目具有三個鮮明特色:一是品牌化運作與影響力強。項目以“點亮心中的小橘燈”為項目品牌,通過一系列精心策劃的主題活動傳遞社會溫情,承載希望與擔當。這種品牌化運作提升了項目的辨識度和影響力,使之成為當地乃至更廣泛范圍內具有示范性和引領性的公益項目。二是服務內容多元化且針對性強。項目圍繞“一老一小”兩大群體,設計了多元化的服務內容,如陪伴關愛、精神慰藉、社會參與等,充分滿足了不同群體的需求。同時,針對特定問題,如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關系等,項目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干預,取得顯著成效。三是多方合作構筑服務網絡體系。項目在青少年關愛方面建立了“家校社”協同機制,通過多方合作共同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此外,項目通過聯動社區內外的企事業單位、志愿者隊伍等,激發社區活力,搭建優質服務網絡,不僅提升了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同時也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助老扶幼社會工作服務項目具有以下鮮明特色:一是靶向精準,服務能力強。項目緊緊圍繞農村地區的老年人和兒童兩大群體,立足服務對象的實際需求設計系列服務活動,如“村宴”、集體生日活動,提供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務等,這些活動有效緩解了老年人的孤獨感和心理壓力,增強了兒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二是多方聯動,資源鏈接廣。項目團隊積極與當地企業、政府、社會組織、村委會、鄉鎮學校等建立合作關系,不僅增強了項目的執行力,還促進了社區治理和鄉村振興的整體發展。三是完善執行制度,反饋機制全。項目團隊在執行前期廣泛收集服務對象、合作單位、志愿者的服務需求和工作建議,確保了服務內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項目還通過問卷調查和反饋表的方式,及時收集服務對象的反饋意見,為項目的持續優化提供有力支持。
總體而言,上述項目體現出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的積極意義和實踐效果。項目以多元化、針對性強的服務內容滿足了不同群體的需求,并通過多方合作建立服務網絡,促進了社區的活力和凝聚力,為服務“一老一小”群體提供了有益的創新探索和借鑒樣本。當然,這些項目在評估與反饋機制、可持續發展計劃方面還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慈善與社會創新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