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祝 闖
暴雨無情,民政有愛。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河南省鄭州、周口、南陽、平頂山、漯河等地出現暴雨天氣。面對汛情,河南省民政廳及時召開調度會、下發通知、啟動應急預案,對全省民政系統防汛救災工作作出系統安排、周密部署。各地民政部門聞“汛”而動、聞令而行,全力保障民政服務對象生命財產安全。
轉移迅速及時
11:00,出現內澇;11:40,老人轉移到二層;13:30,老人向安置點轉移……
7月18日中午,唐河縣突發暴雨,加之此前連續幾日的強降雨,部分地區出現了內澇。地處上海大道旁的縣中心養老院內,短時間積水達到1.5米深。
“為了確保老人安全,我們安排人員將老人往樓上轉移,并及時向縣民政局匯報。”唐河縣中心養老院負責人方萬群告訴記者,當時水位上漲很快,救援人員和轉移車輛來得也很快。當天21:00,院內老人和工作人員共計254人全部轉移至臨時安置點。
據南陽市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得知唐河縣中心養老院發生內澇,縣民政局馬上向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報告,同時安排車輛協助轉移,河南省民政廳緊急派駐的防汛工作組現場指導并參與了人員轉移工作。
“因為有預案,大家心里有底、比較冷靜,老人情緒也比較穩定。”方萬群告訴記者,目前,積水退去,院內的清淤、消殺工作也已經完成,正在對被淹房間進行整理,檢修水電設備,計劃于7月28日將老人們陸續接回。
及時安全轉移老人的還有周口市淮陽區白樓鎮偉生養老院。
7月16日12:10,淮陽區暴雨如注,偉生養老院內積水很快過膝,水位仍在上漲,院內28位老人生活受到影響。得知消息后,淮陽區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何衛霞迅速趕到現場,與鄉鎮干部一同開展轉移安置工作,協調人員、車輛、機構,將老人全部轉移至區民政事業發展中心。隨后,安排人員在養老院大門區域擺放防汛沙袋,并用抽水機排出院內積水。
“老人的生命安全容不得半點馬虎。”淮陽區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盧讓軍告訴記者,偉生養老院住的多是失能老年人,他們轉移到區民政事業發展中心后,中心全力做好吃、住、生活照護等方面保障,還安排工作人員安撫老人情緒。
7月22日,偉生養老院完成清淤、消殺和整理等工作,經住建部門對房屋安全進行鑒定后,老人們被有序接回。
排險一處不漏
“洗衣房地勢較低,為了防止被淹,我們在門口備好了沙袋……”7月23日,被問及做了哪些防汛準備時,商丘市兒童福利院院長李峰告訴記者,他們在定期巡查的基礎上,又開展了一次防汛安全隱患排查,對所有下水道進行疏通清淤,對地勢低洼、易受水淹的地區進行標記并備好沙袋,安排好院內的值班值守工作。
6月,商丘市兒童福利院組織了一次安全演練,模擬內澇等災害發生時如何疏散、避險。李峰表示:“孩子們的安全最重要,在這方面我們做得再多都不為過。”
在商丘市睢陽區,區民政局成立了38人的防汛應急隊伍,分為5個檢查組對民政服務機構開展安全隱患排查,重點檢查機構的房屋建筑、排水設施、電氣設備、消防設施等方面安全隱患。
在永城市,市民政局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的大屏幕上顯現著各養老機構的實時畫面,每個機構的降雨情況一目了然。工作人員開展24小時線上巡查,發現汛情后立即指導機構做好防汛救災工作。
據商丘市民政局安全生產科科長馬超介紹,7月以來,全市民政服務機構持續開展防汛防災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對臨近或位于水庫、河道、堤壩、低洼易澇區、地質災害隱患點等重點區域的民政服務機構和建筑老舊的機構進行全面排查,對可能出現的積水內澇、物資短缺、地面塌陷、建筑物倒塌、電氣線路和燃氣管網故障等情況周密研判,及時發現并消除安全隱患。
記者了解到,河南省民政廳4月部署做好汛前準備工作,對各地民政部門提出明確要求。在防汛應急響應期間,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制定相關報告模板,要求各地簡化報送程序、優化工作流程,科學、高效地做好防汛工作。
救援爭分奪秒
7月15日,南陽市大雨滂沱,官莊工區官莊鎮龍泉村的田地積水成河,南陽市社區志愿者協會臥龍區神鷹救援隊的隊員駕駛著橙紅色的沖鋒舟,一趟一趟地轉移受困群眾。
“接到應急管理部門的通知后,剛結束集訓的5名隊員家都沒回,就帶上救援裝備趕到了受災地區。”神鷹救援隊隊長胡竣杰告訴記者,搜救受困群眾過程中,隊員們在水淺處只能拉著沖鋒舟前行,在水深、水面較寬處才能開啟馬達。當天下午,神鷹救援隊成功轉移受困群眾45人。
“一二三,起。”7月16日,在社旗縣興隆鎮,平頂山市慈善總會副會長、市志愿者協會會長周俊范站在齊腰深的水中,和救援人員一同抬起倒伏的樹干,將它們挪到一旁。“我們現在分秒必爭,必須盡快轉移受困群眾,打通堵塞、排除積水、減少損失。”周俊范說。
南陽市受災較重,其他地區的救援隊在應急管理部門的指揮下紛紛趕去支援,平頂山市新華區海豚救援隊就是其中之一。
“接到通知后,26名隊員駕駛指揮車、保障車、多功能餐車、救援車,攜帶救援沖鋒舟、水域救援裝備,于7月16日下午到達社旗縣興隆鎮、太和鎮受災嚴重區域,迅速轉移受災群眾。”海豚救援隊隊長孫輝介紹,他們開來的多功能餐車可以制作包子、面條、油條和豆漿等,能滿足1000余人的用餐需求。
巡訪排憂解難
“最近雨水多,盡量別讓孩子出門。”7月15日,臨潁縣瓦店鎮民政社工楊曉麗到大張莊村探訪14歲的困境兒童李花(化名),叮囑她的父母少讓孩子到河邊、坑邊玩耍,注意安全。
李花的父母均身患殘疾,楊曉麗仔細詢問她家近況得知,李花的母親剛生了一場大病,醫療費用較大,家中經濟出現困難。楊曉麗立即把情況上報民政部門,幫助李花家申請了臨時救助。
離開大張莊村后,楊曉麗來到秦莊村,走進15歲的孤兒王琴(化名)家中。楊曉麗囑咐王琴下雨天盡量少出門,去哪里玩要和家人說一聲。
“巡查探訪是民政社工的一項日常工作,汛期我們著重對孩子和家長開展防溺水宣傳。”漯河市民政局兒童福利科工作人員翟文英告訴記者,市民政局暑期以“致全市人民一封信”的形式,呼吁全社會共同關注暴雨天氣下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安全。
記者了解到,河南省民政廳在防汛救災工作中,明確要求各地民政部門強化特殊群體的巡查探訪和關愛保護,做好災害天氣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困境兒童、留守老年人、殘疾人、流浪乞討人員等巡查探訪和避險保護工作,保障特殊群體基本生活。
汛期仍未結束,防汛的弦必須時刻緊繃。河南省各級民政部門正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事事緊抓不放”的執行力,枕戈待旦、全力以赴,確保民政服務機構安全度汛,堅決打贏防汛救災這場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