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姜雪芹 通訊員 秦子凱
目前,山東省威海市農村住戶中,60周歲以上老年人約占80%,獨居老年人約占10%。隨著年齡增長,這些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逐漸減退,居家出現諸多障礙和安全隱患。
近年來,威海市民政局從安全防范、居家照料和健康服務等方面出發,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提升農村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安。
強化安全防范,讓農村老人生活多一份安全和便利
“大叔,您看看扶手裝在這里合適嗎?”在威海市民政局今年開展的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中,榮成市城西街道譚家莊村的獨居老人譚安陣成為受益對象。盡管施工前,工作人員已多次上門查看老人的居住環境、評估老人的身體狀況,并征求老人的意見建議,但實際安裝時,還是再次向老人確認改造的舒適度和安全性。
“以前我去衛生間總是怕滑倒,裝上安全扶手、鋪了防滑墊后,再也不用擔心了!”譚安陣今年75歲,獨自居住十多年,對于改造后的居家環境,他表示非常滿意。
居家“小改造”賦予老年人生活“大安全”。在2023年年底威海市遭遇的那場暴雪中,環翠區羊亭鎮的王奶奶在電話中告訴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雪下得太大了,我和老伴在院子里掃雪時差點滑倒,幸虧及時抓住了墻上安裝的扶手才站穩。”王奶奶說,有了這扶手,不管是夜晚還是雨天,走在院里都有個扶著的地方,方便又安心。
近年來,威海市民政局以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為抓手,創新方式方法,讓農村獨居老人的生活少一些“磕磕絆絆”,多一份安全和便利。
威海市民政局還進一步完善綜合監管制度,聚焦老人財產安全、出行安全等問題,聯合有關部門,加大對農村非法集資風險宣傳力度和對老年產品及保健品質量監管力度,切實增強老年人的法治意識和防詐騙能力;協助有關部門落實“四好農村路”提質增效專項行動,開展重要或三級以上村道安保工程,集中整治臨水臨崖、急彎陡坡、穿村等重點路段,加裝護欄、減速帶、警示標識等。據統計,今年以來,威海全市在建重要或三級以上村道安保工程71公里,保障農村老年人出行安全。
優化居家服務,為困難老人提供24大類200多項服務
受經濟條件和收入水平限制,不少農村老年人吃飯湊合、生病扛著。為提升農村老年人生活質量,威海市民政局優化養老服務資金投向,重點向農村養老、失能老年人照護等方面傾斜,建設區域性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落實完善困難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料和低收費集中托養服務、農村留守老年人定期幫扶、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等基本養老服務制度,推廣互助養老模式,為農村困難老年人提供助餐送餐、關愛幫扶等24大類200多項服務。
中午11點剛過,家住文登區環山街道興隆社區的劉其滋老人就收到社區食堂工作人員送來的飯菜。她和老伴年紀大了,做起飯來比較困難。2023年10月,劉其滋聯系上社區食堂,每天上門送餐,解決了做飯的大難題。他們感動得無以言表,拉著送餐人員的手說:“請轉達我們的感謝!”
家住乳山市灣頭村的高永全老人很感激對留守老人的定期探訪服務。高永全今年84歲,患有糖尿病、腦血栓等多種疾病。由于子女長期在外地工作,村里將他納入特殊困難老年人名單,由村網格員定期上門探訪。一次,網格員來到他家發現,老人糖尿病癥狀嚴重,躺在床上起身困難,就迅速通知了他的簽約家庭醫生上門,為其進行基礎診治后,又轉介大醫院進行治療。
針對農村留守老人多的情況,威海市民政局進一步完善6012349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對全市農村留守老年人信息定期更新維護,主動開展電話關愛;同時,統籌轄區網格員、民政協理員、養老機構、社會組織等力量,按比例設置養老服務專員,協助開展調查統計、定期走訪、關愛幫扶等工作。
加強健康管理,分級分類解決農村老人助急助醫難題
助急、助醫等服務是農村養老服務的短板和弱項。日前,民政部聯合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農業農村部等部門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農村養老服務的指導意見》要求,廣泛開展代買代辦、尋醫送藥、探訪關愛、學習交流等互助幫扶活動;支持醫療機構執業醫師、鄉村醫生到村級鄰里互助點、農村幸福院、老年人家庭巡診,上門提供健康監測、醫療護理、康復指導等服務。
威海市積極完善醫養結合服務、醫療救急服務,持續做好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每年為農村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服務評估、身體檢查、輔助檢查等健康管理服務,將健康生活方式和自救知識宣傳納入農村老年人健康宣教重點,并根據老年人健康狀況,分級分類提供差異化服務,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出診服務。
為提高農村醫療急救站點覆蓋密度,威海市級財政投入144萬元專項資金對農村急救站進行獎補,保證服務半徑在10—20公里內,響應時間一般不超過半小時。2023年度,威海市22處農村急救站共執行院前醫療急救2.8萬余次,3分鐘出車率達96.3%。
在此基礎上,威海市民政局著力完善老年人緊急救助服務,依托智慧養老平臺強化24小時應急響應機制。威海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對全市老年人進行全面信息采集,完整錄入平臺系統中,當老人突發緊急情況,可通過終端話機或智能報警設備實現一鍵呼救。
家住乳山市諸往鎮冷格莊村的張阿姨表示,這一舉措為偏遠農村老年人緊急救助節省了寶貴時間。今年2月27日晚8時許,張阿姨突感胸悶、呼吸困難,便摁響了威海市家床急救設備報警功能,6012349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的工作人員接線后,根據平臺信息了解到張阿姨有基礎疾病、長期臥床,隨即核實張阿姨的位置,并與張阿姨的親屬及120展開三方通話,向120救護人員詳細描述張阿姨的發病情況和具體位置。10分鐘后120救護車抵達,順利將張阿姨送到醫院救治。
完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提高養老服務質量,威海市民政局以切實舉措解決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和資源配置不足,努力讓農村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安的期盼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