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秦巴山里的農村養老實踐

時間:2024-08-07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閆   潔

陜西省安康市地處秦巴山區,三山夾兩川的地貌,導致不同區域的人在語言、飲食、生活習慣上有較大差異。由于人員居住分散,當地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大多規模小、功能弱。同時,作為勞務輸出大市,當地農村留守老人數量較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提升農村養老服務質量,安康市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吸納富余勞動力

開展探訪關愛服務

7月10日,陰雨綿綿。家住平利縣長安鎮中原村的康紀敏騎著電瓶車,不一會兒就來到屈維海老人家中,碰巧老人的侄子在陪他看電視。康紀敏仔細詢問老人的近況,叮囑雨天不要出門,有事就給他打電話。

“屈維海是獨居老人,日常生活由侄子照顧。這段時間總下雨,我得多過來看看。”從屈維海家出來,康紀敏又來到杜余國老人家中,一進屋就看到很多竹編物品,老人閑暇時經常編一些簸箕和采茶用的小簍拿到集市賣。看到康紀敏來了,杜余國和老伴都很高興,聊天時,康紀敏再三叮囑老兩口注意安全。

2023年,平利縣民政局在廣佛、八仙、長安3個鎮試點推行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機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依托各鎮的鄉村建設服務公司,組建起探訪關愛服務隊。今年40多歲的康紀敏就是長安鎮21名探訪關愛服務隊員之一,服務中原村40位特殊困難老人。

“我以前在南方打工,為了照顧老人和小孩回到老家。探訪服務的時間安排比較靈活,還有收入,很適合我。”康紀敏介紹,每位老人每月探訪不少于2次,探訪服務包括生活照顧、心理支持、安全宣教等。“我們這里居住比較分散,到最遠的一位老人家要10公里。”

“老人有的讓我去衛生室幫忙拿藥,有的讓我幫忙采購米面油,有的讓我帶著去理發,干得最多的就是陪老人聊天。”康紀敏感慨地說:“現在,政策保障到位,老人不缺吃穿,就是兒女不在身邊,比較孤單。此外,獨居老人容易上當受騙,我要不斷提醒他們加強防范。”

平利縣民政局局長吳鐵介紹,全縣目前有1876名獨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殘等特殊困難老人,不同程度存在沒人陪護、就醫困難和缺乏安全防范保障等問題。為此,縣里制訂了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的實施方案,明確16項服務清單,基本覆蓋了困難老人的需求。

“目前,試點的3個鎮已有700多名老人受益。同時,通過吸納富余勞動力加入探訪關愛服務隊,還幫助當地群眾實現就近就業增收。”吳鐵說,縣民政局將進一步完善監督考核機制,助推服務質量升級,持續提升特殊困難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開辦愛心餐廳

鄰里互助解難題

經過十幾分鐘的盤山路,記者來到一處相對平坦的小場地,漢濱區關廟鎮文化村六組和七組的愛心餐廳就設在這里。當天的晚餐是油餅拌湯,吃過飯的老人們,三三兩兩地圍坐在大棚下打牌、聊天。

“別看我們這里設施簡陋,但真正解決了兩個村民小組20多位老人的吃飯問題。”今年76歲的退休干部李輝智是愛心餐廳的發起人,2022年,在安康市康樂養老服務中心和招商局慈善基金會的支持下,愛心餐廳得以開辦。

“我負責管理,李輝龍管錢,還聘請了一位廚師,其他人都是志愿者,一天管兩頓飯。我們嚴把食品安全關,讓老人吃得安心,讓家屬放心。”李輝智自豪地說,“兩個村民小組70歲以上的老人有30人,在這里吃飯的就有20多人,大家常夸這個餐廳辦得好,其他組都羨慕我們。”

“在愛心餐廳吃飯的老人每月要交100元飯費。”李輝智說,村里人對愛心餐廳都很支持,在外務工的年輕人回來,有的到餐廳幫忙,有的給餐廳捐款,餐廳門口貼著捐款明細表,從100元到上萬元不等。

“餐廳還是老人們的活動中心,大家聚在一起有說有笑,精神頭都不一樣了。現在,餐廳還有了抖音賬號,在外務工的子女可以通過視頻看到老人的狀況。”在李輝智看來,餐廳不僅方便了老人吃飯和交流,還促進了互幫互助,“住在餐廳對面的唐章英,今年80多歲了,前段時間生病,在兒子回來前都是大家幫忙照顧。哪天要是沒來吃飯,就會有人去她家里看看。”

“第一次來愛心餐廳是在冬天,老人們圍坐在火爐旁吃飯、聊天,當時的情景讓我印象深刻。”漢濱區民政局副局長任成杰表示,文化村的愛心餐廳發揮“近鄰”和“熟人”優勢,讓老人不出村就能解決助餐問題,同時還推進老有所養和老有所為相結合,增強了養老服務發展的內生動力。接下來,區民政局將聯合相關單位,補齊愛心餐廳的硬件短板,提升服務能力,給老年人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結合實際辦出特色

提升敬老院服務水平

旬陽市蜀河鎮區域敬老院是2014年開始運營的鄉鎮敬老院,位于秦頭楚尾的蜀河古鎮,依秦嶺巴山、傍漢江蜀水,風景秀美。敬老院住了122位特困老人,84歲的張尤健和75歲的老伴陶永霞就是其中兩位,他們說:“院里種了菜,還養了雞和豬,我們經常跟著大家一起勞動,在這里住著精神頭足。”

因為下雨,老人有的在活動室看電視,有的在房間里休息。11點30分,午餐開始。“今天是四菜一湯,每周有一天是六菜一湯。”餐廳工作人員李先芳介紹:“院里大部分是失能半失能老人,抓握能力較弱,我們把菜先分到碗里,方便老人用餐。”

記者在敬老院發現,以人為本的細節體現在每一個細微之處。每桌8個人,餐桌上貼有號碼和老人的名字,方便老人就座;餐具不用餐盤,因為太淺,老人用起來不方便;用不銹鋼大碗,因為當地老人喜歡吃面食……“我們堅持‘尊重、關愛、奉獻’的服務理念,努力給老人提供家一樣的生活環境、親情化的照料服務、有質量的晚年生活。”馬境說。

蜀河鎮區域敬老院是旬陽市提升養老機構服務的一個縮影。據旬陽市民政局副局長劉明介紹,市民政局支持鼓勵各養老服務機構大膽探索、創新工作,推出了一批特色養老服務:中心敬老院根據特困老人健康狀況,推行老年人營養餐服務;呂河鎮區域敬老院以“三化建設、三心服務、三制關愛”為載體,探索精細化管理服務新路徑;雙河鎮區域敬老院在營造孝親敬老文化、提供親情化服務方面形成行之有效的經驗,榮獲全國“敬老文明號”稱號。

今年5月,民政部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發展農村養老服務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創新農村養老服務發展體制機制,增強農村養老服務發展內生動力,發揮“近鄰”和“熟人”優勢,推進老有所養和老有所為相結合,圍繞老年人周邊建設施、促服務,力爭不出村、不離鄉解決農村養老問題。安康市民政局局長燕衛東表示,安康市民政局將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推進發展農村養老服務,通過吸納和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鏈接社會公益資源,努力在基層打造一些“小而全”的嵌入式單元,補齊農村養老的短板。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