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晶晶
時下雖已立秋,但距離伏天結束仍有十余天的時間,一些地區高溫依舊肆虐。如何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和臨時遇困人員平安度夏,仍然考驗著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的毅力和智慧。技術賦能提高救助質效,發動力量延伸救助觸角。連日來,各地扎實開展“夏季送清涼”專項救助行動,及時發現、勸導流浪乞討人員入站受助、進站避暑,留下了諸多鏡頭。
通過“數智駕駛艙”實時查看重點點位人員狀況,隨時發現救助對象
近日,高溫持續侵襲浙江省杭州市,最高氣溫連續突破40攝氏度。在杭州市救助管理站值班室內,當日值班組長孟醒通過“數智駕駛艙”查看人員聚集點位的實時畫面,突然在一個地鐵口發現了“老熟人”李某的身影。孟醒立即將信息提供給正在巡查的副站長劉偉英。劉偉英立即帶人前往李某露宿處,勸導其接受救助。
李某今年60歲,無家人、無固定居所,長期在外流浪。杭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在一次巡查中發現李某,將其基本情況錄入動態信息庫。每次遇見李某,工作人員都會耐心勸導其返鄉,奈何李某都以“無家可歸”為由拒絕,工作人員只能為其留下防暑降溫物資和救助引導卡。
考慮到近日天氣炎熱,長期滯留戶外將給李某健康帶來威脅,劉偉英立即聯系屬地民政部門和村委會,協商李某返鄉后的基本生活保障事宜,從源頭上幫他解決生活上的后顧之憂。得知當地已為自己安排住處,李某當即表示愿意返鄉,并第一次對工作人員表達了感謝。目前他已安全返鄉,開始了新生活。
通過“數智駕駛艙”,實時發現流浪乞討人員線索;憑借長期滯留杭城流浪乞討人員動態信息庫,為服務對象精準畫像,協同流出地政府部門及家屬做好源頭預防、回歸穩固;依托“110”社會聯動平臺,協調各城區公安、城管、救助小分隊等相關部門聯動處置……在“夏季送清涼”專項救助行動中,杭州市救助管理站通過技術賦能,打造“一線巡查—常態管理—聯動響應—高效處置—防范回流”的閉環管理機制,確保救助對象早發現、早救助,返鄉回得去、留得下。
救助服務引導點和臨時救助服務咨詢點形成“30分鐘救助圈”
近日,陜西省渭南市酷熱難耐,市民紛紛選擇清涼處避暑。從外地來渭南找工作的喬某,因錢包和手機不慎丟失,一天沒吃東西,遂來到渭南火車站救助服務引導點求助。
了解情況后,該救助服務引導點負責人睢朝杰向喬某詳細介紹救助管理政策,并及時聯系渭南市救助管理站。
渭南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管理科科長王渭峰得到信息后,帶著街面巡查小分隊,15分鐘后趕到了現場。
“來到渭南4天了,找不到工作,加上錢包和手機也丟了,只能露宿街頭。”面對工作人員的詢問,喬某沮喪地說道。
在王渭峰和同事的耐心勸導下,喬某同意入站接受救助。雖然工作暫時還沒有著落,但在炎熱的天氣里,喬某有了吃飯、避暑、洗澡、睡覺的地方。
除了在渭南市火車站、客車站設立救助服務引導點外,渭南市救助管理站還在63家福彩銷售站設置了臨時救助服務咨詢點,為流浪乞討人員和臨時遇困人員宣傳救助管理政策,提供救助服務,形成城區“30分鐘救助圈”。同時,渭南市救助管理站在中心城區主干道、商業街設置救助熱線電話咨詢宣傳牌366個,在高德、百度、微信等平臺上設置了定位和救助熱線電話,方便流浪乞討人員和臨時遇困人員求助。
借助今日頭條、渭南日報等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向社會公布救助管理站地址和救助電話,引導熱心市民參與其中;重點向環衛工人、出租車司機、外賣小哥、公交車司機、保安等人員發放宣傳材料和清涼包,引導他們在街面看到露宿及疑似流浪乞討人員時,及時撥打報警電話或救助熱線電話……自6月19日啟動“夏季送清涼”專項救助行動以來,渭南市救助管理站積極發動各方力量,延伸救助觸角,方便流浪乞討人員和臨時遇困人員求助,切實保障他們平安度夏。
為流浪乞討人員和臨時遇困人員打造溫馨家園,送去絲絲清涼
連日來,安徽省滁州市黃色、橙色高溫預警不斷。
嚴格落實24小時接待服務制度,暢通24小時求助熱線;確保站內救助區域環境衛生整潔,嚴格消毒……針對連日來的高溫天氣,滁州市救助管理站在“夏季送清涼”專項救助行動中,強化安全意識,確保在站流浪乞討人員和臨時遇困人員享受溫馨服務,平安度夏。
據了解,入夏以來,滁州市救助管理站始終緊繃安全弦,強化安全管理工作。針對風險隱患點,重點圍繞消防安全、食品衛生安全、建筑物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隱患開展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建立管理臺賬,逐一對賬銷號;考慮到夏季是消防、防汛的關鍵節點,邀請消防專家現場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培訓,組織防汛和緊急撤離應急演練,加強全站干部職工防災避險和應急救援常識學習宣傳,提高自救互救能力;針對入站求助對象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態,為每名入住人員建立“健康檔案”,做好飲食保障,加強心理調節,引入專業社會工作力量為服務對象提供心理疏導服務,緩解焦慮。
“面對持續的高溫酷暑天氣,市救助管理站將秉持‘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工作理念,持續加大主動巡查力度、細化救助管理服務,為流浪乞討人員和臨時遇困人員打造溫馨家園,送去絲絲清涼。”滁州市救助管理站站長黃衛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