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祝 闖) 日前,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加強和改進“一老一幼”服務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15分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圈”和“城市15分鐘嬰幼兒服務圈”,到2029年養老托育服務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
《方案》明確,要推動公辦養老機構提質增效,適度擴大公辦養老機構保障范圍;改造提升一批鄉鎮敬老院,因地制宜建設特困人員集中供養中心。要培育壯大民辦養老機構,完善民辦養老機構引導支持政策;鼓勵區(縣)整合社區公共服務設施、閑置國有房屋,用于建設養老機構設施;鼓勵社會資本發展品質化養老機構。要促進醫養康養一體化融合發展,支持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建立預約就診和老年人術后康復雙向轉診通道;探索發展旅居養老、建設康養小區等康養產業新業態。要推動建設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設施,支持社會力量盤活存量資源興辦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推動國有閑置資源提升改造為養老場所,支持物業服務企業因地制宜開設社區養老服務點。要積極發展老年助餐服務,支持盤活閑置存量資源、利用現有餐飲設施等建設老年食堂,積極構建覆蓋城鄉、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務網絡。要推動社區助浴點、流動助浴車等發展,支持各區(縣)為特殊困難老年人購買助浴服務。要做好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集中照護服務,對分散供養特困老年人及獨居、空巢、留守等困難老年人實行定期探訪關愛。
《方案》要求,要加強對“一老一幼”工作的統籌協調,建立完善工作機制,形成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協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將“一老一幼”服務納入數字重慶建設規劃,推進“一老一幼”服務機構基本信息及電子地圖、機構備案等數字化、智能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