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上海推動行業協會商會助力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

時間:2024-09-04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上海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蔣   蕊

近年來,上海市民政局聚焦建設上海市國際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科技創新中心“五個中心”重要使命,以黨建為引領、以自律為抓手、以作用發揮為牽引,筑牢行業協會商會服務高質量發展根基,全面助力上海加快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截至目前,上海市共有行業協會商會近1300家,擁有單位會員約21.32萬個、個人會員約9.11萬人,從業人員9000多人。

加強黨建引領,落實“六同步”

筑牢思想根基

上海市民政局持續加強行業協會商會黨建引領,通過提升黨的建設質量和水平,確保行業協會商會發展方向。

堅定講政治。上海市民政局將政治要求作為行業協會商會日常管理的核心,每年年檢時將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的黨建信息與市委組織部黨建信息進行比對核實,確保行業協會商會黨建信息及時、準確,壓實“兩個覆蓋”。

堅守嚴管理。2020年,上海市民政局制定出臺《上海市社會團體換屆選舉工作指引》,把黨建工作融入行業協會商會換屆選舉工作中,要求社會團體換屆籌備領導小組要有黨組織代表,脫鉤后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候選人應報黨建歸口管理單位黨組織審核把關;在信訪舉報、執法處理、財務專項檢查或專項行動中發現問題,及時聯系黨建歸口管理單位黨組織和所在黨支部,聯合約談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

堅持強引導。上海市民政局引導行業協會商會將辦會宗旨與黨中央決策部署、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相結合。上海市30余家行業協會商會主動參與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其中,上海市焊接行業協會、上海新滬商聯合會等10家社會團體與云南、青海、甘肅等7個省份的18個縣(區、旗)結對,幫扶項目涉及非遺助殘、特產消費幫扶、醫院康復中心建設、養老院智慧助老等,共投入資金425萬元。

加強自律管理,明確“四規范”

筑牢治理根基

上海市民政局通過制度建設、程序設計、專項審計、行為糾正等方式,促進行業協會商會形成自我約束、自我規范的內部治理機制。

規范制度建設,推動治理法治化。上海市民政局制定出臺《上海市促進行業協會發展規定》《上海市社會團體年度檢查辦法(試行)》,確保行業協會商會依法依規開展活動。2023年10月,市民政局出臺《上海市社會組織重大事項報告辦法(試行)》,明確社會組織涉及召開重要會議、開展涉外活動、舉辦重要活動、發生重大變化、其他重大事項等五類情形時,需要在上海社會組織公共服務平臺上填寫《社會組織重大事項報告表》,主動向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行業管理部門)報告。2024年4月,又推動出臺《關于推進上海社會組織協商工作的意見(試行)》,要求發揮行業協會商會在立法修法、公共事務決策中的建言獻策作用。

規范換屆程序,推動治理精準化。上海市民政局修訂出臺《上海市社會團體換屆選舉工作指引》《行業協會章程示范文本》《異地商會章程示范文本》,對于社會組織換屆籌備、換屆選舉、登記備案、延期換屆和屆中調整都作出具體規定,提高社會組織依法自治水平。特別是針對少數直接登記或已脫鉤的行業協會商會不能正常換屆的情況,指定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組建換屆籌備領導小組,幫助完成改組換屆。

規范專項審計,推動治理專業化。上海市民政局制定出臺《上海市社會團體財務抽查工作指標指引》,定期聘請第三方審計機構對行業協會商會內部治理、財務收支、財政資金、合同管理等方面開展抽查。同時,將財務抽查結果與年度檢查結論、部門監管掛鉤,加強與行業管理部門的信息聯動共享,構建預警聯動的監管體系。對于存在財務管理問題且符合移送規定的社會團體,依據《上海市民政局關于社會團體日常監管與行政處罰工作銜接規定(試行)》規定,將其移送至民政執法部門調查,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規范收費行為,推動治理效能化。自2021年起,上海市民政局聯合市市場監管局、市發改委等部門出臺《進一步規范本市行業協會商會收費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文件,每年持續組織開展行業協會商會亂收費專項清理整治工作。據統計,2023年以來,全市有275家行業協會商會主動減免和降低收費,減輕企業負擔約1.11億元,惠及企業1.23萬家。

加強作用發揮,實現“五聯動”

筑牢共治根基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上海市民政局會同有關政府部門在標準制定、產業集群、能力提升、品牌創建等方面下功夫,激發行業協會商會創造活力,推動其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有所作為。

部門聯動。2019年12月,會同市市場監管局出臺《上海市實施〈團體標準管理規定〉辦法》,鼓勵社會團體積極開展團體標準宣貫和制定工作。在此基礎上,每年開展團體標準典型案例征集活動,評選出“上海市團體標準典型案例十佳案例”,解決行業“卡脖子”的技術難題。截至目前,全市320家社會團體共制定團體標準2883個,成為“上海標準”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

產業聯動。會同行業管理部門共同指導行業協會商會助力上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據統計,2023年以來,行業協會商會推動建立行業領域產業集群474個,幫助招商引資落地項目5880個,達成意向金額1387億元。如上海市生物醫藥行業協會等機構編制《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協同發展行動方案》等,為上海高端制造業開辟新賽道,增加產業集聚效應。

監管聯動。建立部門協同、市區聯動執法機制,加大對上海市行業協會商會收費情況抽查檢查力度,全力防范化解社會組織領域重大風險。2023年,上海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加強集成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提出“持續規范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行為,為市場主體減輕負擔”。上海市民政局擴大多部門聯合監管范圍和頻次,推動監管信息共享互認,2023年通過“雙隨機、一公開”對全市93家行業協會商會進行實地抽查,查處其中1家存在依托行政委托事項亂收費問題。

區域聯動。為落實滬蘇浙皖民政廳(局)簽署的《共同推動長三角地區社會組織協同發展合作框架意向書》,2023年11月,上海市民政局推動上海醫藥、人工智能、電力、軟件、汽車、通信制造、信息安全等10家行業協會與江蘇、浙江、安徽相關行業協會建立協同聯動機制,為長三角產業協同高質量發展賦能。四地商會還通過招商引資、項目對接、經貿展會等方式促進區域技術、產品和服務的交流與合作。

企業聯動。持續強化行業自律功能,引導行業協會商會公示收費標準、制定誠信公約、助企紓困解難,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目前,全市已有500余家行業協會商會在“信用中國”平臺公示會費標準,自覺接受社會監督。此外,市民政局還聯合市委統戰部等搭建“政會銀企”四方合作機制,引導行業協會商會為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2023年,共舉辦行業協會商會與銀行對接活動1361場次。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