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國福利彩票誕生以來,廣大福彩人長年在基層一線,為籌集福彩公益金促進社會公益事業發展奮勇拼搏,砥礪前行。圍繞基層福彩人愛崗敬業、創新開拓、誠實守信、熱心公益的優秀品質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中國福利彩票發行管理中心日前從全國福彩系統中遴選了一批典型。即日起,本報將陸續刊發“我是福彩人”系列報道,以期展示福彩人積極投身福彩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火熱實踐,激發他們進一步干事創業熱情,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福彩力量。
黑龍江省大慶市福彩中心主任宋曉峰
為福彩高質量發展搭好臺
本報記者 張晶晶
游戲結構深度調整,就職不久趕上疫情,從社區工作跨入福彩領域,黑龍江省大慶市福彩中心主任宋曉峰感到壓力山大。
“不能繞著問題走,要迎著問題上。”宋曉峰深入一線福彩銷售站點,邊走邊聽邊思索,一個“中心搭臺、站點唱戲”的思路在他的心中逐漸清晰。那就是市福彩中心把管理重心和服務重心下移,為銷售站點配置更豐富的資源、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大慶,被稱為百湖之城。各個湖岸廣場是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2020年,瞄準湖岸流量,并借勢全省扶持“地攤經濟”發展的政策舉措,宋曉峰帶領同事組織開展以“流動的福彩即開 永恒的公益愛心”為主題的湖岸廣場營銷活動。這一活動延續至今,成為具有大慶特色的福彩營銷活動。
“規范有序是特色的前提。”宋曉峰告訴記者,他抽出時間,走遍全市湖岸廣場,尋求相關部門支持,制定了定攤、定人、定點、定時和統一著裝、統一場景、統一調度、統一監管的“四定四統一”標準化運營管理模式。他還帶著同事到各個攤位,對營銷話術、游戲規則等予以指導,提振各攤點業主的信心。
近年來,“增進民生福祉 建設幸福龍江”福利彩票義賣、“好運在龍江·福彩公益行”走進大慶啤酒節、福彩義賣等活動陸續走進湖岸廣場,激發了站點業主戶外銷售的熱情。
從最初的不好意思參加、沒有必要參加到后來的踴躍報名,積極到農貿集市、夜市等場所銷售福利彩票……在“流動的福彩即開 永恒的公益愛心”主題營銷活動帶動下,23069635號福彩銷售站業主于爽主動營銷意識越來越強,還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23069616號福彩銷售站業主黃慶紅也取得了很好的收益。這得益于“大慶福彩學院”的賦能。
認識到一線銷售人員需要長期、系統的賦能,宋曉峰帶著同事整合政府有關部門、高校、企業以及全市福彩行業銷售精英等資源,成立了“大慶福彩學院”,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全市福彩銷售人員送去法規、營銷等知識和經驗。就在這個平臺上,黃慶紅結識了銷售精英、23069144號福彩銷售站業主相永昌,并結成了幫扶對子。在相永昌的傾囊相授下,黃慶紅站點的銷量大福提升,黃慶紅自己也成長為一名講師,到多地授課,分享經驗。
福彩銷售工作是一個不斷學習和實踐的過程。2020年,宋曉峰提出承辦省福彩中心“福彩大家樂之彩落誰家”系列即開票直播營銷活動的建議。
在只有一周時間準備的條件下,宋曉峰帶著同事制定出“活動指揮部—分塊工作組—分片統籌區—一線投注點”四級聯動機制。活動開始,全市201家福彩銷售站聯動,近3000名熱心購彩者齊聚現場刮獎,廣大購彩者通過云直播的形式見證“好運來”刮刮樂獎組20萬元大獎的誕生。
“這次營銷活動,讓大慶福彩看到了一條客群、產品、渠道、營銷宣傳相互支撐配合、協調發展的新路徑。”宋曉峰告訴記者,市福彩中心借助此次營銷活動余熱,先后策劃開展了“好運在龍江 福彩公益行”暨“‘星座’全民體驗 圓夢助學”專場活動、“團隊‘芯’動力 協作展風采——大慶市福彩中心即開票區塊銷售擂臺賽”等主題聯銷活動,提升福彩即開票市場熱度,為站點提升銷量拓展渠道。
截至今年8月末,全市福彩電腦票銷量同比增長11.4%,即開票銷量同比增長59.44%。面對取得的成績,宋曉峰表示,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推進大慶福彩更好更快發展。
天津市濱海新區福彩銷售站業主曹仁杰
一次選擇改變了他的一生
本報記者 姜雪芹
福利彩票“助力共同富裕·共創美好生活”公益征文活動評選結果近日揭曉,天津市濱海新區12117008號福彩銷售站業主曹仁杰撰寫的《福彩讓我端上了共同富裕的“金飯碗”》獲得三等獎。收到獲獎通知的他,欣喜地向記者講述了與福利彩票相伴相隨37年的歷程。
曹仁杰幼時患上小兒麻痹癥,長期治療不愈,留下了終身殘疾。1980年,完成高中學業的他,因身體原因止步求學路,轉而多方尋找工作。直到1984年,曹仁杰才在當時塘沽區民政局所屬的福利企業找到一份工作,有了謀生的平臺。可是好景不長,曹仁杰因所在企業廠區拆遷而下崗。“從失學到失業,二次磨難對我的打擊之深是難以言喻的。”曹仁杰對記者說。
就在曹仁杰人生至暗時刻,中國福利彩票誕生,時稱中國社會有獎募捐券。曹仁杰開始了解這個新生事物,并被招募參與大獎組銷售。隨著接觸時間越來越長,曹仁杰對福利彩票的發行宗旨和公益屬性有了深入了解,對其發展前景也非常看好。2000年,曹仁杰申請到代銷資格,在塘沽老彎道附近開了一家福彩銷售站,成為天津市第一批電腦福利彩票銷售員。
“做福利彩票銷售需要從早到晚撲在店里,重復打票、解答來往顧客的疑問,顧不上家里的老人、孩子,也沒空參加朋友的聚會。”曹仁杰說,在別人看來很枯燥的事,自己卻覺得很有意思、做得很起勁:“因為每天的開獎號碼都在變化,每天都有幸運兒產生,也都有人因福彩關愛而改變境遇。”
曹仁杰介紹,2007年開始經營12117008號福彩銷售站,率先做起了專營店,室內以開獎號碼分布圖、游戲玩法介紹、公益海報等作背景墻,醒目易懂;室外設計牌匾、燈箱,讓人遠遠就能看到。同時,他承諾,自己的站點小額獎金通兌,大額獎金免費出車陪著去發行機構兌,他的手機24小時不關機,隨時接受咨詢。對于站點周邊的打工人員,他和愛人極盡關照,把需要歇腳的請進店,為渴了的人端上熱水,衣服開線裂口的幫忙縫補……漸漸地,他的站點在當地作出了名聲,許多購彩者都奔著他而來。
曹仁杰表示,經營福彩銷售站點的這些年,自己把購彩者當知己、當朋友,與他們一起享受購彩的快樂,一起感受福彩的責任擔當和公益大愛。站點從來沒有因為自家的事關門歇業,甚至孩子結婚也是找朋友幫忙看了一天店。他覺得,購彩者大老遠奔著自己的站點來了,不能讓他們失落而回。
37年間,曹仁杰像一頭老黃牛,在福彩銷售領域兢兢業業開拓著,他的站點連續多年獲得天津福彩“銷售進步獎”“銷售明星獎”“十佳優秀站點”等榮譽,他本人也榮獲“業務技能大比武優秀獎”等多次表彰。
銷售福彩之余,曹仁杰還身體力行地踐行公益,做起志愿服務工作,被評為“天津市優秀志愿者”。
“是福利彩票給了我和健全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機會,是福利彩票讓我住上新房、開上車,過上了好日子,只要有精力,我就會一直做下去。”如今,61歲的曹仁杰對福彩的熱愛始終如一,他說:“我還可以在福彩銷售領域再奮斗5年、10年,甚至更久。”
湖北福彩隨州管理站市場管理員彭四明
共同成長 相互成就
本報記者 楊景瑩
對于彭四明來說,與福彩攜手走過的20多年,是共同成長的美好時光,更是相互成就的難忘歲月。
2000年,30歲的彭四明從金融轉行福彩,任湖北福彩隨州管理站市場管理員。為勝任這個新角色,他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養,以服務好站點和購彩者。
2000年是電腦型福利彩票在湖北省上市的第一年。“社會認知度低、銷售員不熟悉玩法、銷量上不去。”彭四明苦笑著對記者說,市場初創階段的種種困難他都趕上了。
銷量從哪里來?彭四明深知,站點是關鍵。指導銷售員終端機操作方法和游戲玩法,為站點張貼宣傳海報,那些日子里,他嘴不停、手不停、腳不停,一家家站點跑,一遍遍耐心地教。
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促成了當地福彩工作的發展——在彭四明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電腦票上市的第8個年頭,隨州市電腦票終端機從幾臺增至幾十臺,年銷量從不足10萬元攀升至1700多萬元。
信心有了,干勁兒也有了。在彭四明的帶動下,站點的凝聚力更強了。“與業主、銷售員長時間的相處,讓我們不僅是工作關系,更像是一家人。”彭四明將站點的大事小情,無論是銷售數據還是顧客反饋,都時刻記掛在心上。他總是幫助站點出謀劃策,提升銷量和服務水平,還時常與業主、銷售員一起探討銷售技巧和營銷方法,吸引更多人關注福彩。
站點遇到困難時,彭四明也總是第一個站出來。
2018年10月的一天,彭四明接到廣水市42280116號站點業主打來的一通電話。“業主哭著對我說,她不小心撕毀了一張2萬元的中獎彩票。”情況緊急,彭四明放下手中的工作,急忙趕往事發站點。
到達站點后,彭四明得知,當天一早,業主匡女士像往常一樣,根據前一晚的電腦票開獎結果,為購彩者核對彩票。在匡女士將一張張彩票插入機器進行核驗時,由于未發現兩張彩票粘在一起,導致錯過核驗其中一張價值2萬元的中獎彩票。核驗完畢后,她順手將沒有中獎的彩票撕掉,扔進了垃圾桶。沒多久,一位購彩者來到站點,稱在此購買的雙色球彩票中了2萬元。匡女士瞬間驚出一身冷汗。她一遍遍翻找存放彩票的抽屜,可就是找不到那張中獎票。
“我先是安撫了中獎者的情緒,并向他承諾盡全力解決問題。”為了證明這張中獎票確實是在匡女士的站點售出且因疏忽導致意外被撕毀,彭四明抓緊時間收集證據,包括監控錄像、銷售記錄和購彩者的購買憑證等。最終,彭四明在垃圾桶中找到了那張被撕成多片的中獎票。
“你不要擔心,我這就跟福彩中心溝通解決。”安撫好匡女士,彭四明馬不停蹄地撥通了湖北省福彩中心兌獎部門電話。經過協商,省福彩中心認可了那張中獎票的有效性,通過系統后臺數據比對、彩票序列號驗證等方式,確認了中獎號碼和獎金金額。
“太好了!”彭四明和匡女士如釋重負、相視而笑,中獎者也順利兌取了獎金。
“這家站點情況比較特殊。”彭四明告訴記者,站點原先由匡女士和丈夫共同經營。前些年,匡女士的丈夫突發心梗去世,匡女士便獨自承擔起生活的重擔和照顧女兒的責任。“母女倆相依為命,生活挺不易的。”
從維修投注機到配送宣傳物料,從解決技術問題到化解家庭矛盾,在彭四明看來,站點的事就是他的事,“是本職工作,也是身為市場管理員的責任擔當。”
黑龍江省雞西市福彩銷售站業主潘雪濤
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見習記者 楊淘夷
潘雪濤曾是黑龍江省雞西市一家小飯館的老板,空閑時常去飯館旁邊的福彩站點,一來二去就喜歡上了福彩,并動了自己經營福彩站的心思。
后來,在雞西市征召福彩站點建設和經營者時,已經對福彩相當了解的潘雪濤,一頭扎進了這個當時人們還知之甚少的新興行業,開了一家福彩銷售站,由此開啟了自己的福彩之路。今年已是他從事福彩銷售的第22個年頭。
“起初站點經營得不是很好,了解的人實在太少了,我就努力做宣傳。”潘雪濤表示,站點起步的路走得頗為艱難。
為了宣傳和普及福彩知識,讓更多人參與到這項事業中來,潘雪濤查閱資料、參加培訓,為站點設計牌匾、制作燈箱、裝修店面,將站點打造成自己理想中的模樣。
潘雪濤認為,經營一家站點,不僅僅是賣彩票這么簡單。從20多年前上市的雙色球到前些年上市的快樂8,每出現一種新玩法,他都會第一時間向購彩者熱情推介。
服務好購彩者,是潘雪濤一直在做的事。從早上8點開門迎客,到晚上9點結束營業,20多年來,潘雪濤風雨無阻、天天如此。“我喜歡和購彩者溝通交流,經常一天下來嗓子都說啞了。”他說,有部分顧客對福彩不夠了解,不中獎就會產生負面情緒,“遇到這樣的購彩者,我會向他們耐心講解福彩游戲的中獎概率和發行宗旨,告訴他們買彩票也是做公益。”
2006年,潘雪濤被雞西市福彩中心推選為福彩銷售站業主代表,到北京參加“走近雙色球”活動。那是他第一次看到如此宏大的開獎現場,也讓他真切感受到福利彩票的公平、公正、公開。“我當時拍了許多照片,回來后打印出來貼在站點墻上,讓購彩者信服。”
發展新顧客,穩定老顧客,是潘雪濤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他致力于讓更多人了解福彩各種游戲的玩法和特點,努力與購彩者建立信任。
為更好地普及福彩相關知識,潘雪濤主動加入龍江福彩志愿服務團隊,深入社區,為居民講解福利彩票的公益貢獻。
隨著福彩事業的不斷發展和市場形勢的變化,潘雪濤也在不斷充實和提升自我。憑著站點銷量多次在雞西市名列前茅的好成績,潘雪濤個人獲得了“福彩工作先進個人”“最美福彩站主”等榮譽。他還多次參加福彩知識競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曾榮獲2022年度福彩達人秀“刮刮樂翻天福彩達人”稱號。“關于操作方面的知識,比如彩票每個游戲的獎級、中獎方式等,我都特別熟悉,這其實是在常年工作中積累下來的,因此參賽的時候可以做到游刃有余。”潘雪濤說。
干一行愛一行。潘雪濤認為,不管做什么事,只有發自內心地熱愛,才能把事情做好。“福利彩票的發行宗旨是‘扶老、助殘、救孤、濟困’,肩負著籌集公益金以推動社會公益事業發展的重要使命,這讓我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價值。”潘雪濤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