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9月6日起,超強臺風“摩羯”正面來襲,導致海南省受災程度深、波及范圍廣、災害損失大。
連日來,海南省民政系統緊急動員,全面開展抗災救災工作。
海南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曾鋒指出:“全省民政部門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海南廣東等地臺風災害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折不扣執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爭分奪秒、科學安全地推進民政領域災后恢復工作,眾志成城、齊心協力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守護“一老一小”,保障民政服務對象安然無恙
9月11日7時許,海南省托老院,護理員王亭推著餐車輕輕敲響了黃桂英老人的房門。“黃阿姨,給您送早餐來了,今天有米線、包子,還有您喜歡吃的餛飩。”
海南省托老院位于海口市秀英區南海大道,院內入住的大多是失能老人。為應對臺風“摩羯”,該院152名員工全部停止休假,全力做好老人的服務和保障。
9月6日臺風在海口過境,托老院曾短暫斷水斷電。按照預案,該院提前排查安全風險隱患、儲備應急物資,安排工作人員為每一位老人的房間加固門窗,做好心理撫慰和情緒疏導。電梯不能使用,工作人員就一桶一桶地將老人的餐食搬上樓,準時準點給老人送到房間。
為做好臺風防御工作,海南省民政廳召開全省民政系統工作會議,下發通知,明確要求排查整治民政服務機構安全風險隱患、保障民政服務對象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動態收集“一老一小”等民政服務機構臺風防御情況,及時應對突發事件。同時,組建9個工作組前往各市縣指導,對民政服務機構安全隱患進行再排查、再整治。
臺風過境后,省民政廳迅速啟動災后救助工作,制訂災后救助工作實施方案,印發民政領域災后救助工作通知,要求認真摸排民政服務機構受災情況,對機構內水電、線路管網等進行安全檢查,對電梯、消防、燃氣等設備進行檢修維護,全方位開展環境衛生排查清理。
在海口市社會福利院,孩子們的生活已基本恢復正常。9月10日,特教老師以“‘師’意盎然 共建家園”為主題,為孩子們上了一堂特殊的實踐課。老師帶領孩子們一起做手工、玩游戲,還對教學活動場所等進行了打掃。
福利院有關負責人李詩峰告訴記者,在臺風登島前該院就組建了綜合協調組、應急支援組、緊急救護組、后勤保障組,并開展培訓演練,提前對迎風面的框架、門板、窗戶等進行加固,疏通排水管道、修剪樹木枝葉、卸下了懸掛物,還儲備了米、面、油等生活物資。
社工和特教老師通過講故事、玩游戲、看科普動畫片等方式,向孩子們介紹有關臺風的知識,增強孩子們的自我保護意識。
臺風過境后,福利院立即組織干部職工清理院內環境,秩序逐漸恢復,孩子們已經開始參加鍛煉、教學、手工等活動了。
抓緊入戶走訪,全面排查困難群眾受災情況
9月10日,文昌市文城鎮大潭村村民吳芳(化名)正在收拾院子里被臺風刮落的樹枝,文昌市民政局副局長劉英鑫帶領工作人員和鎮村干部走進家門。
“我們來看看家里情況怎么樣,物資全不全,有沒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劉英鑫關切地表明來意。
“鎮里提前檢查了房屋安全,還給我們發放了救助物資。”吳芳答道。
今年68歲的吳芳和肢體殘疾的兒子居住在一起,民政部門按“單人保”政策將她的兒子納入低保,緩解了家庭經濟壓力。
“您要注意身體,我們會發動駐村干部、社會救助協理員來幫助清理院落。”仔細檢查屋內外環境后,劉英鑫為吳芳一家送上了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
連日來,文昌市民政局派出4個指導組,由班子成員帶隊,分頭深入全市17個鎮和農場開展安全檢查。為了節省時間,大家隨身帶了方便食品,餓了就在路上吃。
鄉間小道上的清障工作還在進行中,倒伏的樹枝、散落的雜物給入戶探訪增加了不少難度。“再難我們也要克服阻礙走進困難群眾家中,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他們身邊。”劉英鑫說。
臺風“摩羯”過境后,海南省民政廳第一時間指導開展災后救助工作,動員一切力量做好困難群眾服務保障。市縣民政部門摸排受災情況,對因災導致家庭經濟狀況發生變化的困難群眾逐一認定,及時納入保障范圍;對需要集中供養的特困人員就近安排到供養服務機構。同時,加強急難社會救助,對遭遇臺風影響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人員,由急難發生地實施臨時救助。對遭遇重大生活困難的,以“一事一議”“一案一策”方式及時解決困難群眾急難愁盼。
家住海口市瓊山區紅旗鎮道崇村的梁春瓊,丈夫因病離世,照顧一家老小的重擔落在她一人身上。受臺風影響,梁春瓊家受災嚴重,村干部及時把情況上報給鎮里。9月10日,鎮政府工作人員黃新然入戶核實情況后,很快落實“先行救助、后補手續”措施,為她家發放了臨時救助金。
記者了解到,9月8日以來,海口市民政局啟動市、區、鎮、村、組五級聯動機制,向社會公布救助服務熱線,全力開展受災群眾摸排工作。當前,民政工作人員、民政專干、網格員等正在抓緊入戶走訪,摸排受災困難群眾經濟損失情況,積極開展精準救助。
紅旗鎮將村(社區)劃分為7個網格小組,每個小組都有對應的入戶摸排人員。“入戶排查工作全部有專人負責,確保排查到位、救助到位。”黃新然說。
動員社會力量,社會組織奮戰在救援和災后重建一線
連日來,在海口、文昌等地,活躍著海口市藍天救援隊、海口市民間災害應急救援隊、文昌市海藍應急救援隊、三亞鹿城救援隊等應急救援隊伍,隊員們深入受災嚴重區域,協助排除險情,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海口市藍天救援隊早在臺風“摩羯”登陸前兩天就開始24小時備勤。“最近幾天,我們集結了90余名隊員,夜以繼日堅守在應急救援和災后恢復重建一線,有時要忙碌到夜里一兩點。”救援隊黨支部書記鄭帥介紹。
9月7日2時,在海南現代農業展示園,一對老夫妻被困在房子內與外界失去聯系,救援隊隊員趕赴現場,護送兩位老人安全回家;9月7日9時,一位因斷電無法正常使用呼吸機的老人向救援隊求助,救援隊為他緊急送去移動電源……
海南省義工互助協會組建了由30臺大排量越野車組成的應急救援“愛心車隊”,將需要幫助的路人安全護送到目的地,還協助轉移了部分居住在低洼地段的被困群眾。
為動員社會力量有序參與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海南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發布了動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臺風“摩羯”災后恢復重建倡議書,200余家社會組織積極響應,主動參與轉移受災人員、清理路障、轉運垃圾、募集社會資金和物品等救援救助工作。海南省慈善總會發布關于臺風“摩羯”賑災救災的募捐倡議書,慈善組織積極響應,向社會各界開展募捐。
海南省民政廳還積極引導行業協會發揮保障作用,引導商會組織助力復工復產,做好企業生產技術指導和服務工作;引導志愿服務類社會組織助力恢復秩序,為災區重建筑起一道堅實的防線。
(本報記者 安 娜 祝 闖 劉靜靜 伍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