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宇新 張 俊
8月2日,“聚力計劃”2024上海社會組織交流對接服務簽約活動在上海公益新天地園舉行。來自上海市10個區的12個街鎮、10家基金會、8家社會服務機構成功牽手,共完成12個公益項目的簽約,項目覆蓋社區治理、為老服務、兒童關愛、助殘幫困、鄉村振興、賦能支持等領域,預計覆蓋服務對象1.1萬余人。
為進一步促進交流與合作,引導和支持各類社會組織積極投身社會服務,在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會組織管理局)的指導下,上海市社會組織服務中心首次開展“聚力計劃”2024上海社會組織交流對接服務活動,旨在提供高質量民生保障、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創新搭建三方合作平臺。匯總社區(需求方)在城鄉幫扶、社區治理、民生服務、文體活動等方面的需求項目,動員基金會(資助方)為項目提供資金支持,遴選社會服務機構(執行方)實施項目,達到深化社社合作、發揮各方優勢、創新社會服務的目的。
上海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一級巡視員李雅平出席活動并講話。她指出,舉辦社會組織交流對接服務活動,是深化社會組織領域改革的有力舉措,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效實踐。希望項目各方秉承“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緊緊圍繞“民之關切、行之所向”,在活動中積極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服務手段,以改革創新驅動社會組織的可持續發展,推動社會組織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作出更大的貢獻。
活動中,黃浦區小東門街道、上海國泰君安社會公益基金會、上海市普陀區未成年人社會培育中心分別代表需求方、資助方、執行方進行交流分享。項目各方紛紛表示,“聚力計劃”立足百姓急難愁盼問題開展需求排摸,為需求方解決了項目資金來源和優質服務供給的難題;為資助方對接到了優質的項目,進一步加深了基金會與社區的聯系;為執行方提供了展示優勢特色的舞臺,也為項目落地提供了堅強保障。
“聚力計劃”為構建更加緊密的政社、社社合作關系開辟新路徑,為立足優勢、凝聚合力、創新服務拓展了新空間。此次簽約活動不僅是上一階段交流對接的成果,更是下一階段扎實推動社會組織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嶄新起點。上海市社會組織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將做實做強這一平臺,引導支持更多的社會組織參與社會創新服務,在解決社區居民急難愁盼問題中充分展現社會組織的責任與擔當。
參與“聚力計劃”
簽約活動的社會組織名單
基金會
上海慈愛公益基金會
上海證券交易所公益基金會
上海市老年基金會
上海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
上海證券期貨文化發展基金會
上海市兒童基金會
上海國泰君安社會公益基金會
上海融樂公益基金會
上海美麗心靈社區公益基金會
社會服務機構
上海黃浦萬象精細化營造治理中心
上海崇明沐昕社區公益服務中心
上海市普陀區未成年人社會培育中心
上海胡錦華健康教育促進中心
上海閔行區同星關愛服務中心
上海奉賢區小時光文化促進中心
上海市靜安區寶山路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
上海益行家園志愿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