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 社會組織深挖行業潛能

時間:2024-09-27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祝   闖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今年以來,各地民政部門持續發揮社會組織在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積極作用,指導、鼓勵社會組織拓展就業空間、擴大就業資源對接、細化就業服務、優化吸納就業政策。廣大社會組織積極響應,通過開發崗位、搭建平臺、拉近校企距離等舉措,助力高校畢業生順利步入職場。

實施“畢業計劃”

引導大學生參與社會公益項目

9月23日一大早,23歲的張紅玲來到重慶市開州區敦好鎮民政事務辦公室,抓緊時間將流動兒童、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排查信息錄入系統,并為前來咨詢的群眾解答低保等社會救助政策。

今年剛從重慶師范大學畢業的張紅玲,在大四時參加了重慶市沙坪壩區民政局組織的“畢業季紅巖社工計劃”(以下簡稱“畢業計劃”)的助老項目。得益于為老年人服務時積累的實踐經驗,張紅玲剛邁出大學校門就走上民政服務崗位,實現了就業。

據沙坪壩區民政局社會組織管理科科長譚紅勇介紹,2023年,沙坪壩區民政局與重慶大學、西南政法大學、重慶師范大學等5所高校合作實施“畢業計劃”,面向應屆高校畢業生發布關愛獨居老人、困境兒童等社會公益服務項目,鼓勵大學生自行組建團隊申報。

“我們以社會公益項目招募代替傳統就業簽約,為大學生就業積蓄能量。”譚紅勇表示,為了把“畢業計劃”做成品牌活動,沙坪壩區民政局先后出臺項目管理辦法、資金使用管理辦法、項目評估實施辦法、督導管理制度等,建立宣傳發動、招募選拔、協議簽署、系統培訓、定期考核等全流程工作體系,落實“一項目一團隊”“一團隊一社區”工作機制。目前,全區已開展項目招募10個批次,有1600余人次高校畢業生參與,服務群眾6500余人次。

“在參與‘畢業計劃’的‘承歡膝下’項目時,我了解到社區老年人迫切的居家養老服務需求,于是萌生了自主創業、扎根社區開展為老服務的想法。”畢業于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的付世龍告訴記者,他一邊參與服務,一邊謀劃著成立為老服務社會組織。

在沙坪壩區民政局的支持下,付世龍以“承歡膝下”項目團隊為基礎成立了沙坪壩區小手爐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截至目前,該中心已在天星橋街道的9個村(社區)為300余位獨居老人提供了智能終端設備維護、心理疏導和精神慰藉等服務。

深挖崗位需求

穩定存量、擴大增量

23歲的澤仁多吉,今年大學畢業后成為四川省成都市一家房地產公司的房產經紀人。入職不久就簽下銷售訂單的他,對自己的工作很滿意。澤仁多吉表示,他在畢業前參加了成都市房地產經紀協會舉辦的校園招聘會,早早就與公司達成了就業意向。

“成都市民政局出臺2024年萬家社會組織‘雙創’促就業行動實施方案后,我們指導會員單位結合企業、行業特點挖掘崗位需求,提前做好計劃。”成都市房地產經紀協會工作人員吳倩瑩告訴記者,他們收集整理協會和會員單位的文案、設計、銷售、財務等崗位信息,與相關職業院校溝通,協調企業到學校招聘,為學生和企業的雙向選擇搭建平臺。

成都市民政局社會組織管理處處長吳祝家告訴記者,今年,市民政局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社會組織工作突出位置,提出全年舉辦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培訓或就業宣講活動100場以上、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覆蓋1000人次以上、幫助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力爭達1萬人以上的目標,要求全市1.1萬家社會組織及其會員單位在開發就業崗位、搭建服務平臺、推動供需對接上下足功夫。

搭建合作平臺

促進畢業生、企業雙向選擇

前不久,在河南省鄭州市女企業家協會的組織下,來自河南師范大學、鄭州西亞斯學院等院校的學生到一家企業參觀學習。在了解企業文化和就業崗位時,學生們不時提問,企業工作人員一一解答。

鄭州市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孫夫軍告訴記者,該中心積極引導社會組織搭建校企合作平臺,促進畢業生和企業進行雙向選擇。一方面,企業可以獲得高校的人才支持,為自身的發展注入活力;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通過與企業合作,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提高教學科研水平。

鄭州西亞斯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主任王瓊介紹,在鄭州市標識行業協會的幫助下,學院建立了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實習基地,學生在基地實習,提前體驗就業崗位,表現優異的學生可以優先到企業工作。

落實落細措施

優化社會組織吸納就業政策環境

前不久,湖北省十堰市民政局在漢江師范學院舉辦社會組織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專場招聘會。當天,20余家社會組織及其會員單位提供了近600個崗位,300余名高校畢業生與招聘單位達成了就業意向。

“這次招聘會搭建了我們與院校對接的平臺,解決了以往招聘人才信息不對稱、招聘渠道有限等問題,節省了人力和時間成本。”鄖西縣天河英才實驗學校招生辦主任朱曹表示。

十堰市民政局社會組織管理科科長曹坤告訴記者,市民政局通過發布倡議書等形式,指導全市社會組織依托行業優勢,吸納專業對口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實現人才供需的精準對接,既節省了招聘成本,也增加了當地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機會。

此外,十堰市民政局優化政策環境,出臺優先獲得社會組織孵化基地提供的辦公場地、設施設備等硬件支持,免費獲得政策咨詢、項目指導、能力建設等服務,專家團隊“一對一”進行指導,優先對接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和社會資源,享受更多與其他社會組織合作的機會等5項措施,鼓勵社會組織及其會員單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