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深化社會救助改革創新 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效能

時間:2024-09-29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江西省宜春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孫啟華

近年來,江西省宜春市民政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深化社會救助改革創新,以“嚴真細實快”的工作作風狠抓工作落實,切實提升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效能,兜住兜準兜牢基本民生底線。

抓制度建設

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

2023年以來,宜春市民政局著力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因地制宜在袁州區開展“鐵腳板摸排+政策宣傳+社會力量化解救助信訪難題”試點,在樟樹市探索社會救助對象財產豁免破解救助難題,在奉新縣推行“奉心行”服務類社會救助,在全市開展居住地申辦低保、特困供養等社會救助業務,解決居住地和戶籍地不一致的困難群眾申辦低保、特困供養等社會救助難題,全面提升困難群眾社會救助效能。

依托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信息系統,宜春市民政局開展“智慧核對 精準救助”行動,規范低收入人口認定。今年1—8月,全市民政系統共排查低收入人口38.71萬人次,幫助低保對象和特困供養人員解決實際問題1264個,新增納入低保、特困供養9963人。銅鼓縣出臺《低收入人口審核確認及常態化救助幫扶實施細則》,細化申請對象家庭經濟狀況核算方式和認定方法,提升臨時救助頻次和標準;高安市借助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提供的預警信息,將失獨家庭、隔代生活家庭等納入監測范圍,隨時關注其生活情況,確保困難群眾應保盡保、應救盡救。

同時,宜春市民政局積極推進社會救助擴圍增效,重點篩查低保邊緣家庭、防返貧監測對象,落實好低保漸退、剛性支出抵扣等政策,今年已開展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14.27萬戶、48.99萬人次,排查防返貧監測預警信息3986條;推行免費辦、全程辦、靠前辦、延時辦服務制度,在村(社區)依托黨群服務中心設立社會救助服務點,收集、登記幫代辦信息以及解答社會救助相關政策,讓群眾辦事更加便利;針對汛情、旱情等突發情況,加強急難社會救助。今年以來,宜春市累計開展救急難臨時救助9304人次。

抓信息化建設

提升社會救助及時性和精準度

宜春市民政局緊抓信息化建設,推動社會救助申請“掌上辦”、審核審批“高效辦”、救助資金“快速達”,提升社會救助及時性和精準度。

宜春市民政局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啟動社會救助“一事聯辦”試點,搭建社會救助綜合服務平臺,加強與人社、醫保、鄉村振興等部門信息共享,最大限度減少社會救助辦理環節、優化辦事流程;推廣使用“贛服通”線上申請平臺,開通支付寶“贛服通”民政專區社會救助申請分欄,引入刷臉、簽名授權,推動社會救助服務向移動端延伸;廣泛運用“數字民政”APP地圖定位功能,方便入戶走訪慰問和摸底排查;依托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綜合服務窗口,全面推行“社會救助一窗綜合受理”,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樟樹市、宜豐縣社會救助服務窗口建設創新案例入圍江西省級創新案例。采取“一月一督辦”的方式,督促縣(市、區)及時辦理“數字民政”復核預警單據,要求將接收到的預警信息及時反饋鄉鎮(街道)進行科學研判、分類處置,將符合條件的對象及時納入相應的救助保障范圍;對于在保對象,要求完成其生存狀態查詢及社會屬性結果異常的動態管理。今年以來,宜春市民政局在“贛服通”社會救助小程序共受理辦結社會救助1537條,辦結率100%。

抓能力建設

推動社會救助工作規范運行

為持續提升社會救助效能,宜春市民政局緊抓經辦人員能力建設和作風建設,深入開展社會救助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綜合治理工作,持續整治社會救助領域“人情?!薄瓣P系保”、貪污侵占、吃拿卡要等違法違紀行為,建立社會救助經辦人員依法依規辦理社會救助承諾制度,全市1226名社會救助經辦人員全部簽訂承諾書,推動社會救助工作規范有序運行。

宜春市民政局常態化開展工作指導和督查督辦,今年以來,以“四不兩直”方式到9個鄉鎮、28個村開展暗訪督查,對各項工作開展情況、突出問題進行督導,形成“一季度一通報、一月一會議、一周一調度”的工作局面。同時,組織典型案例編印和精品課評選,以季刊形式編印《宜春市社會救助典型案例》,收集總結經辦一線的經驗做法,分享給基層救助工作人員,提升救助工作人員能力水平。5月上旬,宜春市民政局組織全市社會救助精品課比賽,邀請專家和業務骨干作為評委點評指導。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