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偉濤 通訊員 莫冠婷
連年將提高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養育標準納入省十件民生實事,今年全省集中供養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準和散居孤兒養育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2295元和1484元;全省運行長者飯堂3551家,累計服務老年人4558萬余人次……
近年來,廣東省不斷健全完善養老服務、兒童福利政策體系,努力做好“一老一小”關心關愛和服務保障工作,讓他們老有所養、幼有所依。
一體推進,農村長者飯堂建設納入“百千萬工程”
“我今年70歲,和患病后生活不能自理的兒子一起生活,年紀大了照顧他很吃力,幸好政府開了長者飯堂,解決了我們的吃飯問題。”提及村里開設的長者飯堂,家住廣州市從化區良口鎮長流村的張女士感慨地說:“長者飯堂讓我生活的擔子減輕了不少。”如今,一有時間,她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幫助村里鄉親。
長流村位于從化區的北部山區,老年人口多且居住分散。2024年,長流村通過“個人出一點、企業讓一點、政府補一點、集體添一點、社會捐一點”的方式,開設了長者飯堂,打造政府、企業、社會組織、慈善力量、家庭和個人等共同參與的農村助餐服務模式,有效解決了老年人的吃飯難題。
一餐長者飯,溫暖千萬家。
廣東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日前做客廣東廣播電視臺“民聲熱線”節目時介紹,近年來,省民政廳在指導廣州等地先行先試開展老年助餐服務的基礎上,在全省推廣老年助餐服務,服務對象也逐步由城市向農村、由特殊困難老年人向其他老年人、由戶籍老年人向非戶籍老年人拓展。截至目前,全省正在運行的長者飯堂有3551家,其中城鎮占2/3、農村占1/3,累計服務老年人4558萬余人次。
據介紹,為讓長者飯堂更多惠及農村地區,廣東省民政廳把農村地區長者飯堂納入省“百千萬工程”一體推進,統籌資金和資源向農村地區傾斜,增加供給、填補短板。此外,針對農村地區居住分散、人口密度小、服務半徑大等實際情況,廣東省鼓勵將長者飯堂建在人口相對集中的圩鎮,依托行政村設置取餐點、就餐點,面向農村地區提供配餐送餐服務。
“我們還將鼓勵引導各地鄉賢支持助餐服務,依托鄰里互助點、農村幸福院、農家樂餐飲企業等開辦長者飯堂,靈活多樣地解決農村老年人的就餐難題。”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各地將從提供場地、延長租期、減免稅費、解決就業補貼等方面扶持餐飲企業參與長者飯堂建設。力爭到2025年年底,廣東省城鄉社區老年助餐服務網絡更加完善,形成政府、社會、市場各盡其責、有序協同、多元供給的局面,特別是讓特殊困難老年人的助餐服務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到2026年年底,全省老年助餐服務進一步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鞏固。
在開展老年助餐服務的同時,廣東省還把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作為豐富居家養老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不斷推進。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家庭適老化改造的目標是室內行走便利、如廁洗澡安全、廚房操作方便、居家環境改善、智能安全監護、輔助器具適配;服務對象主要是納入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范圍的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家庭,有條件的地區可擴大至城鄉低保對象中的高齡、失能、留守、空巢、殘疾老年人家庭等。“十四五”期間,廣東計劃完成8.6萬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任務,目前已完成6.6萬戶。
精準識別,做好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
“今年起,廣東省開展了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提出對兩類兒童進行分級分色跟蹤服務,我們要深入了解社區孩子們的家庭監護情況,落實分級分色跟蹤服務。”張宇霞是惠州市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區街道海惠社區的兒童主任,及時發現兒童的困難并給予其關愛和幫助是她的職責。“兒童主任是負責兒童關愛、保護和服務的工作人員,這簡單的3個詞語,對我來說是沉甸甸的責任、厚重的專業沉淀和博愛的胸懷要求。”張宇霞說,自今年4月擔任海惠社區兒童主任起,她已服務兒童600多人次。
目前廣東省有2.7萬名村(居)兒童主任,他們和1685名鎮(街)兒童督導員、2.8萬名“雙百”社工一起,常態化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目前,廣東省基本實現省、市、縣、鎮四級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機構全覆蓋。
為推進兒童關愛服務精準化,廣東省民政廳等19部門今年聯合印發《廣東省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其中包括精準識別兩類服務對象,開展分色分級跟蹤服務;加強部門數據比對,重點實施精神素養提升、監護提質、精準幫扶、安全防護、固本強基5大行動等多項兒童關愛舉措。“爭取到2026年,全省以兒童需求為導向的工作體系更加健全,關愛服務更加精準高效,讓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及其家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