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這么近、那么美,養老到河北

時間:2024-10-10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安   娜

今年66歲的孫悅,是北京市海淀區居民。前不久,孫悅跟老伴住進了河北省昌黎縣集中供養中心。吃著營養可口的老年餐、住著溫馨寬敞的適老化房間,不僅能參加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還可以在空閑時去附近游覽海濱風光……對于初次體驗異地康養的二人來說,這段旅居養老生活非常難忘。

近年來,河北省主動融入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大局,通過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強化財政支持保障、搭建養老資源對接平臺、加強養老服務人才培養等舉措,積極推動京津養老項目向河北具備條件的地區延伸布局,深化京津冀養老政策、人才、項目、醫養等領域合作,叫響“這么近、那么美,養老到河北”品牌。

河北省養老服務工作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河北省養老領域有哪些改革發展成果?外省到河北異地養老的老年人生活得怎么樣?近日,記者到秦皇島、廊坊、承德等地進行了走訪。

樹立標桿 推動京津養老項目延伸布局

在秦皇島市海港區海陽鎮湯河邊,坐落著占地5.5萬平方米的秦皇燕達養護中心。兩棟自理型長者養護樓、兩棟失能型長者養護樓、一棟綜合服務樓,遠遠望去,這個設置了近千張床位的養老機構恢弘氣派。

走進綜合服務樓,專門為老年人打造的圖書室、書畫室、健身房等一應俱全。下午3點,午休后的老年人陸續來到這里,樓內愈發熱鬧起來。一位老人在影音室興致勃勃地唱起了《榕樹下》,幾位老人在手工室認真學習制作絲網花……乒乓球室內,76歲的楊丹正和一位87歲的老人打球,兩人互相鼓勁,玩得不亦樂乎。

楊丹來自北京市朝陽區,于今年4月入住秦皇燕達養護中心。“子女在國外,身邊沒人照顧,我常常擔憂自己行動不便時該怎么辦。”帶著這份顧慮,楊丹考察了多家養老機構,并最終決定在河北異地養老,“雖然不在家附近,但這里更有性價比,同樣的價格可以享受到更優質的服務。”楊丹告訴記者,自己的房間是45平方米的大開間,水電費、上網費和一日三餐等全部包括在內,每月共需5000余元。入住近半年來,她對吃、住、娛樂等各方面都很滿意。最讓楊丹感動的是,機構在精細化管理方面作出不懈努力。在餐廳,每位老人都有固定座位,大家可以擺放自己喜歡吃的醬料、喜歡看的雜志等,將其布置得像家庭餐桌一樣溫馨;在戶外,一條連接各樓棟的風雨連廊為老人遮風擋雨,即使在下雨天,大家也可通過連廊到達任何想去的區域……“我在這里結交了很多有共同語言的朋友,生活也更加豐富多彩了,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快樂養老。”楊丹欣慰地說。

據秦皇島市民政局副局長張艷梅介紹,秦皇燕達養護中心目前共入住了300多名老人,其中40%以上來自河北省外。在秦皇島市,該中心已成為一個有示范引領作用的養老服務機構品牌。

記者了解到,隨著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的進一步深化,河北省近年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相繼出臺土地、財政、金融等7方面62條環京津養老服務發展扶持政策,累計投入3億元支持環京39個養老綜合服務能力提升示范項目建設,加快構建“一區(環京6市24縣養老核心區)、一圈(高鐵1小時養老服務圈)、三帶(燕山、太行山、沿海康養休閑產業帶)”康養產業發展格局。如今,越來越多像秦皇燕達養護中心這樣成規模、有品質的養老機構漸次落地,為到河北養老的老年人提供了更多選擇。

打通堵點 讓老年人更有“醫”靠

“到河北養老,生態環境好、性價比高,但我更加關注這里的護理水平怎么樣、醫療保障是否充分。”86歲的北京老人李中山,道出了大部分異地養老老年人心里最初的疑慮。在廊坊市香河縣、三河市考察了多家養老機構后,李中山老人得到了讓自己滿意的答案,住進了三河市方舟養老服務中心。

記者見到李中山時,他正坐在沙發上,一邊聽著戲曲、一邊曬著太陽。護理員王運珍笑著告訴記者,別看老人已至耄耋之年,他可是院內的文藝骨干,不僅會唱戲,還特別擅長彈琴,經常參加各種文藝活動。記者看到,老人的房間內擺放著書柜、電子琴、電腦,窗臺上還有吊蘭、綠蘿等綠植……生活氣息十分濃郁。

“我之所以把‘家’安在這兒,是因為對院里的醫療資源和護理服務很認可,感覺很踏實。”李中山指著床頭柜上的幾個分藥盒說,自己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多發性腦梗等疾病,平時需服用七八種藥物。護士每天都會細心地把藥分裝好,空腹吃的、隨餐吃的,早晨服用的、晚上服用的,都安排得清清楚楚。“平時,醫生、護士定期來查房巡診,康復師也可上門開展康復治療。我的床旁、書桌旁、洗手間內都有呼叫器,不管什么時候呼叫,護理員都能第一時間趕來。”李中山說。

據方舟養老服務中心院長趙淑玲介紹,2020年年底,中心正式建成運營,目前入住老人近300名,80%以上為異地老人。與中心同步建設的還有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性醫院——方舟醫院,兩座大樓相距僅十余米,能為老人提供近在咫尺的醫療資源。

康養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高品質的醫療服務。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河北省積極對接京津優質醫療資源,出臺《關于支持環京津地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的若干措施(試行)》《關于加快推進環京津地區“養中有中醫”工作方案》等,下大力氣推動環京津地區醫養結合工作,讓老年人養老更有“醫”靠。目前,京津冀三地已實現異地就醫醫保直接結算免備案,北京參保人員到河北就醫可按照北京醫保目錄直接結算。

旅居養老 銀齡生活興起新風尚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日益多樣化,很多活力老年人開始追求更加新穎、時尚的“候鳥式”養老,旅居養老應運而生。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背景下,河北省緊跟旅居養老熱潮,全省各地根據自身在自然風光、歷史文化、氣候條件等方面的優勢發展旅居康養產業。河北攜手北京、天津、內蒙古、吉林、海南等省份共同組建“冬南夏北”旅居養老機構聯盟,助力打造“這么近、那么美,養老到河北”旅居養老新場景。

在承德市,位于首都環線高速和大廣高速交界處的萬家祥和康養城就是以旅居康養為特色的養老機構。這里距離北京只有兩個多小時的車程,距離承德避暑山莊、雙塔山等旅游景區只有10公里左右。交通便利、氣候涼爽,是老年人到此旅居康養的主要原因。

據萬家祥和康養城負責人陳雪介紹,該機構共有200張床位,其中100張專門用來開展旅居康養服務,夏季入住率可達到95%以上。“每年5月至9月,是我們這最熱鬧的時候,近百位異地老人匯聚到此,交朋會友,在溫馨愉悅的氛圍中樂享夏日時光。”陳雪說。

80歲的孔令一是北京市東城區居民,今年已是他和老伴到萬家祥和康養城旅居康養的第四個年頭。“當初,我們抱著‘試試看’的想法過來體驗,沒想到,這里吃、住、玩等各方面都特別貼心,給了我們‘第二個家’的親切感。”回憶起自己的旅居康養經歷,孔令一不禁點頭稱贊,“承德夏季的平均氣溫比北京低四五攝氏度,涼快時都不用開空調,生活得很舒適。”

孔令一告訴記者,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北京好友加入旅居康養隊伍中,最年輕的78歲、最年長的93歲。“大家在北京沒有太多精力經常見面,反而在這里有了一段寶貴的相聚時光。”孔令一和好友都愛好打門球,2021年,他向機構建議“建設門球場”。讓他感動的是,這個建議很快變成了現實,工作人員將原來的草坪進行重新規劃,不僅建設了規范標準的門球場地,還配置了比賽服裝和用具。“小小門球場,讓我們感受到了被尊重、被關愛。午休后、黃昏時,老友們相約打比賽,聽著叮叮咚咚的門球撞擊聲,感受身心的放松。”孔令一笑著說。

今年國慶節前,到萬家祥和康養城旅居康養的老人們陸續返回自己的城市。臨行前,大家依依惜別,共同約定:“2025年夏天,再到承德來相聚!”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