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為了孩子們幸福美好的童年

時間:2024-10-23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盧   芳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兒童福利和權益保障工作,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他強調,“孤殘兒童是最脆弱最困難的兒童群體”“各級黨委和政府、社會各方面要切實做好與兒童事業發展有關的各項工作,關心幫助困難家庭的孩子特別是孤兒和殘疾兒童,讓所有孩子都能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都能有一個幸福美好的童年?!苯陙?,民政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兒童福利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秉持兒童優先原則,不斷完善兒童福利政策制度體系,健全工作體制機制,提高服務保障水平,兒童福利和權益保障工作邁上了新臺階。廣大兒童特別是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困境兒童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推進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精準保障

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是尤其需要政策保障和社會關注的兒童群體。近5年,民政部積極創制政策,完善措施,全力推進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精準保障工作走深走實。

加強基本生活保障。指導各地為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及時、足額發放基本生活費,穩步提高基本生活保障標準。截至2024年6月底,全國共有14.1萬名孤兒納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圍。其中,集中養育孤兒平均保障標準達每人每月1953元,社會散居孤兒平均保障標準達每人每月1496.6元;全國共有41.4萬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保障,平均保障標準達每人每月1484.1元。

完善精準保障措施。督促指導各地健全完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教育就學、心理健康、關愛服務等各方面精準保障措施,健全和落實控輟保學長效機制,落實教育資助和教育幫扶措施,保障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困境兒童群體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全面提升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困境兒童心理健康水平和身心健康素質。

推動兒童福利機構高質量發展

近5年,民政部致力推進兒童福利機構優化提質和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實施兒童福利機構“精準化管理精細化服務”質量提升行動,開展首批全國兒童福利機構高質量發展實踐基地建設試點工作,深化兒童福利機構改革創新,全面提升兒童福利機構管理服務能力。

持續規范精準化管理。印發《兒童福利機構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全面加強兒童福利機構安全管理,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全面提升精細化服務。指導各地兒童福利機構統籌利用現有資源,加強養育、醫療、康復、教育和社會工作服務等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集“養、治、教、康、社”專業服務于一體的區域性兒童福利機構。

逐步拓展服務范圍。指導各地兒童福利機構創新服務模式、拓展服務范圍,利用機構孤殘兒童康復設施設備和專業力量,發揮腦性癱瘓等兒童疾病康復和兒童養育優勢,面向社會困難家庭殘疾兒童提供康復、困境兒童替代性養育等服務。同時,持續推進兒童福利領域標準化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標準研制和宣貫工作。

提升留守兒童關愛服務質量

關愛好、服務好留守兒童,一直是兒童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近5年,民政部充分發揮作用,推動相關政策出臺、督導各地落細落實,讓政策福利真正惠及每名留守兒童。

著力提升關愛服務質量。2023年11月,民政部聯合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財政部等部門印發《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方案》,部署實施精神素養提升、監護提質、精準幫扶、安全防護和固本強基等專項行動,全面提升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促進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全面發展。該方案印發后,民政部加強工作調度和跟蹤督導,指導各地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

加強心理健康關愛服務。2023年10月,民政部聯合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部門印發《關于加強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將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服務納入工作內容,指導各地綜合運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監測、及早有效關愛、暢通轉介診療、強化跟進服務等舉措,全面提升兒童心理健康水平和身心健康素質。

加強基層工作隊伍建設。指導各地民政部門在鄉鎮(街道)設立兒童督導員,在村(社區)設立兒童主任,直接面向農村留守兒童進行入戶走訪、情況檢查、信息登記,提供關愛服務。截至2024年6月,全國共配備兒童督導員4.3萬人、兒童主任58.2萬人。

開展關愛服務活動。民政部連續6年會同國資委指導中建集團等勞動密集型企業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百場宣講進工地”活動,累計參與活動人數超過1000萬;指導各地持續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政策宣講進村(居)”活動,引導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強化監護主體責任意識,依法履行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

做好流動兒童權益保障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加快、勞動力流動日趨活躍,跟隨父母或其他監護人至務工地居住生活的孩子成為流動兒童。民政部于2023年起,對流動兒童工作開展調研,流動兒童關愛保護開始成為民政工作中的一項新任務。

建立工作機制。根據國務院要求,國務院婦兒工委設立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權益保障工作小組,由民政部牽頭負責,22個成員單位參加,統籌協調、督促指導全國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權益保障工作。2024年4月,工作小組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兒童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研究審議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權益保障工作相關政策文件,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主要任務。

加強監測摸排。民政部聯合相關部門印發通知,將隨父母或其他監護人雙方或一方離開戶籍地,跨縣域異地居住或生活6個月以上、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納入流動兒童監測摸排范圍。

健全政策制度。民政部聯合相關部門研究制定《加強流動兒童關愛保護行動方案》《流動兒童在居住地享有關愛服務基礎清單》等政策文件,成為國家層面首個面向流動兒童群體專門制定的關愛保護政策文件,填補了民生保障領域政策空白。該方案明確了加強流動兒童關愛保護行動的時間節點、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推動流動兒童與居住地兒童均等享有教育、醫療、生活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從提升家庭教育指導水平、提供心理健康關愛服務、加強精神文化生活服務、開展城市融入服務4個維度,加強對流動兒童及其家庭的關愛支持?;A清單則從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發展保障等6個方面梳理了19項流動兒童關愛服務具體內容,同時要求各地對照基礎清單制定并發布本地區流動兒童享有關愛服務清單,明確具體服務對象、項目、內容等,覆蓋范圍和實現程度不得低于基礎清單要求,并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財政狀況等因素進行動態調整,及時修訂發布。

開展關愛活動。民政部會同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印發《關于開展“潤心伴成長,同心護未來”主題活動的通知》,指導各地圍繞困境兒童心理健康廣泛開展關愛服務,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舉辦全國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示范培訓班,指導各地提升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能力。

依法加強收養登記管理

收養登記管理工作對孤棄兒童來說意義深遠。近5年,民政部從兒童根本利益出發,完善政策法規,創新可行路徑,為殘疾孤棄兒童鋪就了回歸家庭的路。

調整跨國收養政策。經深入調研并綜合研判,2024年9月5日宣布,中國調整跨國收養政策,今后除外國人來華收養三代以內旁系同輩血親的子女和繼子女外,不再向國外送養兒童,國內社會各界普遍支持我國調整跨國收養政策。

完善收養法律法規。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對收養制度作了進一步優化完善。民政部推動相關部門分別于2019年、2023年對《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進行了修訂。

建立收養評估制度。2020年12月,民政部印發《收養評估辦法(試行)》,對收養人的撫養、教育和保護被收養人的能力評估作出規范,切實幫助可被收養兒童找到最適合的收養家庭。

出臺鼓勵收養殘疾兒童的政策。2024年1月,民政部會同相關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殘疾孤兒回歸家庭的通知》,規范對被收養殘疾孤兒在生活、醫療、康復、教育及關愛服務等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被收養殘疾孤兒可以申領孤兒基本生活費;二是可繼續納入“孤兒醫療康復明天計劃”項目,按規定享受社會救助、就診服務和醫療保障、殘疾人保障相關待遇;三是落實教育保障政策,優先將符合條件的被收養殘疾孤兒納入教育資助范圍,年滿18周歲、符合條件的,可參照享受“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政策等,有效緩解了收養殘疾兒童家庭在養育、醫療、康復、教育等方面的負擔,進一步促進殘疾孤兒回歸家庭,健康成長。

依法辦理收養登記。各地民政部門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法律法規,遵循最有利于被收養人的原則,按照法定條件和程序辦理收養登記,切實維護收養關系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