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改革發展這五年 民生幸福新圖景

時間:2024-10-25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第十四次全國民政會議以來,全國民政系統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圍繞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和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持續用心用情用力,各項民政工作取得跨越式的發展,有力服務了改革發展大局。民政事業改革發展取得的系列制度和實踐成果,展現在一幅幅民生幸福新圖景中。

社會組織?助農項目火了百姓日子

本報記者   鄭   超

80后王斌是土生土長的山西省汾西縣對竹鎮北掌村人,中學畢業后便離鄉從事空調維修工作。2017年,因為父母年事已高,家里近80畝地無人耕種,他便決定返鄉創業。

干了一段時間后,王斌發現當地傳統的人工耕種方式效率很低,且村里大量土地閑置。經過仔細思考,王斌決定以機械化為突破口尋求變革。他在村里創辦了一家農機專業合作社,還承包了幾百畝地,嘗試機械化種植玉米、大豆等農作物。但因為缺乏經驗和技術指導,他在摸索試用播種機等小型農機時遇到了種種困難,農業機械化發展一度停滯不前。

2022年,民政部與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專項行動方案》和《全國性社會組織、東部省(直轄市)社會組織與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結對幫扶名單》,搭建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平臺。此后,廣大社會組織投身欣欣向榮的農村,助力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促進鄉村產業增效增收。

2023年,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在汾西縣實施農機社會化服務項目,為當地捐贈了一套現代農機裝備,并提供農業生產現代化理論和實操培訓。王斌就是這一項目的受益者。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他不僅掌握了機械化農業種植技術,成為當地一名技術高超的農機手,還在運營管理合作社方面有了新想法。

依托項目實施,隨著農業全程機械化種植模式在汾西縣有效推廣,全縣12個村合作社聯合起來,成立了汾西縣恒信農業服務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王斌擔任聯合社副理事長一職。

聯合社成立以來,為農戶提供了農機作業和農作物栽培、收割等服務,還為外出打工無法回家務農的村民提供了農業托管服務?!澳阍谕夥判拇蚬ぃ以诩規湍惴N地”的宣傳口號在當地深入人心,既解決了村民的后顧之憂,還促進了當地農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興農項目不僅讓我實現了個人價值,更讓我看到了農業發展的無限可能?!苯?,王斌計劃著,把全縣的閑置土地都盤活利用起來,帶領大家一起打造服務覆蓋全縣的綜合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推動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讓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社會救助?綜合救助暖民心

本報記者   張晶晶

“暖暖在北京治療的情況怎么樣?有什么困難可以直接聯系我……”正在北京就醫的暖暖和母親玄麗,經常收到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望留街道民政辦主任王素貞發來的微信問候。

玄麗是望留街道玄家村村民,丈夫去世后,她與17歲的女兒暖暖相依為命。今年2月中旬,暖暖開始高燒不退,被醫院診斷為嗜血細胞綜合征。玄麗帶著女兒到北京住院治療。

因為陪護孩子無法工作,沒了收入,同時又要負擔高額的醫療費用和日常生活開銷,玄麗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

“最絕望的時候,村居社會救助協理員張慶英敲響了我們家的門,我們的日子迎來了轉機?!毙悇忧榈卣f。

在日常走訪中,張慶英發現了玄麗母女的情況,馬上向街道反映。街道隨即向濰城區民政局匯報了具體情況。區民政局立即召開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機制“一事一議”會議,聯合團區委、區婦聯、醫保局、教體局、衛健局,共同為玄麗母女排憂解難。

緊急實施臨時救助、幫助申請低保、將暖暖納入重點困境兒童、實施醫療救助、引導社會力量為其捐款……一項項精準的幫扶舉措,給玄麗母女打了一劑強心針,讓她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近年來,民政部指導各地切實發揮縣級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作用,有效統籌各類救助資源,形成救助合力。各地建立健全民政部門統一認定、各職能部門分類幫扶的工作機制,實實在在幫助困難群眾解決急難愁盼。

“街道民政辦王主任經常打電話關心我們,耐心勸解我。之前是一個人熬,現在有了這么多幫手,我心里踏實多了?!弊盍钚惛袆拥氖?,民政工作人員對她們母女的那份牽掛,讓陷入困境的她們感到無比溫暖。

如今,暖暖病情好轉,性格變開朗了,期望早日返回校園。母女倆的日子有了盼頭和奔頭。

(玄麗和暖暖均為化名)

區劃地名?路有“名” 福到“家”

本報記者   周  亮

2024年“雙十一”預售開啟后短短3天時間,位于陜西省周至縣駱峪鎮紅旗村的五色駱峪農副產品有限公司就實現了銷售額24萬元,發出快遞500多單。

“我們公司的這些農特產品來自7個村,集中收購、統一加工,打造‘五色駱峪’品牌?!惫矩撠熑诵炀杲榻B,紅為鳳椒、黑為木耳、綠是周至最有名的獼猴桃、白是石磨面粉、黃是山核桃油。

徐娟坦言,公司成立后,發貨曾是“最頭疼的一件事”?!爱敃r,公司門前道路沒有名字,高德、百度地圖無法定位,物流找不過來,只能我自己開車去縣里物流園發貨,成本高、費時間?!毙炀暾f。

轉機出現在2023年。當年5月,民政部部署開展“鄉村著名行動”,以地名采集上圖為牽引,全面推進鄉村地名命名設標、文化保護、信息服務、應用賦能,助力鄉村全面振興。隨著陜西省部署落實,周至縣在10個鄉村振興示范村試點“鄉村著名行動”,規范命名道路127條。從此,五色駱峪農副產品有限公司門前的道路有了“西一街”的名字,公司也順利在百度地圖點亮了坐標。

“現在,物流能上門來收貨了。特別是在獼猴桃豐收的季節,物流上門保證了水果的新鮮度,我們的售價也就能相應提高?!毙炀旮袊@,“這都是真金白銀的收獲?!?/p>

同樣受益于地名服務的,還有位于周至縣“最美環山路”支路上的“喜鵲”咖啡館。

此前,因為支路“有路無名”,游客無法精準定位咖啡館,導致好風景和好咖啡只能在游客中口口相傳,成了非“偶遇”而不得見的“傳說”,客流量很不穩定。

隨著“鄉村著名行動”的實施,咖啡館旁邊的道路被命名為安福西路,該路與主路周塬路的交叉口就成了咖啡館的精準定位。慕名導航而來的游客增多了,“喜鵲”咖啡館漸漸成了周至甚至西安的網紅打卡點。

“一到周末,機車騎行、拍照留影的人可多了,熱鬧得很。”咖啡館工作人員李彥告訴記者,每逢周末,“近郊游”帶來的客流量能有三五百人。

鄉村引流“村咖”,“村咖”帶火鄉村,而地名成為讓二者發生“化學反應”的催化劑,也讓人們看到了新時代農村的發展潛力和無窮魅力。

社會事務?“跨省通辦”省去“為愛奔波”

本報記者   翟   倩

“恭喜你們!你們是浙江省婚姻登記‘跨省通辦’第一對,祝你們白頭到老!”收到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工作人員的祝福,拿著那幸福的“紅本本”,來自四川的熊國露和來自甘肅的趙雷強激動地拍照留念。

“我們都來自外地,在濱江區創業生活。我們能夠相識相戀,還得感謝濱江民政?!毙車陡嬖V記者。

6年前,熊國露來到杭州市工作,因為熱心公益,她報名參加了濱江區民政局組織的志愿活動,到養老院陪老人聊天。這成為熊國露和趙雷強相識的契機。

一見如故、再見傾心。相處中,熊國露和趙雷強的心逐漸貼近,愛情的萌芽茁壯生長。在戀愛的第三年,熊國露覺得“可以走進人生新篇章”了,兩人便正式談婚論嫁。

“等真正要結婚了,才發現領證費時又費力?!毙車督o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回四川結婚,兩人路費、食宿費至少要花8000元,時間至少3天,“萬一資料沒帶齊,一趟還不一定能辦完?;馗拭C領證的成本也差不多?!毙車墩f。

是請假回家領證,還是把結婚的事放一放?正在兩人糾結時,一則消息讓他們喜出望外——內地居民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試點地區將擴大到21個省份,其中包括浙江省。“我立刻致電濱江區民政局,詢問婚姻登記‘跨省通辦’事宜。對方貼心地告訴我,浙江省‘跨省通辦’從2023年6月1日起實施,只要拿著身份證、戶口簿、當地居住證原件就可辦理,并邀請我們參加全省‘跨省通辦’啟動暨結婚登記集體頒證儀式。”熊國露說,“我們通過民政相識,能夠參加集體頒證更有意義,便立刻報了名?!?/p>

2023年6月1日早上6點,熊國露和趙雷強就來到濱江區民政局,迎接他們的是滿滿的驚喜:喜服是定制款,妝容是美美的;跟拍是專業的,出片率特別高;儀式是溫馨的,有金牌證婚人證婚,更有隆重的頒證環節;伴手禮是驚喜的,巧克力、喜糖甜甜蜜蜜,裝載結婚證的相框、事事如意小擺件精巧漂亮……

“如今,相框擺在客廳、擺件放在床頭、喜服珍藏在衣柜、領證照片做成了手機桌面……每每看到,都會讓我回憶起領證那天的甜蜜。為這項新政點贊!”熊國露高興地說。

老齡與養老?頤養天年的幸福生活

本報記者   張   婷

10月17日,早晨7點,江蘇省金湖縣金南鎮南望村,62歲的楊正乾麻利地協助86歲的母親胡金珍洗漱后,端上兩碗熱氣騰騰的面條和一份小菜,開啟了一天的生活。

飯后,收拾完碗筷、安頓好母親,他便聽到門外傳來一聲招呼:“老楊,咱們走吧!”這是村里的黨員志愿服務隊隊長在喊楊正乾一起去探望孤寡老人。

楊正乾參加為老志愿服務已有多年,主要是幫助村里年邁的孤寡老人打掃衛生、代買東西。用他的話說:“照顧自己的母親是責任,能協助照顧村里其他老人,說明我還有用,還能出一分力?!?/p>

楊正乾出門不久,村助老員胡秀紅就來到家中,為胡金珍開展居家養老上門服務?!鞍⒁?,今天給您洗個澡,我先幫您把衣服換一下?!迸牡膯柡?、嫻熟的動作、專業的服務,胡秀紅的上門服務讓胡金珍不再為洗澡困擾,而且每月都盼著這一天的到來。

2021年,淮安市民政局為80歲及以上老年人開展政府購買居家上門服務。每月1次、每次1小時的服務中,胡金珍最喜歡的就是助浴服務。

胡金珍的眼睛不好,走路也不利索,楊正乾出門時,總是擔心母親一個人在家不安全??上驳氖?,2020年,淮安市啟動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工作,專業評估人員上門為胡金珍進行了身體狀況和生活環境評估,制訂了個性化改造方案。

“母親的床頭安裝了一鍵報警按鈕,每天必經的過道加裝了扶手,衛生間的淋浴噴頭下多了一把折疊助浴椅,地面經過防滑處理,馬桶兩側也裝上了扶手?!睏钫榻B說,“適老化改造讓母親的日常生活更方便、更安全,壓在我心里的一塊石頭終于落地了?!?/p>

楊正乾帶著母親熟悉了每個設備的位置,尤其是一鍵報警器,讓老人練習了很多次。“別看這些設備不起眼,可幫了大忙。我不在家的時候,她只要一按報警鍵,我的手機馬上能收到信息。這樣我外出也放心多了?!睏钫_心地說。

“現在,我們娘倆吃得好、穿得暖、住得安,活得很開心。”說著話,胡金珍的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兒童福利?困境兒童迎來美好明天

本報記者   盧   芳   見習記者   楊淘夷

今年7歲的航航兩歲半時被確診為腦癱,語言和運動方面都存在障礙,一家人四處奔波、求醫問藥;如今,航航已經成為一名小學一年級學生,一家人的生活也逐漸走向了正軌。

“當時,為了孩子,我們操碎了心。”那時候,航航的媽媽馬曉琴每天陪著航航到醫院進行康復治療,兩年里70多萬元花出去了,卻始終沒見到什么明顯效果。馬曉琴告訴記者:“高額的醫藥費讓我們苦不堪言,一家人真是貧病交迫,孩子爸爸因為發愁還患上了抑郁癥和焦慮癥。如今,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這得益于民政的好政策?!?/p>

近年來,“孤兒醫療康復明天計劃”(以下簡稱“明天計劃”)資助對象不斷拓展。2019年,寧夏將“明天計劃”資助對象從福利機構內兒童拓展至社會貧困家庭中的病殘兒童。2021年9月,又將資助對象再次拓展至社會面所有困境兒童。

馬曉琴在得知自己的孩子符合“明天計劃”資助標準后,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申請進入寧夏兒童福利院接受康復治療。“對于像航航這樣的腦癱兒童,福利院能提供一年兩次免費康復,每次兩個多月,大大減輕了我們的家庭經濟壓力和康復負擔?!瘪R曉琴說。

起初,這位心力交瘁的媽媽并沒有多高期待:“只要孩子今后生活能夠自理,那就是不幸中的萬幸了。”可令馬曉琴沒想到的是,航航進入寧夏兒童福利院兩個月后就能自理了,康復效果出乎意料地好。

“相較于醫院,這里更適合兒童康復?!瘪R曉琴說。兒童福利院有大量適合兒童鍛煉的器材,能夠給孩子提供專業支持;有小組課程,能增進孩子們的溝通交流;康復師在給孩子做康復的同時,還會指導家長掌握相關技巧,以便回家后也能幫孩子進行康復。

經過累計6個多月的康復治療,航航不僅能生活自理,在學習上也有了很大進步?!耙郧埃液秃⒆影职痔貏e擔心孩子的未來?,F在,我感覺生活又有了奔頭,孩子的情況比過去明顯好轉,我們的干勁兒也更足了。”說起如今的生活,馬曉琴的話里充滿了信心和感激。

慈善事業?鄉間舞臺傳善意

本報記者   張路曦

臺上,粵劇演員身著華麗戲服,唱念做打;臺下,村民們享受精神盛宴,低聲應和。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石碁鎮文邊村文邊小學粵劇班學生劉丹在臺下全神貫注,學著臺上演員擺出動作,一招一式惟妙惟肖。

文邊村的粵劇文化歷史悠久?!霸缭?963年,文邊村便組建業余粵劇團。1999年重組改為文邊曲藝社。”文邊村黨總支副書記黃煥萍介紹,從那時起,曲藝社便不遺余力地推廣粵劇文化,但資金一直是發展的掣肘。

隨著全國各地不斷加深對社區慈善的探索實踐,2020年,番禺區民政局統籌推動,文邊村在區慈善會的支持下,也成立了社區慈善基金,同時建立村級慈善空間,嵌入一個小小的慈善舞臺?!吧鐓^慈善基金以慈善空間為平臺,引導轄區內的愛心企業、商鋪、黨員、群眾等為粵劇發展提供資金或物資支持?!秉S煥萍介紹,每一筆善款都??顚S?,全力支持曲藝社創新劇目、購置器材,走出鄉村、形成影響。

阻礙被沖破,文邊村粵劇文化發展勢如破竹。曲藝社不斷推陳出新,從排演小粵劇,到編排大型現代劇,再到創新古裝劇。每逢傳統節日、喜慶日子,慈善空間的舞臺上粵韻悠揚,村民吹拉彈唱,熱鬧非凡?!叭缃?,全村1500多人中,有500多人會唱粵劇?!秉S煥萍說。

文邊村的粵劇展演活動中常常能看到文邊小學孩子們的身影?!霸趯W粵劇唱腔和背臺詞的過程中,我能了解這段戲的歷史背景還有背后的故事,感覺比看動畫片還要有趣?!彪m然劉丹是隨父母自貴州遷來居住的,但她對粵劇深深著迷。

粵劇聚起的人氣,又反哺了鄉村治理。曲藝社編排的創新劇目,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了慈善、志愿服務理念及垃圾分類、電動車安全等知識,成效顯著?!疤貏e是人人慈善理念,現在深入人心?!秉S煥萍充滿期待地說,“如今,國家還將設立社區慈善組織寫進了法律,廣州出臺了社區慈善發展行動方案,這讓我們社區慈善基金的發展底氣更足了?!?/p>

臺上高聲唱,臺下掌聲響,戲迷低聲和。村民李曉鳳看得津津有味,她告訴記者:“以前覺得慈善是有錢人的事情,離自己很遠?,F在自己捐錢的成果就在眼前,特別有成就感?!?/p>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