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讓群眾在民政服務中感受更多溫暖
——記“全國民政系統先進集體”湖北省宜昌市民政局

時間:2024-10-31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安   娜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是長江中上游區域性中心城市、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近年來,宜昌市民政局自覺把民政工作融入全省發展大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時刻牢記“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扎實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凝心聚力、開拓進取,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廣、動能越來越強勁。

長期以來,宜昌市民政局在守正中創新、在克難中奮進,每一步都走得堅實有力,多次得到民政部,湖北省委、省政府和省民政廳的肯定,贏得宜昌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群眾的廣泛贊譽,先后被評為“全國民政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全國社會救助工作先進單位”“湖北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等。在日前召開的第十五次全國民政會議上,宜昌市民政局被授予“全國民政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兜底線、強保障

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

“孫奶奶,最近身體怎么樣?家里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嗎?”近日,在宜昌市民政局的指導下,猇亭區民政局和社工機構工作人員對全區分散供養特困人員開展走訪,詢問日常生活所需,記錄身體健康情況,并對房屋安全和水、電、燃氣等進行檢查。

走訪中,工作人員為每名特困人員送上了一份小禮物——一個專屬相框,裝有此前他們為特困人員拍攝的紀念照片。87歲的黃爺爺收到照片后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他握著工作人員的手說:“你們太有心了,這張照片拍得真好!”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才能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長期以來,宜昌市民政部門始終把保障民政服務對象特別是特殊困難群體的基本權益作為首要任務,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民政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保基本、兜底線、防風險、促發展,加快推進社會救助由“兜底民生”向“品質民生”轉變,由單一物質救助向“物質+服務”綜合救助模式轉變。

近年來,宜昌市民政局不斷完善制度體系、健全工作機制,出臺《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若干措施》《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及財產核算辦法》《加強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工作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社會救助工作有序、高效進行。健全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打造低收入人口數據庫,準確評估服務對象的需求。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確保救助效果不受物價波動影響。創新救助服務方式,為困難群眾提供探訪、幫辦、助醫、培訓、心理慰藉等全方位的關愛服務。

為進一步推動社會救助工作提質增效,宜昌市民政局努力擴大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覆蓋面,積極構建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開展“黨建+社會救助”改革試點,打造黨員干部多元服務新模式。推行社會救助、社會福利“零資料”申請,開展“通過告知承諾制審核確認救助對象”“居住地申享救助”等改革,實現政策找人、免申即享、快速辦結、全省通辦。建立市、縣、鄉、村四級慈善超市聯動體系,募捐慈善款物2.3億元,惠及困難群眾15.37萬人次。

聚合力、添動能

助力共同締造譜新篇

10月26日早7時許,三五成群的身影陸續出現在長江宜昌段江灘。他們身著熒光背心、手提塑料袋,撿拾著煙頭、瓶子、漁網等垃圾。他們,就是“三峽蟻工”志愿者。

“三峽蟻工”發起人李年邦自幼在長江邊長大,懷著對母親河的敬畏之心,從2015年11月開始,他每天早起半小時到江邊撿拾垃圾。在李年邦的帶動下,志愿者隊伍逐漸壯大,到2016年年底已發展至300多人。在西陵區政府支持下,李年邦登記注冊三峽蟻工生態環保志愿者協會,目前已累計開展環保公益活動835場次,20多萬人次參加,清理垃圾1118噸。

在宜昌市,像三峽蟻工生態環保志愿者協會這樣的社會組織有2600余家。近年來,宜昌市民政局堅持深化共同締造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以社會組織為切入口,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宜昌市成立市社會組織綜合黨委和市社會組織總會,通過升級市社會組織公益園、建設縣級社會組織服務中心、打造鄉鎮(街道)社區社會組織服務站、設置村級服務室,構建市、縣、鄉、村四級平臺,以黨建引領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出臺《關于組織引導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的實施意見》,開展社會組織建功先行區三年行動、行業協會商會服務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三年專項行動等,在培育發展、能力提升、作用發揮、品牌建設等方面加強社會組織的規范管理,引導社會組織助力科技創新、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共同締造和共同富裕。舉辦全市社會組織公益創投大賽,示范帶動各地民政部門組織舉辦公益創投活動,累計投入項目扶持資金500多萬元,助推社會組織從有形有量到有效有質。攝制的以社區社會組織為主題的公益短片《匯聚微光 締造幸福》亮相第十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并獲評“中國民政”單元優秀作品。

優服務、提質效

不斷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

今年88歲的張英是一名高齡獨居老人,居住在伍家崗區寶塔河街道的一處老舊住宅內。近日,宜昌市民政局開展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為張英家實施了全方位的適老化改造升級。

衛生間地面進行防滑處理,增設助力扶手和淋浴椅;床邊加裝安全護欄,更換具有壓力分散功能的護理床墊;房間內安裝自動感應燈、煙霧報警器、智能監控攝像頭和紅外探測器;配置緊急呼叫器和智能腕表……提起家中發生的可喜變化,張英滿面笑容:“以前最擔心的是上廁所和洗澡,現在感覺安心多了。特別是這個智能腕表,孩子們不在身邊也能隨時知道我的情況,心里更踏實了。”

養老服務、婚姻登記、殯葬服務等基本社會服務,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近年來,宜昌市民政局聚焦人民群眾對老有頤養、幼有關愛、婚有和諧、逝有所安的更高期待,全面爭先、奮力創優、銳意創新,以高質量的基本社會服務增進人民福祉。

——全面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開展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全力爭取亞洲開發銀行貸款項目資金,助力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布局。推進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參與制定行業標準《養老機構生活照料服務規范》,牽頭制定《養老機構服務質量規范》等5項省級標準。探索開展醫養結合發展試點、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試點。

——把婚俗改革作為服務民生的重要內容,打造“520”集體頒證服務品牌,建設國風結婚登記場所,成立婚慶產業協會,助力“甜蜜經濟”發展,推動“婚登+”服務提質增效,倡導文明婚俗。

——加快殯葬公共服務改革,秭歸“墓園變果園”經驗成為湖北省山區縣殯葬改革樣本。打造智慧殯葬平臺,實現“居民身故一件事”和“只需跑一次”殯葬業務辦理線上線下服務互通。四項基本殯葬服務費實現全免,個人最高可減免1250元。

“榮獲‘全國民政系統先進集體’的珍貴榮譽,既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更是激勵我們立足崗位職責、再續民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不竭動力。為民服務,沒有‘終點站’,只有‘加油站’。”宜昌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楊青山表示,下一步,宜昌民政將堅持以擔當堅守初心、以實干踐行使命,繼續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道路上用心,在關愛“一老一小”和服務“一紅一白”上用情,在深化民政領域改革、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上用力,腳踏實地、勇于探索,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讓他們享受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