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利川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熊 燕
近年來,湖北省利川市民政局不斷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在鄉鎮(街道)建立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制定《臨時救助備用金使用管理辦法(試行)》,通過快速響應機制,為困難家庭提供及時救助,提升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強化三個保障,夯實工作基礎
利川市民政局強化組織保障、政策保障和資金保障,積極爭取黨委和政府的支持,形成分管副市長掛帥、民政主抓、財政配合抓、鄉鎮(街道)具體抓的工作機制,構建起“政府領導、民政牽頭、部門聯動、社會監督”的臨時救助備用金使用管理工作架構,形成救助及時、標準科學、方式多樣、管理規范的臨時救助工作格局。落實“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要求,在鄉鎮(街道)設立臨時救助備用金專用款項,有效解決群眾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基本生活困難。利川市委、市政府將臨時救助資金足額納入年度預算,鄉鎮(街道)備用金額度按照每月不高于5萬元的標準,由民政和財政部門根據鄉鎮(街道)使用情況,按月及時給予補充。
創新三個機制,提高救助質效
為確保臨時救助精準及時,利川市民政局不斷完善臨時救助工作的運行機制、審批機制、管理機制。堅持“及時高效、實事求是、公平公正、適度救助”的原則,對于急難型救助對象,采取一次審批、分階段救助的方式,提高救助精準度。根據救助對象的困難類型和程度,明確救助范圍、救助程序、救助原則等,提升救助時效。簡化優化急難型臨時救助審核審批程序,積極開展“先行救助”,從發現、受理到發放臨時救助金,最長不超過48小時。對于不超過城市低保月標準4倍的小額支出型困難救助,由鄉鎮(街道)實行集中審核確認。建立健全臨時救助備用金“專賬、??睢S谩惫芾頇C制,加強對臨時救助工作的績效評估,突出制度效能的發揮,強化結果運用。按月在政府門戶網站對臨時救助對象、救助金或實物數額等信息進行公示。公開社會救助服務熱線,受理咨詢、舉報和投訴,接受群眾監督。
明確三大責任,強化監督管理
利川市以明確部門、鄉鎮和個人責任為抓手,確保臨時救助工作監管有效、機制健全、信息精準。市民政局加強與其他政府部門、慈善組織之間的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發揮好統籌協調作用。民政和財政部門履行制定政策、籌集資金、監督管理等職責,不定期對鄉鎮(街道)臨時救助備用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提高資金使用質效。鄉鎮(街道)接到困難群眾主動求助或通過其他人員發現上報后,立即對困難群眾的困難原因、困難程度、家庭基本情況進行調查和綜合研判,啟動臨時救助備用金救助程序。對于急難型困難救助超過城市低保月保障標準4倍的,采取電話、信函等形式向市民政部門報備后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