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閆 薇 張 婷
臨近小雪,天氣轉寒,湖北省嘉魚縣潘家灣鎮四邑村蔬菜長廊里的蔬菜依舊鮮翠欲滴、長勢喜人,農戶們勞作的身影和豐收的喜悅,繪就了一幅鄉村振興的和美畫卷。
村口養老服務驛站的幸福食堂里,廚師將新鮮的蔬菜、肉類烹飪成美味的午餐,老人們三三兩兩結伴而來,溫情在鄉村的煙火氣中氤氳開來,暖意融融。
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四邑村,先后走進村養老服務驛站、衛生室和黨群服務中心,察看養老設施和便民惠民服務情況。他指出,要進一步加強黨建引領,抓住“一老一小”這個重點,更加精準有效地為群眾排憂解難。
11月18日,記者走進四邑村時看到,白墻黛瓦的民居錯落有致,幸福食堂、衛生室、籃球場、游泳池等公共設施一應俱全,村中老人怡然自得,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一餐熱飯吃得熱鬧舒心
當日11:30,幸福食堂里飯香四溢,老人們聞香而來,圍坐在一起吃著飯、聊著天,熱熱鬧鬧。
“總書記問我多少歲了,一天吃飯花多少錢?!被叵肫鹨姷娇倳浀膱鼍埃褐先巳约硬灰眩拔腋倳泤R報,今年76歲,一天10元吃三餐,一個月300元,吃得好、又方便,感謝共產黨?!?/p>
紅燒魚塊、肉絲青椒炒香干、清炒菠菜、絲瓜蛋花湯,一餐飯胡春枝吃得津津有味,但讓她最在意的,是老人們在一起時的熱鬧氛圍?!昂⒆觽兌荚谕獾毓ぷ?,一個人在家里太寂寞,在這里吃飯、聊天、玩,熱鬧。”老人還告訴記者,吃飯時要是有誰沒來,大家都想著上門去看看才放心。
四邑村有村民1108戶、4207人,其中老年人752人。曾經老人們面臨的一餐熱飯難題,如今在家門口就能輕松解決。
為讓老人們吃上放心飯,四邑村探索出“承包代管”運營模式,請回本村在外經營餐飲的趙文霞夫婦承包經營幸福食堂、管理養老服務驛站?!霸谕夤ぷ骺偡判牟幌录依锏睦先撕秃⒆樱F在就在家門口,家庭和工作都能顧得上?!壁w文霞告訴記者,“我們每天都有菜單,也會根據老人們的喜好和口味進行調整,看著老人們吃得開心,我們也高興?!?/p>
聊到盈利問題時,趙文霞算了一筆賬:村集體每年收取租金5000元,本村26位愿意包月的老人每人每月餐費300元,臨時就餐的老人早餐按市場價7折優惠,中餐、晚餐提供5元—9元不等的套餐;社會就餐人員可選擇單點小炒或20元左右的盒飯,同時,食堂還能承接村內紅白事宴請、蔬菜大棚送餐等服務。“蔬菜基本是自己種的,吃著放心,除去米面油、魚肉蛋、水電氣等成本,我們每月收入在7000元左右。”說起現在的生活,趙文霞很知足,也充滿了成就感。
“自從有了幸福食堂,大家再也不用為每頓吃啥操心了。”讓胡春枝更安心的,是跟食堂相連的衛生室,“有醫生一直守著,大家都放心?!?/p>
醫養結合服務便利安心
順著胡春枝的指引,記者從幸福食堂內穿過一條長廊,便來到了村衛生室,中藥西藥、刮痧理療,這里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衛生室門口的椅子上,63歲的甘紅桂正在輸液。幾天前,老人的右手疼得拿不起筷子,被醫生診斷為腱鞘炎。在衛生室治療了兩次,甘紅桂的手好多了,他說:“以前生病得去鎮醫院、縣醫院,現在小病不用出村,醫保還能實時結算,太方便了?!?/p>
甘紅桂背后的墻上,懸掛著四邑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清單,標有紅黃綠三色的重點人群風險分級管控表格外醒目?!拔覀兘o村里60歲以上的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檔案,統一管理,一目了然?!贝遽t鄧安介紹說,“紅黃綠區分了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和管控等級,老人們就診后,我會及時更新檔案信息,為他們提供精準服務?!?/p>
便利的醫養結合服務,得益于嘉魚縣中心村醫養服務驛站建設。嘉魚縣養老服務指導中心主任孫翼介紹,建設一處融合醫養、助餐、文娛等綜合功能的養老驛站,面積至少需要500平方米,總投資要200萬元左右,而通過村衛生室改建,在原有醫療功能的基礎上增設托養室、中醫推拿室,再將毗鄰的閑置房屋改造成幸福食堂、活動室,550平方米的養老服務驛站僅花費50萬元,就能滿足老年人多元化服務需求。
“驛站建成后,我們忙多了?!编嚢哺嬖V記者,衛生室藥品齊全,感冒發熱、腰腿疼痛、高血壓等多發病、慢性病用藥都常備著;新增4張中醫理療床位、7張醫養結合床位,為有留觀或是轉診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看護服務;引進中醫適宜技術,為老年人提供按摩、針灸、艾灸、刮痧等服務,縣中醫院專家醫生定期坐診,老人們“治小病、防未病”的心愿如今在家門口就能實現。
愛老護老讓生活安逸舒心
記者走進四邑村黨群服務中心,正趕上村黨委委員黃玲走訪歸來:“這兩天突然降溫,得去獨居、空巢、高齡老年人家里走一遍,看看他們有什么需求,我心里才有數、才放心。”
據黃玲介紹,走訪入戶是她每天必做的事,為老人解讀政策、代辦事項、解答疑問。她說:“只有去老人身邊,才能把準他們的急難愁盼?!?/p>
黨群服務中心大廳是開放式、客廳式的,里面擺放著一張長桌、幾把椅子和一些兒童娛樂設施,老人可以隨時帶著孩子進來休息、玩耍。
總書記考察四邑村時,來到了村民張先英家,關心家庭成員的就業創業、家庭收入、養老醫療,還問他們有沒有困難。“沒想到總書記能來我家,我和老伴就坐在他的兩側。”張先英激動地說。
張先英家的大門上掛著家規家訓“百善孝為先,家和萬事興”,一進門的柜子上,擺放著她的“好婆婆”獎狀,“總書記指著獎狀夸我了。”張先英笑著說。
午飯過后,張先英帶著2歲的小孫子出門曬太陽;胡春枝拉著姐妹們打起了花棍、腰鼓,還拍成短視頻傳到抖音上;趙文霞和丈夫將餐盤洗凈消毒后,又開始為晚餐做準備;鄧安和同事們同步更新了老人的健康信息,并把設備消毒歸位;黃玲準備走訪入戶,問問天冷了老人有什么需要……一件件平常事中,記者看到了四邑村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總書記的認可,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老人的需求在哪里,我們的服務就會跟到哪里,相信老年人的日子會越過越好?!秉S玲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