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閆 潔
三門縣是浙江省26個山區縣之一,財力支持有限、基層力量不足等問題一度制約著當地民政事業的發展。2015年,在全省民政系統工作考核中,三門縣位列倒數。面對這樣的處境,繆世鈿迎難而上,研究如何破局。
八年零四個月,這是繆世鈿在三門縣民政局工作的時間。從2015年8月到2023年12月,作為三門縣民政局局長,繆世鈿讓這個民政工作“后進縣”實現了逆襲。
有了新思路,改革就不難
2015年10月,參加全省民政局局長培訓班時,繆世鈿聽說,當時省里還沒有一家5A級婚姻登記處。不甘人后的他覺得這是一個奮起直追的好機會,于是開始琢磨如何提升婚姻登記工作質量。
“干工作要有新思路。”通過調研,繆世鈿提出,民政工作要想在全省爭先,必須從三方面下功夫:一是打好基礎,二是拉高標桿,三是破解難題。
“具體來說,就是要先把常規工作做好,并尋找這項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國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再根據欠發達地區的實際,進行工作理念和模式的創新,爭取做到小投入大產出,讓工作可持續、經驗可復制。”繆世鈿說。
按照這一思路,繆世鈿抓的第一項工作就是硬件改造——利用縣民政局的一處閑置用房擴展婚姻登記服務空間。
“婚姻登記處怎么裝修?提供什么樣的服務?對于這些問題,當時并沒有可借鑒的經驗。”在繆世鈿看來,婚姻登記處是新人們開啟婚姻生活的起點,要讓他們在這里收獲更好的體驗和難忘的記憶。
說干就干,繆世鈿拉上縣里的文化人,著力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挖掘婚俗內容,展示古典儀式之美,并在省民政廳的支持下,成功打造了全省首個5A級婚姻登記處。
隨后,三門縣還打造了婚俗文化示范基地,并陸續推出縣長頒證日、金婚紀念日等特色服務。2016年年底,三門縣在全省率先啟動婚俗改革,推動傳統“輕登記、重婚宴”的理念向“重登記、輕婚宴”轉變。
隨著工作的推進,繆世鈿發現,很多新人雖然領了結婚證,但心理上并沒完成從戀人到夫妻的轉變。為此,2017年9月,三門縣成立了全省首家縣級婚姻家庭協會,在新人登記的同時,為他們送上一堂婚前輔導課,內容包括角色轉換、婚后矛盾處理等。
時任三門縣慈善總會常務副會長的郭曉明,受繆世鈿邀請擔任婚姻家庭協會會長。她覺得,繆世鈿能看到群眾的需要,而且不畏難、思路活、點子多,善于打開工作局面。“在他的帶動下,我還考取了國家一級婚姻家庭咨詢師資格。”郭曉明說。
2021年,三門縣成立全省首個綜合性縣級婚姻家庭服務指導中心,同時在鄉鎮、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設立婚姻家庭輔導站,免費提供婚前和新婚輔導、婚姻關系輔導、家庭關系輔導、離婚調適輔導以及離異家庭兒童心理疏導等服務。同年,三門縣被民政部確認為第二批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先后3次在全國會議上對其婚俗改革做法作介紹。
從被通報批評到全省示范
三門縣的社會救助改革始于一次全省通報批評。
2018年,在浙江全省民政工作會議上,三門縣的社會救助工作被點名批評。坐在會場的繆世鈿心里很不服氣,他暗下決心:“明年一定要后進變先進。”
一年時間,如何實現這種轉變?縣民政局一方面對困難群眾進行了拉網式排查,做到應保盡保;另一方面邀請相關專家學者到三門縣開展專題調研,為推動全縣社會救助工作改革出謀劃策。
針對社會救助工作中存在的救助資源分散、主動發現難、精準識別難、長效幫扶難等問題,三門縣從2020年開始探索建設“救助共同體”(以下簡稱“助共體”)。繆世鈿介紹,所謂“助共體”,包括黨建引領共同體、縣鄉村聯動共同體、線上線下共同體、資源協同共同體和社會組織參與共同體。
“一個人、一個單位的力量是有限的,要緊緊圍繞中央和省里的大局開展工作,借政策的東風,借相關部門的外力。”繆世鈿介紹,社會救助雖由民政部門牽頭,但當時線上信息不共享,工作難推進。為此,他提出“線上信息互動、線下部門聯動”的工作思路,并報請成立了一個副科級單位——三門縣聯合幫扶中心(共同富裕促進中心),請相關部門入駐中心,共同打造“助共體”數字化平臺。
通過建立聯合幫扶中心,三門縣推進了社會救助工作數字賦能、綜合介入和多元協同,還探索建立了社會救助對象失信懲戒機制。通過一系列組合拳,三門縣初步構建了“一站式”的大救助服務體系,社會救助服務更加便利化、精準化、多元化。
2021年,三門縣推動“助共體”迭代升級,在全省率先構建“五幫共富”新機制,并成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首批試點地區之一,努力讓困難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三門縣“助共體”改革不僅得到了浙江省委的肯定,也為全省推進“助聯體”改革打下了基礎、提供了經驗。繆世鈿告訴記者,三門縣目前正在實施社會幫扶“四化十同心”工程,繼續推動“助共體”創新改革,力爭為全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提供更多三門經驗。
在哪里都要撲騰出幾朵浪花
認定一件干一件,干一件就成一件。在繆世鈿的帶領下,三門縣民政工作成績斐然——婚俗改革走在全國前列,“助共體”、虛擬養老院等惠民工程讓10萬多人次困難群眾受益,建成紅色地名館、古代清廉地名館等,走出地名文化服務發展新路徑……
從2018年到2023年,三門縣民政局連續6年獲評浙江省民政系統先進集體,相關工作在省級以上會議作典型交流22次,獲省級以上表彰65次。
“他的成績實至名歸。”今年剛退休的浙江省民政廳干部李愛燕在工作中與繆世鈿打過不少交道,在他看來,繆世鈿是一個很務實、很有情懷的民政干部。
“他在工作上很主動,經常來省民政廳聯系業務,積極爭取參與各項試點工作,周末也經常發信息請教問題。”李愛燕認為,正是因為繆世鈿這種勤奮認真、不甘落后的工作態度,讓三門縣的民政工作獲得了多方面的支持,進而發生了變革、實現了突破。
2023年12月,繆世鈿調任三門縣慈善總會常務副會長。曾與他一起參與婚俗改革工作的郭曉明說:“特別期待他在慈善領域也能撲騰出幾朵浪花。”
果不其然,上任以來,繆世鈿推動成立三門縣友好公益慈善事業服務中心,全力提升精準幫扶、組織孵化、資源配置等能力;根據“一老一小、一困一殘”對象需求,推出“腸癌早篩”“益善學堂”“山區夕陽紅”等特色服務項目;動員縣內愛心人士設立惠民慈善基金……2024年,三門縣還被浙江省民政廳列為山區海島縣慈善事業發展4個試點縣之一。
“成績屬于過去,今后我將繼續拼搏創新,用心用情答好為民服務答卷。”繆世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