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匯聚“紅色合伙人” 擴大為民“朋友圈”
——山東省青島市探索建立黨建引領社會救助工作機制

時間:2024-12-1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嶗山區開展特困老人親情陪伴服務,組織大學生志愿者陪特困老人過生日。

市南區深化服務類社會救助,圖為社工輔導困境兒童學習英語。

即墨區北安街道聯合慈善力量開展“光明行動·亮居工程”,通過更換老化插座、安裝漏電保護配電箱及節能燈等,對困難家庭居家環境實施安全改造。

青島市開展“點亮童心”心理救助關愛活動。

本報記者   周冉冉   見習記者   孫   璐

1各級黨組織聚力,織密社會救助“一張網”

“有一天打開電視時,突然發現歡迎界面有一個‘社會救助’板塊。”曲女士是李滄區九水街道莊子社區的低保對象,當她看到電視里的新功能后,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點進去瀏覽,發現里面清楚地展示了出現各類困難情況后該如何求助,同時發現自己的孩子符合“春蕾計劃”的申請標準。“我趕緊撥打了電視上提供的聯系電話,不久后順利申請到相關補助。”

打開電視,就能知道自己符合什么樣的救助政策,這在青島已成為現實。由市民政局和中國廣電青島公司聯合打造的社會救助政策智慧電視平臺,成為走進千家萬戶的救助政策“明白紙”、社區“宣傳欄”。

“像這樣的咨詢和求助電話,我們每個月都能接到十幾個。”李滄區民政局副局長何亮表示,“過去,很多困難群眾不知道應該向哪些部門求助,甚至不知道自己應該申請哪項社會救助。”

如今,打開電視用遙控器點擊“社會救助”欄目就能一鍵查詢30多項社會救助政策的辦理條件、申報流程、救助標準和主管部門。居民還可以通過智慧電視平臺提供的聯系方式第一時間向主管部門求助,實現了社會救助供需的精準對接。

記者看到,智慧電視平臺不僅設置了“愛山東”社會大救助二維碼,讓困難群眾足不出戶即可了解救助政策和救助路徑,同時針對部分試點社區,開設專門救助頁面,精準投放內容,提供更個性化的幫助與服務。智慧電視平臺還設置雙向可視化互動功能,社區社會救助工作站工作人員可直接與困難群眾視頻連線,快速、準確、詳細了解困難群眾的生活狀況。“這離不開各街道、社區黨組織對該項目的全力支持。”何亮說。

實現信息和資源整合,將民政、教育、人社等13個部門的政策搬上電視屏幕并非易事。這既需要各個部門的聯動配合,也需要區(市)、鎮(街道)、村(社區)的系統謀劃。通過實踐探索,青島市找到了黨建引領這個總抓手,從而推動黨建與社會救助深度融合,完善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統籌銜接各方資源,進一步織密扎牢了困難群眾兜底保障網,在全市進行了積極實踐和深入探索。

在區(市)、鎮(街道)、村(社區)社會救助三級網絡中,村(社區)是最基層的單元,承擔著直接為群眾提供社會救助服務的責任,也是社會救助政策實施情況的重要信息收集點。為進一步織密社會救助網,即墨區北安街道將基本生活救助、專項救助、其他救助幫扶三大類14項救助事項清單列入“街道黨工委—新村(社區)黨委—自然村黨支部—網格黨小組”四級黨組織工作內容,實現組織工作與救助服務雙線合一。

北安街道南林戈莊村每月的主題黨日都要進行一項特別議程——討論網格員在走訪時了解到的困難群眾救助問題。

不久前,網格員楊愛賢在排查時發現,患有智力障礙的村民楊新華盡管已被納入低保單人保救助,但是由于缺乏經濟來源和勞動能力,一家五口人的生活仍然十分困難。了解情況后,村黨支部對這一社會救助事項進行了集體審議,并迅速通過黨組織層層上報,很快就為楊新華一家人辦理了低保。

“網格化的最大好處就是方便高效,一早一晚打個招呼,各家各戶的情況基本就都了解清楚了。”南林戈莊村黨支部書記楊杰介紹,全村的502戶分為4個網格組,每組包括1名網格長和8名網格員,組長多由黨員擔任。通過對轄區所有居民進行網格劃片,組織黨員、網格員進門入戶走訪排查,及時了解居民家庭情況,努力做到困難對象早發現、早報告、早救助。

要切實解決社會救助領域存在的問題,關鍵是加強黨的領導。這就需要通過深化基層黨組織建設,通過黨建與社會救助深度融合,進一步破解社會救助領域主動發現不及時、部門協調不順暢、救助資源分散等難題,實現社會救助工作提質增效。

如北安街道下發《黨建引領社會救助工作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將社會救助列入“一把手”工程,成立以黨工委書記為組長的社會救助工作領導小組。以網格化為依托,設立了8處村(社區)社會救助工作站和57處自然村網格救助工作點,并逐步健全了以189名黨員網格長、517名黨員中心戶為骨干的救助工作四級聯動機制,為提升社會救助事項辦理質效提供力量支撐。去年以來,北安街道主動發現并救助困難群眾352戶次、719人次,占年度社會救助事項的51%。

2黨建引領多元救助,分層分類更精準

家住嶗山區王哥莊街道曉望村的小圓一家是低保家庭。小圓的弟弟患有智力殘疾,媽媽在家里照顧兩個孩子,全家生計只能靠爸爸在外打零工。在走訪過程中,嶗山區鏈科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了解到正在上初中的小圓沒有足夠的學習空間,每天只能在炕上或者飯桌上寫作業,便幫她在“紅哨子”微信小程序上發布了一條“微心愿”。

不久后,愛心社會組織便認領了小圓的“微心愿”,為小圓的學習書桌改造提供資金支持。2024年8月7日,愛心社會組織工作人員在駐站社工的帶領下來到小圓家中實施改造。看著嶄新的學習書桌和精心搭配的臺燈,小圓開心地笑了。

截至目前,嶗山區“紅哨子”微信小程序上已經發布了2035個困難群眾的“微心愿”,達成需求2026項。除了“微心愿”外,“紅哨子”平臺還設有困難群眾資源鏈接、困難老人親情服務、特殊人群關愛幫扶等幾十個項目,推出了心理、醫療、助農、志愿、物質幫扶等十余項個性化服務清單。

2021年,針對傳統救助方式固化單一、經辦服務能力薄弱等問題,嶗山區在黨建引領下建設了“紅哨子”社會救助服務需求平臺,困難群眾的需求只要發布在平臺上,便會有相應的社會力量進行認領并提供服務。線上線下的無縫銜接,讓救助服務更加高效、便捷。

同時,“紅哨子”平臺還能夠根據困難群眾的需求和救助資源的分布情況,進行智能匹配和調度,確保救助服務能夠精準送達每一位需要幫助的困難群眾。

今年64歲的崔桂芳,是即墨區北安街道泉東新村的低保對象,住的還是20世紀80年代建成的老房子。“你看這插座,一插電器就刺啦刺啦響,夏天都不敢用空調。”

去年,即墨區的“光明行動·亮居工程”為崔桂芳等77戶低保家庭進行了“一戶一策”線路改造,把老化的電線全部換成阻燃的套管明線,徹底消除了安全隱患。“改造之后,用著可安心了!”崔桂芳高興地豎起大拇指。

以黨建為引領,統籌政府、社會資源,即墨區在全市率先打造了政府部門和社會組織相銜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紅色助聯體”,圍繞“誰來幫、幫什么、怎么幫”探索“黨建+社會救助”工作機制。

2023年,即墨區“紅色助聯體”針對低保家庭房屋線路老化、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與區慈善總會、供電公司共同啟動“亮居工程”項目。

來自北安街道供電所彩虹志愿服務隊的李鐘翔和李洪斌介紹說:“過去,我們通常跟村黨支部聯創,為村里的困難戶提供延伸服務。但是我們的消息不靈通,沒辦法提供及時、全面的服務。這次通過‘亮居工程’,我們借助‘紅色助聯體’平臺跟民政部門建立了聯系,配合得很好。”

持續擴大黨建共建“朋友圈”,尋找更多“紅色合伙人”,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紅色助聯體”通過黨建引領實現了資源的整合與精準鏈接。除了“亮居工程”外,即墨區民政局還依托“紅色助聯體”平臺與青島市吉上卓鋒慈善基金會等聯合實施了“暖冬行動”“同心助醫”等項目,與愛心企業聯合設立“銘潤助學”“春雨助學”“新星助學”項目,與區人社局共建“就享家”項目等,在實踐中深化“黨建+社會救助”工作模式,初步建立起兜底有力、銜接有序、政社互補、高效便捷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實現了救助方式從“單一救助”向“多元救助”的轉變。

“亮居工程”是青島市推介的服務類救助優秀項目之一。近年來,青島市民政局不斷深化服務類救助,制定了《關于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服務的指導意見》《關于推進政府救助與慈善幫扶相銜接工作的實施意見》。通過基層組織隊伍摸排困難群眾需求,以需求為導向,整合政府和社會資源,設立服務項目,拓展“物質+服務”多維救助。今年,市民政局聯合市慈善總會,圍繞“一老一小一困”入戶訪視、殘疾康復、心理救助、家居安全等服務需求,推介支持“小桔燈護星計劃”“全心成長”“圓夢計劃”等服務類救助優秀項目,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為困難群眾提供多元化的救助幫扶。

3協同監督,推動社會救助提質增效

2023年10月,青島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聯合印發《關于建立黨建引領社會救助工作機制的通知》,提出基層要完善考核機制,把社會救助工作作為基層黨組織為民服務的重要內容,要求各鎮(街道)將社會救助績效納入年終目標考核,納入年底基層黨組織述職評議內容,對村(社區)黨組織社會救助責任履行和任務落實情況開展量化評比,定期開展日常考核工作,確保各項社會救助政策落實到位。這一文件為救助政策和救助服務落地基層提供了制度保障。

“黨建引領社會救助工作,不但要落地,更要落實。為此,市民政局聯合市紀委派駐紀檢組開展協同監督,通過部門聯動協作,強化督導檢查,推動社會救助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青島市民政局局長江聯軍介紹。

今年8月,協同監督組前往市北區臺東街道、即墨路街道等辦事服務窗口及部分社區,圍繞分層分類社會救助政策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監督檢查。通過現場查閱資料、面對面問詢、隨機走訪困難群眾等方式,發現照料服務監管不力、入戶排查工作不細等問題,立即督促主責部門開展整改。

為了把協同監督工作抓細、抓實,青島市民政局堅持問題導向,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上下功夫,通過“四不兩直”發現問題、線上線下跟蹤問題等多種方式,深入基層,與困難群眾面對面交流,查找工作中的短板和弱項。同時,委托第三方機構,對低保、特困、臨時救助等工作落實情況開展綜合評價。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青島市民政局建立清單,強化跟蹤問效,通過即查即改、督導通報以及“回頭看”等措施,確保每個問題都得到切實解決。在這一過程中,黨建引領發揮了重要的督促作用,促使各級黨員干部更加認真地對待問題整改工作,更加嚴格地落實各項整改措施。

在黨建引領的支撐和推動下,青島市民政局積極借鑒先進經驗,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有力推動了社會救助工作提質增效。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