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彤
今年10月底,由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共同主辦的2024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以下簡稱國際農機展)在湖南省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吸引2600多家中外展商參展,總展覽面積達25萬平方米,觀眾人數20萬人次以上。
“無論是展商數量、觀眾人數還是展覽面積,本屆國際農機展都創下舉辦以來的紀錄。”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會長范建華表示。
新增的參展企業大多數是中小企業和零部件企業,這與本屆展會的舉辦地點有關。今年,國際農機展首次在長江以南的城市舉辦。湖南具有典型的南方省份地貌和農業特點,即丘陵山區較多兼有平原地區,在丘陵山區機械化、智能化的浪潮中,當地企業生產的履帶式拖拉機、旋耕機、工廠化育秧設備等正是適合南方耕種場景的代表性產品。此次展會匯聚湖南本地及周邊的農機企業,特別設立了湖南展廳,當地龍頭企業悉數亮相。例如,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展出規模達3000平方米,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展出規模500平方米,益陽富佳、郴州糧油、農夫機電、農友等企業均展出400平方米。還有不少中小制造企業首次亮相,帶來的很多機型令人耳目一新。
國際農機展被譽為我國農機產業的“風向標”和“晴雨表”。本屆展會擴大規模,企業踴躍參展,這與今年農機市場走勢趨穩或將小幅上漲的態勢相符。行業專家指出,當前我國和全球范圍內農機大型化、高端化和智能化趨勢愈發強勁,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一場以智慧農業、綠色種植為風向標的農業智能革命已經到來。
本屆展會的主題為“打造農機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突出展示智慧農業、智能農機多場景的應用。在展會現場,集中展示了多家企業最新研發的電動拖拉機、電動收割機、電動植保無人機等電動農機產品,讓觀眾親身體驗到電動農機的卓越性能和環保優勢。全國三秋糧食、油料、經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智能化現場演示吸引了眾多觀眾。此外,展會現場還舉行了智能農機技術演示和交流會,通過現場演示和互動體驗,展示智能農機在精準播種、變量施肥、病蟲害監測等方面的應用效果,讓觀眾直觀感受到智能農機帶來的農業生產變革。
作為亞洲第一、世界知名的農機大展,國際農機展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商。今年國外展團包括意大利、德國、加拿大、土耳其、日本、阿爾及利亞、韓國等企業積極抱團參展。此外,來自東南亞、中亞等全世界農業主產國的海外觀眾增加,登記觀眾超過2000人。展會還為海外市場設立了貿易論壇及國外產品推介會,在舉辦的中國國際農機貿易峰會上,來自亞太、非洲、歐洲等地區30多個國家的600余名國外買家與中國企業進行貿易對接。展會同期還舉辦了亞太農機協會理事會第10屆成員會議,中俄智慧農業對接會,泰國、越南農機市場分析報告會等,并推出國際農機展的“海外姊妹展”——泰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
圍繞今年的展會主題并結合行業發展實際,國際農機展設置了傳統展區和特色專區。傳統展區產業鏈品類齊全,包含有拖拉機、耕整地機械、保護性耕作機具、種植施肥機械、灌排設備等。特色專區包括湖南省農機企業展區,智慧農業與智能農機展區,新材料、新能源展區,還有機器人、設施農業、工廠化育秧設備、肥料農藥、國際展團、互聯網+、金融保險等展區;農業社會化服務案例展示、機收減損——防災減災展區全國優秀示范種植合作社成果展示、智能農機動態演示區和牧場大會演示區等。
國際農機展還舉辦了一系列特色展會論壇活動,包括智慧農業大會、牧場大會等均備受關注。智慧農業大會集中展現農業新質生產力在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中的變化趨勢和市場機遇;牧場大會重點關注南方畜牧業養殖模式轉型升級以及水稻秸稈等地緣性飼料的開發利用。此外,由國機集團主辦的2024年度農機產業鏈融通發展論壇,是農機裝備產業鏈供應鏈強鏈補鏈的一次重要會議;在湖南省農機研發成果推介會上,一批優秀湘產農機經攻關、驗證后集中精彩亮相。
據悉,本屆國際農機展還圍繞國家重大戰略、農業前沿科技、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等主題,組織召開了多場次農機市場發展論壇,分環節、分作物的研討活動,組織產教融合,金融、媒體等支持農機化發展的特色活動等共計50余場。國際農機展已經由傳統的單一展會發展為與科技、信息、現代農業協同發展的國際交流大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