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龍海
廈門市海滄區海峽城鄉發展基金會開設閩南童謠童玩系列課程。供圖/福建省廈門市民政局
社會組織是經濟社會建設的重要參與者,是政府、企業、市場的橋梁和紐帶。近年來,福建省廈門市民政局找準社會組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角色定位,加強社會組織能力建設,激發廣大社會組織更好地發揮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行業的作用,推進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
黨建引領,凝聚服務民生合力
廈門市社會組織綜合黨委(以下簡稱綜合黨委)自2016年12月成立以來,肩負著兜底管理無業務主管單位、市民政局主管的社會組織和與行政機關脫鉤的行業協會商會的黨建工作。目前,綜合黨委下屬黨支部239個,其中建制式黨支部35個,黨員228名;兼合式黨支部204個。
近年來,綜合黨委著眼于推進社會組織黨建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在強基礎、促規范、增效能等方面發力,確保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到每個社會組織。綜合黨委連續多年開展全覆蓋攻堅行動,重點推動5A級社會組織中的兼合式黨支部逐步轉為建制式黨支部,黨組織覆蓋率和黨的工作覆蓋率達100%。
引領方向,筑牢堡壘。綜合黨委先后組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黨紀學習教育等,形成多形式、分層次、全覆蓋的黨員學習教育培訓體系。綜合黨委把學習教育作為筑牢根本、鍛造忠誠和轉變作風的強大引擎,舉辦專題授課、黨建大講堂,對社會組織黨支部書記進行集中培訓。根據社會組織不同特點制定差異化學習方案,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進一步推動學習常態化,并確保學習成效。
綜合黨委還強調推進黨建與業務的深度融合。依托黨建陣地、示范點建設,增強黨組織在社會組織中的影響力和引領力,目前廈門市社會組織已全部實現黨建入章程。為了提升社會組織黨組織的活力,綜合黨委推出黨建示范點認定機制,并給予相應經費支持。今年以來,共驗收并確定廈門市建筑行業協會等11家單位為黨建示范點。通過發揮示范點的引領作用,在全市范圍內形成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聯動效應。
服務大局,厚培營商環境沃土
廈門市民政局緊緊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引導推動社會組織積極擔當作為、服務大局。一方面,積極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發揮其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目前,廈門市共有4804家社區社會組織,涵蓋了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形成門類齊全、覆蓋廣泛的社區社會組織體系,在社區治理、居民服務和綜治平安建設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市民政局持續深化全市社會組織參與閩寧協作,以高質量高水平閩寧協作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大局。今年8月,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帶隊赴寧夏進行調研,訪問多處結對村社和產業基地,簽署幫扶協議并進行捐贈。其中,廈門市建筑行業協會結對銀川市福寧村并捐贈10萬元、福建省黃仲咸教育基金會結對武河村并捐贈6萬元、廈門市海絲慈善會結對原隆村并捐贈防寒衣物。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106家社會組織參與幫扶協作,捐贈物資和資金達219萬余元。
此外,為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優化營商環境,廈門市持續多年開展“我為企業減負擔”專項行動。目前,全市共有行業協會商會350家,其中全市性行業協會商會277家,區級行業協會商會73家。今年以來,行業協會商會通過向政府主管部門爭取幫扶政策為會員企業減負243.7萬元,40家行業協會商會主動減免或降低各類收費共計925.71萬元,惠及會員企業1924家。
多措并舉,強化監督管理
“現在辦理社會組織業務的效率真是越來越高了。一次性辦了好幾項業務,全程都有工作人員手把手指導,真是太感謝他們了。”廈門市中草藥學會負責人激動地說,并準備了一面印有“精心指導、辦事高效”字樣的錦旗送給窗口工作人員。
近年來,廈門市民政局駐市政務服務中心窗口以便民服務為核心,著力推進政務服務的標準化、規范化和便利化,通過優化社會組織登記審批流程,提升了群眾辦事效率。去年,該窗口啟動“一窗綜辦”改革,將市民政局的35項業務納入跨部門綜合窗口辦理。同時,將多個流程整合成“社會團體換屆一件事”便民服務套餐,有效簡化了辦事手續。今年以來,該套餐已受理145件申請,處理聯辦事項459項。
一手抓培育扶持,為社會組織提供優質服務,一手抓巡查監管,營造社會組織優質發展環境。廈門市民政局采取一系列措施優化營商環境、清理整治亂收費行為、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強化社會組織內部治理,先后對213家社會組織進行現場檢查,下發整改通知書226份,推動679家逾期未換屆社會組織完成換屆;查處收費不公示、會費檔次不合理等問題35個;查處非法社會組織15家,為社會組織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良好環境。
社會組織等級評估是通過指標引領,推動社會組織自我完善、規范運行的重要舉措。今年3月,廈門市完成對59家社會組織的等級評估工作,19家社會組織獲評5A級。此外,針對異地校友會的管理盲區,成立廈門市校友經濟促進會,吸納90多家高校校友會成為會員。這一舉措不僅解決了未登記校友會開展活動缺乏合法途徑的問題,還有效地促進了校友經濟的發展。
加強社會組織信用建設,是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廈門市通過推廣信用承諾制,強化事前監管,引導行業協會商會制定誠信自律公約,公示收費標準,促進行業自律。同時,將信用監管嵌入日常監管,對社會組織負責人進行信用核查,限制失信被執行人擔任社會組織負責人,依法將未按規定報送年報的社會組織納入信用管理,39家未參加年報的社會組織被列入活動異常名錄。健全信用修復機制,協助社會組織開展信用修復工作,17家社會組織完成信用修復。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