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蔣海東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第十五次全國民政會議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我們要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成就、職能定位、改革思路、重大任務、價值要求等的重要論述,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以及第十五次全國民政會議精神上來,積極推進民政法治建設,為全區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于民政法治建設各方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民政部門要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黨的領導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障,我們必須把黨的領導貫徹到民政法治建設各方面,確保民政法治建設充分體現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體現黨中央決策部署;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將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各級民政部門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的重要內容,納入各級民政部門黨員干部教育培訓計劃,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自覺用習近平法治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堅持把服務大局落實到民政法治建設全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和第十五次全國民政會議均強調了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第十五次全國民政會議精神,需要我們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推動全區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上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一要強化法治引領。要主動對標中央、自治區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八五”普法規劃以及《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目標任務,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全民守法,推動新時代民政法治建設守正創新、提質增效、全面發展。要著眼于推進民政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強化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完善民政法規政策制度體系,優化法治供給、推進政策制度創新,補齊制約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制度短板,促進民政各方面政策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更好地引領民政事業科學發展、高效發展、可持續發展。
二要強化法治服務。以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為目標,把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貫徹到合法性審查、公平競爭審查等環節,依法為市場主體公平參與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創造寬松有活力的環境。嚴格把好法制審核關,對重大行政決策、重大執法案件、各類重大合同、疑難信訪件等實行民政法制部門、公職律師、法律顧問會審制,確保所有重大行政決策、重大執法決定必經合法性審核和集體討論決定,確保依法科學決策,切實防止違法決策、不當決策、拖延決策,以法治守護民政事業安全高效發展。
三要厲行法治。全面推行清單管理,系統梳理行權履職的法律依據、監管責任、法定事項、法定程序等內容,依法動態調整全區民政系統權責清單和行政執法清單,推動依法全面履職。聚焦群眾關切的社會救助、殯葬管理、社會組織等領域,聯合有關部門接續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和監督,重點攻克監管缺失或缺位等,鞏固深化專項整治成果,把“當下改”與“長久治”結合起來,圍繞機制制度建設補短板、強弱項、促發展,切實化解行業頑瘴痼疾,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堅持把民生導向融入民政法治建設全領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要求“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這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深厚的為民情懷,也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對民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法治建設作為民政工作的重要一環,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在政策制定、落實以及優化服務等方面體現民生導向。
一要加強民生保障政策制度建設。著眼于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破解一些民生相關領域存在的法律法規、政策制度滯后和制度不健全的問題,加強民生保障政策制度建設,促進民生建設提質增效,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要促進民生保障政策制度落地見效。民政工作服務對象在基層、政策落實靠基層、工作成效體現在基層,要通過專項督查、行政檢查、政策宣傳引導等手段推動民政法規政策制度在基層得到有效實施。要加大普法宣傳力度,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把普法重點與群眾需求緊密結合起來,提升群眾對民政法規政策的知曉率。要建立健全政策制度落實跟蹤反饋和評估機制,抓好政策制度文件定期清理,依法推進決策后評估,將評估實際效果作為檢驗政策制度是否落實的最重要依據。
三要進一步優化便民利民服務。以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為目標,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政務服務“高效辦成一件事”,持續優化辦事流程、推進延伸拓展服務和“容缺辦理”“集約辦理”等便民利民服務,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切實把好事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破解民政法治建設難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民政部門要深化改革創新,這就要求我們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推動解決制約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難題,補齊民政法治建設領域存在的短板。
一要轉變執法理念。要引導各級民政部門樹立履職過程就是執法過程的理念,克服執法工作中的畏難情緒,督促指導基層敢執法善執法,防止不作為亂作為,更好地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促進民政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要創新執法方式。探索在市縣推動跨部門跨層級綜合監管和聯合執法,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互聯網+監管”以及跨部門綜合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督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實現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推動數據歸集和共享,不斷提升執法效能。
三要提高執法能力。落實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制度,統一執法規程,健全執法標準化制度化培訓機制,開展分類分級分層培訓,通過發布執法典型案例和開展執法案卷評查等方式提供務實管用的執法業務指導,有效提升執法人員的執法能力水平,促進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