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四川省萬源市銀齡志愿者龐大貴——
“帶領鄉親們走上致富路,是我對他們的承諾”

時間:2025-01-15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劉靜靜

養殖場里,一頭頭生豬膘肥體壯、毛色光亮;加工廠里,臘肉色澤紅亮、咸香入味;種植園里,櫻桃樹、柿子樹等整齊排布、長勢喜人;接待中心里,工作人員熱情招待著游客……退休后回到家鄉四川省萬源市鐵礦鎮鐵礦壩村(現已更名為南門社區)的龐大貴,經過7年深耕,帶領鄉親們打造了集養殖、水果種植和加工、休閑旅游為一體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將鐵礦壩村建成了一個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美麗鄉村。

在67歲的龐大貴心里,無論走多遠,家鄉永遠是他的根。40多年前,龐大貴憑借著個人努力走出村子,雖然事業越做越大,但他依然牽掛著家鄉和家鄉人,時常給村里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捐錢、捐物。“我是在村里長大的,對村里總有一種難以割舍的情感。”龐大貴告訴記者。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家鄉經濟如果能發展起來,鄉親們就能在家門口掙錢,青壯年不用外出,老人和孩子也能得到照顧。想到“產業興則鄉村興,產業旺則鄉村旺”,龐大貴心潮澎湃。他決心回家鄉帶領鄉親們創業,家人卻不太支持:“你不好好享受退休生活,回去折騰個啥?”

“小時候家里窮,老家的很多人都幫助過我。如今我有能力了,也想幫助他們過上更好的日子。”龐大貴說服了家人,回到家鄉,發展集種植、養殖、加工、銷售、旅游功能為一體的產業,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帶領鄉親們致富。

要致富,先修路。和鄉親們商量后,龐大貴出資對通往鄉鎮的土路進行了路面硬化,不僅極大地方便了鄉親們出行,還為村莊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龐大貴出資建起一座可蓄水2300立方米的蓄水池,解決了大家的吃水難題;考慮到雨季河道漲水時可能產生安全隱患,他協調相關部門推動河道整治維修,確保大家的生命財產安全;為解決電網故障率高等問題,他積極與當地政府和電力部門溝通協調,推動完成農電改造,確保大家用電穩定……隨著一系列硬件設施的完善和改造,鄉親們的生產生活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年輕人外出打工,老人能力有限,村里有些土地得不到很好利用。龐大貴一直思考如何將這些“沉睡”的土地高效利用起來,使其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他流轉土地570畝,用于發展養殖業、生態農業及傳統加工業,并引進專業技術人員,提升鄉親們的種植養殖技術,同時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興修停車場、旅客步行道、游客休息亭、觀景臺等。如今,村里的養殖場全年可出欄生豬1500頭,水果、蔬菜種植面積分別達300畝、40畝,酒廠每年生產白酒10萬斤,加工廠每年制作臘肉食品2萬斤、生產菜籽油5萬斤……產業多元化發展,不僅解決了土地利用率低的問題,還促進了鄉親們就近就業。“做夢都沒想到,我這么大年紀還能在家門口每個月拿到3000多塊錢的工資!”一名在養殖場任生豬飼養員的鄉親感慨。

李軍(化名)年長龐大貴兩歲,前些年騎車不慎摔傷了腿,如今行動不太方便,他的妻子還患病,家庭經濟較為困難。龐大貴便安排李軍在種植園看大門。有了穩定收入,李軍老兩口的生活改善了很多。

“趁著身體還硬朗,發揮余熱多為大家做點事,我覺得很有意義。”看到鄉親們的生活越來越好,龐大貴很欣慰。一有空,他就到種植園、養殖場、加工廠走一走、看一看,給員工們打打氣,和鄉親們嘮嘮家常……一天下來,忙得不亦樂乎。

為了讓村里的娃娃們課余生活更豐富,龐大貴推動建設起游樂場、游泳池、兒童戲水池、彩虹滑道等設施。此外,他經營的公司還掛牌了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市里的中小學生可以到種植園、養殖場學習農業知識,學習做農家飯。“我想通過鄉土文化的教育,增強孩子們對土地、對家鄉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作為一名銀齡志愿者,龐大貴希望自己能發揮好“傳幫帶”作用。

“帶領鄉親們走上致富路,是我對他們的承諾,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心愿。未來,我想探索更多推動產業振興的好方式,讓大家都富起來!”龐大貴對鄉村發展充滿了信心。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