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民政局黨組書記 劉泳鋒
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民政局堅持以全面深化改革創新為動力,積極探索完善民生建設的有效路徑,推動“一老一小”及困難群眾保障更加精準、更為全面、更可持續、更有實效。
推動農村養老助餐試點
探索農村養老服務新路徑
針對農村留守老人增多、助餐服務需求不斷增加的客觀實際,梧州市從農村村落分布、老人飲食習慣、當地助老風俗等方面出發,扎實開展農村養老助餐試點工作。首先,根據老年人口規模、用餐需求、服務半徑和現有餐飲資源等,以圩鎮為重點,兼顧人口較多的中心村,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農村養老助餐試點20多個,構建突出中心、覆蓋面廣的助餐網,基本滿足老年人的助餐服務需求。其次,為了讓飯菜更符合老年人的胃口,助餐點針對老年人牙力下降、飯量不大等特點,專門制定以清淡、軟糯為主的食譜,并定期征求老年人的就餐意見,根據收集的意見不斷豐富菜式、提升服務質量,讓老年人吃得健康、舒心。再次,梧州市弘揚尊老、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積極支持參與助餐工作,采取“個人出一點、企業讓一點、政府補一點、集體添一點、社會捐一點”的多元籌資機制,拓寬資金保障渠道,確保農村養老助餐工作持續推進。
完善兒童服務機制
探索兒童工作拓面提質
針對新時代兒童工作服務對象由困境兒童向全體兒童拓展,兒童流動性強、留守兒童多的特點,梧州市從掌握兒童信息著手,推動關愛政策集成,凝聚服務整體合力,推動兒童工作拓面提質。一是創建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信息數據庫,動態收集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的年齡、性別、實際監護人、就讀學校、個人愿望等信息,依托信息化平臺建立“一人一檔”,為全面深入了解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的基本需求、推動其健康成長夯實基礎。二是整合兒童幫困政策包,全面落實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積極實施“福彩圓夢”“青山陪伴”“明天計劃”等助學助醫項目,開展“春蕾計劃”“愛心家長”“愛心媽媽”等品牌關愛服務活動,推動困境兒童保障服務從“有沒有”向“好不好”“優不優”轉變。三是發動社會力量關愛兒童,積極引導慈善資源、社會組織、志愿服務者開展公益活動,常態化開展“救心行動”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救治、“黨旗領航·慈愛心光明行”眼疾救治等關愛服務活動,形成“政府主導、民政牽頭、部門協作、社會參與、全民關愛”的多元兒童關愛服務新格局。
創新低收入人口梯度救助路徑
探索精準幫扶機制
針對以往救助方式集中于款物幫扶,因人而異、因戶施策工作存在不足的情況,梧州市探索構建梯度化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實現社會救助范圍由低保等困難人口向低收入人口延伸。一是創新低收入人口分層分類識別機制,通過大數據比對、入戶走訪排查、村(社區)申報等多種渠道,詳細了解其家庭收入、資產狀況、致困原因、就業能力等關鍵信息,建立動態更新的低收入人口信息庫,為分層分類救助筑牢基礎。二是實施低收入人口分層分類幫扶政策,根據低收入人口的實際困難和需求,協調相關職能部門給予其醫療、住房、教育、就業、產業等專項社會救助,為每戶低收入家庭量身定制“幫扶政策套餐”,做到有的放矢、靶向施策,使最需要的、最想要的幫扶最及時、最精準落地。三是完善群眾發展激勵機制,建立救助為基礎、幫扶為動力、發展為目標的長效機制,對部分具備一定發展條件的低收入家庭,例如有一定勞動力、因子女就學暫時出現困難的家庭,因戶制宜落實幫扶政策,支持鼓勵低收入家庭通過勞動逐步走出困境,進入正常發展軌道,形成由困難救助到政策幫扶、再到助力發展的漸進式救助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