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四川省綿陽市民政局以賦能聚力三年行動計劃為總抓手,圍繞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持續發力,通過強引領、調結構、嚴監管、重扶持、促發展等一系列舉措,為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筑牢根基,推動社會組織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堅持黨建引領,把準高質量發展方向
市民政局堅持把黨的建設作為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關鍵,擺在首位、強力推進,先后開展“兩個覆蓋”攻堅、“提質增效”和“能力提升”3個專項行動,全市社會組織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實現全覆蓋;通過舉辦專題培訓班,組織“頌歌獻給黨”歌詠比賽、“贊頌新成就”書畫展,評選“我是黨課主講人”優質黨課,引導社會組織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著力優化結構,筑牢高質量發展基礎
市民政局嚴格依法登記,聯動業務主管單位、行業管理部門、黨建工作機構,加強對社會組織成立必要性、發起人代表性和擬任負責人任職資格進行嚴格審查,在申請登記時,登記管理機關工作人員與社會組織發起人談心談話,提供政策指導服務,向擬任業務主管單位發放征求意見函,聽取成立必要性意見,明確監管職責;大力發展新興科技類社會組織,指導成立一批以綿陽市大數據協會、綿陽市無人機產業協會為代表的科技類社會組織,助力科技產業升級;開展“賦能聚力 為你而來”品牌建設行動,加強品牌創建,制定《綿陽市品牌社會組織評定標準》,委托第三方機構評審出10家品牌社會組織,引導其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強化政策學習,夯實高質量發展支撐
市民政局出臺《關于推進社會組織改革和發展的意見》及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換屆選舉、等級評估等系列文件,制定綿陽市社會組織公益創投、社區社會組織備案管理辦法(試行)等多個工作指導手冊;編印《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文件匯編》《社會組織黨務工作指南》等工具書,采取“理論學習+示范觀摩”“輔導+演練+互評”等方式,促進社會組織真學真懂真用。同時,每年舉辦新成立社會組織負責人懇談會,年檢、抽查情況反饋會,政策法規學習會,推動政策法規入腦入心、見行見效。
注重培育扶持,積蓄高質量發展后勁
市民政局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先后在復旦大學、浙江大學舉辦2期培訓班,組織社會組織學員到上海、重慶等地學習考察;連續6年舉辦社會組織能力提升、黨建工作、財務管理專題培訓班,投入1560萬元,支持210余家社會組織聚焦民政領域開展公益創投項目,有效提升社會組織負責人能力和水平;開展孵化基地建設攻堅行動,在全市范圍內建成市、縣兩級社會組織孵化服務中心10個、鄉鎮(街道)孵化站166個、社區(村)孵化站53個;持續開展社會組織等級評估工作,獲評3A及以上等級的社會組織,在承接政府購買服務等方面享受相關優惠政策。
充分發揮作用,彰顯高質量發展成效
市民政局積極引導行業協會商會制定行業標準,促進行業發展,鼓勵126家行業協會商會制定了行業自律公約;引導行業協會商會在招商引資、招才引智中發揮作用。其中,綿陽市浙江商會等26家行業協會商會帶動110多家會員企業在綿陽投資建廠,綿陽市汽車服務行業商會等41家行業協會商會積極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系列展銷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