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 濤 韓 雪
據相關統計,山東省濟寧市現有納入基本生活保障的困境兒童6242人,面向這些兒童提供的關愛服務具有點多、線長、需求多元等特點。為此,濟寧市民政局積極建好管好用好社會組織,建立兒童服務類社會組織“選育用管”機制,及時為困境兒童提供精準化關愛服務。
精“選”優秀社會組織
濟寧市立足于滿足困境兒童多元化需求,將兒童走訪排查、監護指導、照料護理、康復訓練、心理疏導和行為矯治等服務事項交由社會力量承接,由市財政部門公開發布政府購買服務目錄,解決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需求與社會組織服務供給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明確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擇優確定項目承接主體。自2022年以來,濟寧市民政局持續舉辦“點燃愛心·牽手成長”困境兒童成長支持計劃公益創投大賽,鼓勵引導100多家社會組織同臺競技,累計評選資助社會組織33家。聘請第三方機構負責大賽評審、項目管理,最大程度降低公益創投活動風險。目前,市縣兩級共有56家社會組織積極參與了公益創投項目。
廣“育”良性發展環境
濟寧市以各級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作為兒童服務類社會組織孵化培育的主陣地,為其持續提供場地、資金、項目和技術支持。在市中心設立社會組織公益園,向兒童服務類社會組織免費開放,支持其持續開展關愛服務、培訓學習等活動。
統籌社會資源,市民政局聯合市精神衛生專科醫院設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依托當地高校設立困境兒童美育教育實踐基地,依托應急救援機構設立未成年人安全教育基地,為兒童服務類社會組織提供多個優質實踐平臺。同時,組建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專家庫、未成年人救助保護講師團,設計培訓課程,為兒童服務類社會組織提供政策宣講、知識普及和實務訓練。
濟寧市連續3年將培育兒童服務類社會組織列入市縣兩級民政重點工作,每年列支財政資金300萬元購買社會組織服務,撬動社會資源1100萬元,為兒童服務類社會組織發展壯大提供了資金支持。實施了兒童服務類社會組織“成長營”計劃,鼓勵初創社會組織派員跟班學習,全程參與項目策劃、督導評估和服務活動。委托第三方定期開展督導培訓,為社會組織的項目實施、財務管理和品牌建設等賦能,有力地提升了社會組織管理水平。
善“用”提高服務效能
市民政局積極引導兒童服務類社會組織主動參與黨委、政府中心任務,融入鄉村振興、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等戰略部署和重點工作,發揮支持輔助作用,守牢兒童工作領域風險底線,讓社會組織成為提供兒童關愛服務、反映兒童訴求、緩解家庭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力量。
在深度融合方面,市民政局推動社會組織融入困境兒童關愛服務市縣鄉村“四級網絡”,聯動縣(市、區)民政部門、鄉鎮(街道)和村(社區),構建“兒童工作者+社會組織”服務模式,在入戶探訪、個案、小組、社區活動中互相支持、優勢互補,織密困境兒童成長支持網絡。同時,聚焦困境兒童物資幫扶、生活關愛、安全防護、品德培塑和心理健康五方面需求,支持社會組織開展服務。
嚴“管”促進健康發展
市民政局與兒童服務類社會組織簽訂項目委托合同,持續開展項目監控,建立工作臺賬,按季度調度服務進展、開展財務審計,每半年進行一次全面評估,根據績效監控支付服務款項。同時,建立信息發布平臺,拍攝項目紀錄片,編印項目成果手冊,收錄社會組織服務成效和典型案例,通過媒體宣傳推廣兒童服務類社會組織和公益創投項目,已重點打造了“鑄憶童年”“愛滿濟州”“心橋舒屋”等40多個服務品牌。此外,市民政局每年還開展十佳兒童服務組織、十佳兒童服務項目宣傳活動,引導更多社會組織為困境兒童提供關愛服務。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寧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