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張偉濤)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首批養老護理專業技術人才評審結束,75名養老護理人員獲評專業技術職稱,其中副主任養老護理師(副高級)1人、主管養老護理師(中級)16人。這也標志著寧夏建立起單獨序列養老服務專業技術人才職稱體系并打通晉升通道,構筑起養老服務領域技能、專業技術、經營管理全口徑人才隊伍建設機制。
據介紹,自治區民政廳還建立了職稱評審動態管理機制,采取繼續教育跟蹤和定期考核的方式對首批取得任職資格的75名人才強化管理,并將其專業技術水平持續提升和實際工作表現與任職資格的保有掛鉤,激勵專業人員持續提升自身能力素質。
近年來,寧夏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對高素質、專業化養老護理人才需求愈加迫切。為讓養老服務領域吸引人、培養人、留住人,在養老護理員職業等級評定的基礎上,自治區民政廳聯合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推動建立養老護理職稱體系,推進養老服務人才政策制度更加健全、評價機制更加科學、激勵保障更加有力。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寧夏將不斷優化養老護理專業技術職稱制度,每年評選出一定數量的養老護理從業人員職稱,并逐步擴大職稱評審權限下放范圍,在3—5年內,將中、初級職稱評審權限下放至市、縣 (區)級民政部門。同時,在評定初級、中級、高級職稱過程中,逐步融入老年人能力評估師、長期照護師、銀發顧問、適老化改造評估師等新型職業培訓,形成“1+N”職稱評定與新職業技術培訓等級掛鉤體系,用專業化、精細化服務不斷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