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安 娜
近年來,河北省石家莊市民政局把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傾力打造“童年石光”困境兒童關愛服務品牌,推出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項目,通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質量、加大心理健康關注力度、發揮專業機構牽引作用、強化跟進服務幫扶等舉措,為困境兒童點亮心靈之光。
健全陣地,為困境兒童奏響成長樂章
“孩子們,你們平時喜歡什么圖案的糖人呀?今天,讓我們用一支神奇的筆來制作糖人畫,好不好?”近日,在裕華區東苑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石家莊市橋西區德仁社會工作事業發展中心的社工組織轄區困境兒童和家長共同參加非遺文化體驗活動。社工提前準備了3D打印筆、硅膠墊、麥芽糖棒等制作材料,還打印了卡通蛇、糖葫蘆、小汽車等糖畫模板。按照社工講解的流程,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動手操作。他們與家長密切配合,全神貫注、小心翼翼地將加熱后的糖漿填涂在模板上。有的孩子小手不太靈活,剛開始不能把糖漿畫成線,在家長和社工的鼓勵下,終于將糖畫完成了;有的孩子在晾干取樣時力道過大,導致糖畫破碎,但一點兒也不氣餒,又鼓足勇氣制作了一個;有的孩子發揮想象力,給小蛇畫上了濃密的睫毛,興致勃勃地讓媽媽給她和小蛇拍合影……活動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每個孩子都拿著一個滿意的糖畫作品回了家。
石家莊市民政局兒童福利科科長王強告訴記者,為開展好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項目,石家莊市積極搭建困境兒童心理健康服務平臺,支持、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困境兒童心理疏導、家庭教育指導和心理健康咨詢等服務,依托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民政工作站等,開展有利于兒童身心健康的文娛活動和心理素質提升活動,滿足困境兒童的發展型需求和支持型需求。
12歲的小東是一名孤兒,父母因病相繼離世后,他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小東參加過多次專門針對困境兒童組織的活動,讓他印象最深的當數到石家莊市野生動物救護站參觀。那一天,在野生動物救護站站長高玉喜的帶領下,他和其他30多名困境兒童一起學習野生動物知識,通過專業設備對野生鳥類進行實地觀測,還到籠養區近距離了解每一只受傷動物的故事。
“這次活動開拓了孩子們的視野,讓他們學到了書本之外的知識,也感受到了生命的頑強。”小東的爺爺今年已70歲,但他在活動中一直陪在小東身邊。“以前,孩子很少參加集體活動,我們一起出游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這次活動給我們留下了一段珍貴的回憶,太有意義了。”小東的爺爺說。
個案幫扶,精準呵護困境兒童成長
小海是無極縣的一名困境兒童,目前就讀初中三年級。小海的父母去世、姐姐在外地工作,身邊只有年邁的奶奶。受到家庭變故的影響,他對待生活的態度比較消極。
2024年6月,石家莊市民政局將小海列為重點關愛對象,由石家莊市普愛長者照護中心對他進行個案幫扶。“在服務中,我們采用了心理咨詢師和社會工作師‘雙師聯動’的方法,通過專業力量的協作,為小海提供心理、社會、家庭等多方位的支持與幫助。”普愛長者照護中心負責人安蘭茹介紹。
35歲的史可是負責對小海進行個案幫扶的心理咨詢師。“還記得第一次見面時,他頂著一頭黃發,玩心較重。”史可告訴記者,他和小海雖相差21歲,但二人以兄弟相稱。為拉近與小海的關系,他從游戲、音樂、社交媒體等方面入手,努力尋找共同話題,慢慢地走進小海的內心世界。
轉變發生在2024年暑假。一天夜里10時許,小海主動撥通了史可的電話。“嘿嘿,您能聽出來我是誰嗎?”史可至今仍記得通話的每一個細節。二人簡單寒暄后,小海道出了心里話:“其實,我也想努力改變自己,我也想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我的兩個好朋友,一個成績提升了不少,一個對未來有明確的目標。”聽到小海的話,史可心里很激動,他結合平日對小海的了解,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小海有一種不怕苦、不怕累的勁頭,我鼓勵他競選班干部;小海物理成績不錯,我鼓勵他發揮自身優勢,將來就讀相關專業。”史可介紹,他后來專門去小海就讀的學校進行溝通,爭取學校對小海的鼓勵與支持;與小海家人溝通,提升家庭的正向支持力度。如今,小海把頭發染回了黑色,已成為班干部的他正在為即將到來的中考努力奮斗……
在石家莊市,像小海這樣的個案幫扶對象還有很多。記者了解到,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項目啟動后,石家莊市民政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由8家機構分區域對240名困境兒童進行個案幫扶。在對困境兒童開展風險等級評估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監護指導、心理疏導、行為矯治、社會融入等關愛服務。
15歲的小玲,父親去世,母親智力低下,自卑的她在初二時輟學,待在家中不愿出門。心理咨詢師和社工通過專業方法幫助她樹立自信心,重新認識自我、接納自我,積極面對生活。現在,小玲正在一家職業學校學習美甲技術。
14歲的小順和爸爸一起生活,母親在他很小時離家出走了。由于“母親”角色的缺失,小順在認知以及人際交往方面出現行為偏差。心理咨詢師通過直接治療和間接治療等方法,逐漸解開小順的心結,改善了他和父親的關系。
“困境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多樣的、復雜的,既有共性問題,又有個性問題。對困境兒童的個案幫扶工作,我們會一直堅持做下去,通過‘政府力量+社會力量’,在孩子們的成長道路上做良好的引導,守護他們健康成長。”王強說。
加強培訓,為基層兒童工作者賦能充電
兒童督導員和兒童主任是兒童關愛服務在基層落地的重要力量。為進一步將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工作做實做細,石家莊市將“兒童工作者培訓和技術支持”作為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項目的重要一環進行推進,鼓勵社會力量與各縣(市、區)民政部門聯動,為兒童督導員和兒童主任開展心理健康關愛服務能力提升培訓,并對他們在工作中遇到的復雜案例進行實地指導、個案會商等,有針對性地提升他們的能力和水平。
43歲的焦永芳是欒城區南高鄉徐家營村兒童主任。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村里人,焦永芳了解村情民意,也熟悉每個孩子的情況。2018年擔任兒童主任后,平日就很熱心的她對村里的兒童工作更上心了。最近這幾天,焦永芳正忙著到小月、小亮和小雨3名困境兒童家中走訪,詢問孩子們新學期的需求和學習情況。
焦永芳告訴記者,這3名困境兒童年齡相仿,家里遇到的問題也有些相似,孩子們的父親或去世或殘疾,家庭經濟狀況都比較差。因在成長中缺乏陪伴和溝通,3個孩子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叛逆、內向、自卑、厭學等情緒。2024年6月以來,樂慧娃心理服務機構安排心理輔導老師為孩子們提供心理健康關愛服務。每次心理輔導老師到村里開展服務時,焦永芳都仔細了解每個孩子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以前是憑著一腔熱情做工作,經過專業老師的實地指導后,我學習了心理健康知識,掌握了和孩子、家長溝通的技巧,可以用更專業的視角和方法開展兒童工作。”焦永芳高興地說。
“對困境兒童的關心關愛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作,事關困境兒童健康成長、家庭幸福。今年,我們將繼續擦亮‘童年石光’困境兒童關愛服務品牌。在開展困境兒童心理支持行動的同時,開展暖心照顧行動、救助保護行動、關愛支持行動、健康護童行動。‘童年石光’取自‘童年時光’的諧音,‘石’是石家莊的簡稱,寓意堅定、有力;‘光’寓意希望、光明與溫暖。我們希望通過‘童年石光’困境兒童關愛服務品牌建設的持續推進,為孩子們照亮前行的路。”石家莊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