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發展乘東風 善舉暖心田
——從地方兩會看深化公益慈善事業改革發展

時間:2025-02-2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趙曉明

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之際,記者梳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兩會發現,公益慈善在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有體現,一些代表委員還就推動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成績清單”:慈善事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2024年,新修改的慈善法正式實施。在慈善法引領下,慈善力量聚焦鄉村振興、科教文衛、應急救援等方面,開展扶弱濟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殘等活動,傳遞人間大愛與溫暖。

慈善事業蓬勃發展,在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得到了廣泛認可。記者梳理發現,不少地方政府工作報告認為,慈善事業取得了新進步、新進展、新成效,形成了新氣象。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工作報告對慈善成效的表述并不完全一致,且多與老齡、殘疾人、紅十字、志愿服務等工作一并提及。

天津、浙江、山東、新疆等地政府工作報告以“進步”為關鍵詞點贊慈善事業,認為慈善事業取得了新進步、持續進步、全面進步。如天津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工會、婦女兒童、青少年、慈善、殘疾人、志愿服務等事業取得新進步。

吉林、遼寧、甘肅等地政府工作報告以“發展”為關鍵詞肯定慈善事業,認為其取得了新發展、全面發展,如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在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部分提出,老齡、慈善、殘疾人、地方志、中醫藥、紅十字、婦女兒童、志愿服務等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重慶、甘肅、廣西、安徽等地政府工作報告以“進展”為關鍵詞認可慈善事業,認為慈善事業取得新進展。如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工會、婦女、兒童、青年、老齡、慈善、殘疾人、紅十字等事業實現新進展。

四川、湖南等地政府工作報告以“成效”為關鍵詞肯定慈善事業,如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工會、青年、婦女兒童、科協、工商聯、貿促、殘聯、友協、慈善、紅十字等事業取得新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到2024年慈善項目幫扶群眾191萬人次,持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尊老愛幼、扶困助殘正蔚然成風。該省政府工作報告認為,慈善事業與工會、青少年、殘疾人等事業均展現了新氣象。

“履職清單”:以實干擔當書寫為民答卷

地方兩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有不少人從事或參與過慈善事業,他們交出了沉甸甸的“慈善履職”成績單。

四川省政協委員謝志強于2024年9月榮獲第四屆“四川慈善獎”最具愛心慈善個人。本著“鄉村所需、民眾所盼、企業所能”原則,謝志強率領企業先后拿出1360余萬元投入公益慈善事業。他表示,將積極履行新時代民營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心系社會所需、群眾所盼,服務社會、回饋社會。

陜西省政協委員余繼云長期致力于公益與慈善事業,曾獲陜西省委文明辦、省慈善協會頒發的第四屆“三秦善星”(個人)獎,先后在陜西省慈善協會設立600萬元“通達大愛教育基金”、在榆林市慈善協會設立1000萬元“余繼云愛心助學基金”,累計幫助300多名家庭困難學生圓了大學夢。陜西省兩會期間,余繼云表示將牢記職責與使命,積極建言獻策,助力將一個個“民生愿景”變為“幸福實景”,以實干擔當書寫履職為民新答卷。

天津市政協委員穆瑩介紹,市政協依托陽光義工愛心社,聯合市工商聯、市婦聯等單位,開展“天津媽媽新疆娃”結親活動。截至目前,已有445位“天津媽媽”和1700多位愛心人士接力行動,結親幫扶11064名新疆班學生,其中3317名受助學生已經大學畢業,成為建設新疆、報效祖國的生力軍。

湖南省人大代表、長沙市無障礙環境建設促進會會長李麗坐著輪椅,參加了省、市人大常委會組織的各項活動。在長沙市12345政務熱線中心,李麗作為一名志愿者接聽了群眾來電。針對12345工單中6000多條與無障礙環境建設相關的意見,李麗建議優化行政服務機關無障礙環境建設,為前來辦事的群眾提供方便。

“建議清單”:讓慈善為社會治理提供方案

在地方兩會中,多位代表委員針對各類社會問題提出了“慈善版”的解決方案。

浙江省人大代表何肖龍連續第三年提交了有關加強罕見病保障的建議。“罕見病患者往往喪失勞動能力,在就醫、就學、就業等方面面臨困難,極易陷入困境。”何肖龍建議從浙江省福彩公益金中劃分一部分,建立罕見病慈善醫療救助專項金,減輕罕見病患者的經濟壓力。

“政府應進一步吸引社會力量投入慈善事業,把慈善醫療救助作為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補充,發揮更大作用。建立由民政牽頭,財政、醫保、衛健等部門參與,協同、規范、可持續的慈善醫療救助工作機制。”何肖龍說。

當患有心智障礙的孩子慢慢長大,如何有尊嚴、有保障地生活下去?這是心智障礙兒童家長們普遍憂慮的事情。河北省人大代表孫賀建議,政府、學校、企業、基金會等多方合作,搭建全鏈條監護服務體系、就業支持體系,培育就業支持項目,讓心智障礙群體融入社會。

在助力科技創新的道路上,慈善力量也不缺席。廣東省政協委員涂歡建議,試點建立引導公益慈善支持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允許慈善組織資助廣東省或深圳市的科技創新項目,并將項目成果轉化的部分收益再用于對其他科技創新項目的資助,形成良性循環。

“發展清單”:引導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

在地方兩會中,代表委員關于公益慈善的專項提案、建議相對較少。一些代表委員聚焦慈善文化、慈善人才隊伍等方面,呼吁社會各界進一步支持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

《貴州省慈善條例》正式實施、省慈善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建立、首屆貴州慈善年會舉辦、慈善組織數量增長11.1%……在貴州省兩會上,省人大代表、省慈善聯合會會長陳鳴明介紹了全省慈善事業發展情況。

陳鳴明認為,慈善事業在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在促進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民生保障等方面大有可為。希望社會各界關心支持慈善事業發展,為慈善活動提供必要幫助,引導慈善組織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過去一年,湖北省政協委員陳云多次深入一線與困難群眾、社會組織工作人員交流。陳云建議,加快培育慈善組織,鼓勵設立慈善基金,大力建設慈善基地,依托高校成立慈善學院或研究中心,壯大慈善人才隊伍,打造湖北特色慈善品牌。

我國慈善文化源遠流長,蘊含著潤澤人心的力量。目前,浙江省杭州市在大運河沿線建設了富義倉展示館、運善書屋等慈善建筑及設施,并常態化開展愛心扶幼、慈善集市、助老助殘服務等活動。浙江省政協委員金旸建議,梳理大運河慈善文化發展的脈絡與特點,整合、串聯大運河沿線的景點、遺址和博物館等資源,設計推出獨具特色的慈善文化旅游線路,讓游客感受慈善文化的獨特魅力。

廣東省人大代表劉天明建議健全慈善事業發展體制機制,規范培育發展慈善組織,完善慈善褒獎制度,引導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和社會群體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

眾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發展公益慈善事業,推進志愿服務體系建設,把老百姓身邊的大事小情解決好,讓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