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楊青山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湖北省宜昌市民政系統將以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為重點,實施社會救助暖心工程、養老服務舒心工程、社會事務貼心工程、兒童服務安心工程、基層治理放心工程“五心”工程,持續推動宜昌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實施社會救助暖心工程
推動擴容、提質、增效
宜昌市要推動社會救助擴容提質增效,在擴大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范圍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體系”意識,著力擴大救助幫扶政策覆蓋面,注重提升制度的可及性和政策實施的充分性。要健全完善“大數據比對+鐵腳板摸排”工作機制,積極發展服務類社會救助,加大社會救助供給側改革力度,實現救助對象精準認定、救助供需精準對接。要進一步強化部門協同、政策集成、資源統籌,推動實現低收入人口信息統一識別、分層管理、動態監測、因需推送,不斷提升救助幫扶成效。
實施養老服務舒心工程
促進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發展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宜昌市民政部門要全力完成今年湖北省政府確定的民生實事中涉及宜昌市民政工作的內容。建設10個街道(鄉鎮)養老服務綜合體,打造20個農村互助照料中心,開展30個老年助餐提質擴面項目,完成1670戶特殊困難群眾家庭適老化改造。要全力創建健康和老年友好型城市,加快推進亞洲開發銀行養老項目建設。要持續謀劃和儲備項目,積極向上申報中央預算內資金及國債資金支持,繼續推進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要把握時代機遇,搶占銀發經濟賽道,為市委、市政府決策做好參謀建議。要繼續加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打造養老服務消費新場景,大力發展“養老+”新模式、新業態,促進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穩步發展。
實施社會事務貼心工程
加強基本民生服務保障
宜昌市要著力抓好殯葬專項整治、婚俗改革和“精康融合行動”三項工作。要堅持刀刃向內、突出重點,健全監管機制,高質量開展殯葬領域腐敗亂象專項整治行動。要實施內地居民婚姻登記“全國通辦”,推動“婚登+”服務提質增效,開展新婚沙龍等特色服務,推進婚姻登記點進公園、進景區。要在“520”、七夕節等特殊時間節點提供集體頒證等服務,加大婚俗新風宣傳力度。要圍繞“長效機制建設年”工作目標力度,進一步完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體系,增強服務專業性、穩定性、可及性。
實施兒童服務安心工程
凝聚關愛保護力量
為進一步做好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工作,宜昌市要在政策創制、機構能力建設、服務創新和項目建設四個方面實現新突破。要積極發揮民政部門的規劃引導和政策設計職能,爭取市直相關部門支持參與,加強流動兒童、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關心關愛政策的研究制定。要加快推進未成年人保護機構規范化、專業化建設,建立健全市、縣、鄉、村四級關愛服務體系。要不斷完善政府購買服務機制,聚焦流動兒童、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等特殊未成年人群體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關愛服務,推動未成年人關愛保護走向規范化、精準化、專業化。
實施基層治理放心工程
提高社會治理效能
宜昌市要積極引導社會組織服務發展大局,持續開展行業協會商會服務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和社會組織“五個助力”專項行動,聚焦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特殊群體服務、穩崗就業等發揮積極作用。要引導社會組織參與民生建設,加強“宜社有為”品牌宣傳。要進一步強化和規范慈善組織內部管理,加強宣傳發動引導,大力推廣“宜善行”小程序,組織開展“慈善一日捐”活動,支持推動“愛心驛站”建設。要優化完善道路命名流程,制定宜昌市城市道路命名導則,建立宜昌市道路命名采詞庫,做好2025年度城區道路命名。要加強行政區劃和界線管理,提升區劃和道路命名的規范化、科學化、信息化水平。